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金色的草地

2金色的草地

2金色的草地
1.会认2个生字。

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书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3.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激发学生善于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感情和兴趣。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1.蒲公英的图片、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2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新课。

1.同学们见过草地吗?草地是什么颜色的?
2.直接板书课题:金色的草地
设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疑问?
(如: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金色的草地是怎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和美句。

2.小组内互相认读生字新词和课文,正音并推荐组员。

3.展示交流:
(1)小组推荐代表进行认读新词比赛。

(2)小组词语开火车比赛。

(3)“顺风耳”比赛。

教师读词语,学生在词语表中指出这个词语。

4.交流经验。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例:“而”下加“女”,耍耍耍。

“扰”添一撇,拢拢拢。

“衣”服长肥,装装装。

“取”字会“走”,真有趣。

5.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说说要求会写的字中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左中右结构,哪些是半包围结构。

(3)小老师讲经验:各类字该怎么写。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5)巩固检查。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到的关于蒲公英的资料。

对照课文,观察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花是什么颜色?
2.教师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出示蒲公英的图片)
3.了解课文作者普里什文。

(学生说说了解到
的资料,教师补充)
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普里什文(1873—1954)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上极具特色的人物。

世纪之初,他是作为怀有强烈宇宙感的诗人,具有倾听鸟兽之语、草虫之音异能的学者,步入俄罗斯文坛的。

他始终保持着个性化的艺术追求。

4.通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
(根据设疑提出的问题展开小组学习。

看看你能解决哪些问题?)
本文通过写两兄弟在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和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表达了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快乐,说明要勇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四、课堂小结。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用你的声音来表示吧!请大家回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检查复习,继续新课。

1.“摘蒲公英”游戏:把蒲公英状的生字卡片认读后,贴在黑板上,教师读词语,指名学生上台取卡片,并领读2遍。

这朵“蒲公英”就作为学生的奖励。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金色的草地”,感受了它的与众不同,那实在是惹人喜爱。

那么,草地究竟为什么会是金色的呢?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探讨这个问题。

二、精读课文,感悟课文。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教师指名读第1自然段,课件演示整片蒲公英的景色,观看蒲公英。

说说你看到这样的景色,有什么感受?你最想在这样的草地上做什么?(引导学生自由地谈真实体会)
2.读了这个自然段,你知道草地是金色的跟什么有密切关系?(蒲公英)
3.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金色的草地怎么样?
(1)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课件演示兄弟
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说说此时兄弟俩的心情怎样?(轻松愉快、无拘无束)
用这样的心情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2)理解词语“一本正经、假装”,说说这两个词的用意。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假装”是指故意装成。

这两个词表现了“我”和弟弟的调皮,充满童趣。


(3)结合文中内容,想象一下当时快乐的情景。

(可以想象当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4)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用“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联系说话。

(学生描述)
(5)兄弟俩还会玩些什么游戏?(自由讨论)
(6)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多有趣啊!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齐读第1、2自然段。

(二)解读第3自然段。

1.老师请一位同学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思考:对于窗前的草地,“我”有什么新发现?(草地会变色)勾画出相关句子。

出示句子: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起得很早”说明因为过去没有起得这样早,所以一直误认为长满蒲公英的草地是金色的。

现在“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用上“并”字,给人的感觉是“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而不是现在才这样认为,并强调了对过去错误认识的否定。

2.你注意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跟什么有关?(蒲公英)按时间的顺序说说草地颜色是怎样变化的?(早晨:绿色中午:金色傍晚:绿色)
3.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出示填空题: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是()色的,草地也是()色的;
中午,花朵(),是()色的,草地也是()色的;
傍晚,花朵又(),是()色的,草地就变成()色的。

4.学生上台讲述蒲公英变色的原因。

5.现在大家知道草地为什么会变色了吧!从中可见小作者观察得是多么仔细啊!同学们要向小作者学习,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大自然。

(三)感悟第4自然段。

“我”发现了草地变色这一有趣的现象后,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了什么样的变化?请大家轻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你能从这短短的几句话中感受到小作者对这片草地怎样的感情呢?
(喜欢、喜爱、爱……)
2.你认为哪一句话最能表达这种感情,请用笔在文中勾画出来。

出示句子: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连续两个感叹句强烈地表达出“我”对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赞美之情。


3.说说“我们”为什么会爱上“蒲公英”?蒲公英为什么能成为“我们”最喜爱的花?
(因为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还给“我们”带来了探索和发现的喜悦。


4.出示句子: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1)你怎么理解蒲公英跟“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2)仔细读读这句话,你能体会到“我”把蒲公英当作什么人来爱吗?
(把蒲公英当作自己的朋友、当作自己的亲人、当作自己最亲密的人、当作自己最要好的伙伴……)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对大自然和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三、拓展延伸。

1.你心中的草地是什么颜色的?赶快画一画,与同学交流一下吧!
2.双休日和爸爸妈妈一起到郊外去玩,仔细观察你所看到的草地,再用你喜欢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你这次郊游的见闻。

3.成果汇报。

四、课堂小结。

谁说只有书本上才有知识,大自然才是知识的海洋。

同学们,大自然是如此
的神奇、,美妙,让我们一起拥抱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汲取我们成长的养料吧!
感悟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们的情感渴望,点燃他们的火花,而且可以让他们挥洒想象和才情,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金色的草地》一文,虽以叙事为主,但蕴涵在其中的情感却是丰富的、强烈的。

如何让学生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呢?首先,我通过课件演示金色的草地、张开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种子……让学生说说看到这样一片草地时的感受。

随后我又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说说此时此刻草地的上空是怎样一种情景?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情感的宣泄,我让他们画一画此时的草地和最想对草地说的贴心话。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孩子们拿着笔挥洒着他们的想象、激情、才华……我的心情灿烂无比,原来孩子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