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局工务主要岗位作业项目指导书

铁路局工务主要岗位作业项目指导书

铁路局工务主要岗位作业项目指导书目录1. 线路作业项目1.1 起道作业指导书1.2 拨道作业指导书1.3 手工捣固作业指导书1.4 改道作业指导书1.5 拆、垫垫片作业指导书1.6 枕木削平作业指导书1.7 枕木捆扎作业指导书1.8 枕木方正作业指导书1.9 道床清筛作业指导书1.10 整理道床作业指导书1.11 更换钢筋混凝土轨枕作业指导书1.12 混凝土枕缧旋道钉锚固作业指导书1.13 接头螺栓涂油作业指导书1.14 更换夹板作业指导书1 / 6611.15 单根更换钢轨作业指导书1.16 整治钢轨接头错牙作业指导书1.17 钢轨、辙叉打磨作业指导书1.18 整治钢轨硬弯作业指导书1.19 调整轨缝作业指导书1.20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作业指导书1.21 手工、机械切割、锯轨作业指导书1.22 手工、机械钢轨钻孔作业指导书1.23 更换道岔护轨作业指导书1.24 更换普通道岔尖轨作业指导书1.25 更换普通道岔撤叉作业指导书1.26 更换普通道岔基本轨作业指导书1.27 更换提速道岔尖轨作业指导书1.28 更换提速道岔撤叉作业指导书1.29 更换提速道岔基本轨作业指导书1.30 道岔大修作业指导书1.31 现场胶接作业指导书1.32 钢轨铝热焊焊接作业指导书1.33 钢轨移动式气压焊接作业指导书1.34 轨道车装卸料作业指导书1.35 铺设无缝线路作业指导书1.36 客运专线养修作业指导书2 / 6611.37 巡道作业指导书2. 桥梁作业项目2.1 钢梁桥重新涂装作业指导书2.2 单根抽换桥枕作业指导书2.3 搭拆脚手架作业指导书2.4 钢结构维护性涂装作业指导书2.5 各种螺栓涂油作业指导书2.6 支座捣垫砂浆作业指导书2.7 桥枕削平作业指导书2.8 桥枕修理作业指导书2.9 整修护轮轨作业指导书2.10 明桥面K型扣件垫板作业指导书2.11 D型便梁作业指导书2.12 钢梁加固作业指导书2.13 换梁作业指导书2.14 更换支座作业指导书2.15 桥涵顶进作业指导书2.16 桥梁班组一日作业指导书2.17 桥梁巡守工作业指导书3. 大型养路机械作业项目3.1 长轨列车收轨作业指导书3.2 长轨列车卸轨作业指导书3 / 6613.3 大修列车作业指导书3.4 轨道车作业指导书3.5 钢轨、道岔打磨车作业指导书3.6 钢轨铣磨车作业指导书3.7 动力稳定车作业指导书3.8 配碴整形车作业指导书3.9 大型清筛机作业指导书3.10 大型捣固车作业指导书3.11 道岔捣固车作业指导书3.12 风动卸碴车作业指导书4. 道口作业项目4.1 道口工作业指导书4.2 道口大修作业指导书4.3 道口设备日常养护作业指导书5. 钢轨探伤作业项目5.1 钢轨探伤作业指导书(天窗点内)5.2 钢轨探伤作业指导书(天窗点外)4 / 6611.线路作业项目1.1 起道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与要求目的:调整轨道几何状态不平顺。

要求:作业人员掌握要领、熟练操作。

2. 适用范围2.1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线路养修作业。

2.2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天窗点内作业。

3. 引用标准《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路工务安全规则》、《上海铁路局既有线200-250KM/h线路维修管理办法(暂行)》、《上海铁路局电气化铁路安全实施细则》4. 工具材料起道机、撬棍、道尺、捣镐、卷尺、石笔、弦线、轨温计等。

5. 作业程序5.1 点名分工工班长组织职工列队点名,明确作业分工项目、内容及时间,所有职工均应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5.2 安全预想5 / 6615.2.1 无缝线路地段起道作业,要做到“一准、二清、三测、四不超、五不走”。

起道量超过30mm时应分次进行。

轨温超过锁定轨温20℃时禁止作业。

5.2.2 电气化区段进行起道时,起道高度单股一次不得超过30mm,且隧道、桁架桥梁内不得超过限界尺寸线,单股起道每次或累计不得超过7mm。

起道量超出规定时,必须先通知接触网工区予以配合。

对电气化及信号装置的连接线及轨端连接线必须保持其正常连接。

5.3 工(机)具检查由机手检查起道机的安全性能,禁止起道机等机具带病上道作业。

使用的工(机)具必须按照路局文件要求用反光漆(模)进行编号,以防止侵限或遗留在线路上。

5.4 设置防护5.4.1 驻站联络员提前40分钟到达车站办理登记手续,了解列车运行情况,及时通知现场防护员;5.4.2 现场防护员根据要求准备好防护标牌,按要求设置防护。

5.5 人机转移5.5.1 现场防护员(联系困难地段增加中间联络员)接到驻站防护员通知后,会同作业负责人,组织所有作业人员在就近安全通道或在路肩上行走至作业地点附近的安全地带。

6 / 6615.5.2 需汽车运输时,遵守道路交通规则,注意人身安全。

5.6 作业准备5.6.1 核对量具。

作业负责人对道尺在起道前进行核对,以保持准确性。

5.6.2 复查确认。

根据作业计划单对作业处所,偏差量值,划撬范围进行复查确认。

准确划好每撬的始终点(即撬头撬尾),根据坑洼深度,确定起道量,同时要将钢轨低头,空吊板等划上符号,以便指导捣固作业。

5.6.3 复查石碴储量及建筑限界,备足石碴,杜绝盲目抬道。

5.6.4 作业负责人确认防护已到位,并接到施工命令(命令号、施工起讫时间)后,通知作业人员,上道作业。

5.7 上道作业5.7.1 确定标准股。

根据检查情况,确定标准股,曲线以内股为标准股;直线以水平高的一股为标准股;普起时以左股为标准股。

5.7.2 指挥起道5.7.2.1 标准股确定后,起道指挥人俯身在标准股上,在前进方向往回看,一般距离不能小于20米,看钢轨下鄂水平的高低情况,指挥起道,注意控制点的起道量。

5.7.2.2 在坡道上起道,从上坡往下看时,每点都不能低,从下坡往上坡看,每点都不能高,控制好头尾顺坡。

7 / 6615.7.2.3 变坡点起道注意竖曲线顺坡。

5.7.3 起平标准股5.7.3.1 起道机手要根据指挥人员的手势,将起道机置于合适位置,垂直放置,直线地段放内侧,曲线地段放上股外侧,下股放内侧,绝缘接头处及无缝线路铝热焊接缝处不得放置起道机。

5.7.3.2 全起全捣时,一般在接头起一次,其它每相隔6.5m轨枕起一次,循序向前。

5.7.3.3 砸撬(即打塞),要打外侧轨底的枕底下,要串好打实,防止打顶门塞,严禁只打枕头,接头处要打2根轨枕(应打在接头轨枕的第一孔的各一侧)。

5.7.4 起对面股找好水平5.7.4.1 当标准股起出一段之后,再找对股水平。

5.7.4.2 起道机返回找水平时,轨距道尺要放在起道机的起道始点(起完的一端)一侧,道尺可靠近起道机,起平砸撬后立即转移。

5.7.4.3 找准水平后,看道人要俯在钢轨上,回看轨道纵平,根据高低不平情况进行补撬,把对面股水平前后找好。

5.7.5 下道避车5.7. 5.1 作业人员禁止在两线间停留、站立(指线间距小于6.5米,大于6.5米不在此规定内),如因站场地形复杂,人员必须在两线间避车时,应由现场防护员与驻站联络员取得联8 / 661系,并确认邻线无列车通过。

9 / 6615.7.5.2 根据邻线列车速度要求,执行其下道避车制度。

5.7.5.3 下道避车时,面迎列车方向,防止车上绳索等物伤人。

5.7.5.4 施工负责人督促各小组负责人检查两线间及邻线上是否有机(工)具侵限。

5.8 验收5.8.1 由作业负责人组织,对作业后的线路回检,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整改,确保作业后的线路达标。

质量要求:(1)快速线路容许标准:高低2mm、水平2mm,非快速线路按《铁路线路修理规则》6.2.1执行。

(2)缓和曲线超高递减均匀,顺坡率不超过《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3.7.4条及《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1.12条的规定。

(3)由于起道作业引起的其它作业项目,必须整修达到标准。

(4)可动心轨辙叉道岔起道作业时,直、曲股应同时起平,保证可动心轨辙叉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做好道岔前后及道岔曲股顺破,同时加强接头、辙叉、尖轨弹性可弯段等部位的捣固。

9 / 6615.8.2 指定专人检查作业区域的机(工)具,防止遗漏。

5.8.3 严格执行“工完料清”制度。

对不能回收的料具,应堆放整齐,并安排人员看守。

5.9 撤除防护5.9.1 现场防护员根据作业负责人的要求,撤除现场防护。

5.9.2 待人员、机(工)具全部到达安全区域后,作业负责人通知驻站联络员,驻站联络员办理销记手续后,方可撤离。

6. 检查与考核作业负责人组织进行对标,分析当日作业安全、质量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安全、质量问题,查找原因,制定措施,落实责任。

10 / 6611.2 拨道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与要求目的:调整轨道几何状态不平顺。

要求:作业人员掌握要领、熟练操作。

2. 适用范围2.1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线路养修作业。

2.2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天窗点内作业。

3. 引用标准《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路工务安全规则》、《上海铁路局既有线200-250KM/h线路维修管理办法(暂行)》、《上海铁路局电气化铁路安全实施细则》4. 工具材料拨道器、石碴叉、扳手、撬棍、道尺、卷尺、石笔、弦线、轨温计等。

5. 作业程序5.1 点名分工工班长组织职工列队点名,明确作业分工项目、内容及时间,所有职工均应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5.2 安全预想5.2.1 拨道前,在无缝线路地段拨道时,严格执行“一准、二清、三测、四不超、五不走11 / 661”制度,并不得在铝热焊缝、绝缘接头处拨道;短轨地段应检查拨道地段的轨缝,如遇连续小轨缝和瞎缝,应先进行调整轨缝工作,以防造成胀轨。

5.2.2 电气化区段线路拨道作业时,线路中心位移范围不得超过30mm,桥梁上要满足线路中心与桥梁中心的偏差,确需超出此标准时,应提前通知接触网工区,必要时,与供电部门协同施工,拨道与调整接触网导线同时进行。

5.3 工(机)具检查由机手检查拨道器的安全性能,禁止拨道器等机具带病上道作业。

使用的工(机)具必须按照路局文件要求用反光漆(模)进行编号,以防止侵限或遗留在线路上。

5.4 设置防护5.4.1 驻站联络员提前40分钟到达车站办理登记手续,了解列车运行情况,及时通知现场防护员;5.4.2 现场防护员根据要求准备好防护标牌,按要求设置防护。

5.5 人机转移5.5.1 现场防护员(联系困难地段增加中间联络员)接到驻站防护员通知后,会同作业负责人,组织所有作业人员在就近安全通道或在路肩上行走至作业地点附近的安全地带。

5.5.2 需汽车运输时,遵守道路交通规则,注意人身安全。

12 / 6615.6 作业准备5.6.1 核对量具。

作业负责人对拨道量具进行核对,以保持准确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