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机说课

电机说课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3.学习内容表现形式
本课程所选用教材为校本教材。该教材由肖兰、李凌舟、 杨宏军、高建参加编写。教材编写过程中,收集和整理了大 量的电力生产一线资料,引入职业技能实训等现场实践内容 来组织教材。 针对工作任务,分别编写了供教师使用的工作任务实施 教案、教学课件,供学生使用的学习指南和实训实习项目任 务书,开发了符合课程设计要求的网络课程、课程动画、习 题库、在线教学交流和自测系统等教学相关资料,提供了视 频资源、课程图片资源、电子图书、标准与规范、专业期刊 及相关网址等一系列拓展资源。
《电机技术与运行》
说 课
主要内容
1
一、课程定位
5 6
7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六、教学评价 七、特色与创新
2
二、课程能力目标
三、教学内容的设计
4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一、课程定位
1.课程与专业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熟练的职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可持续发展的 基础能力,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知识、面向生产第一线 从事电力生产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修
一、课程定位
1.课程与专业
电 能 生 产 过 程
一、课程定位
1.课程与专业
《电机技术与运行》课程定位
《电机技术与运行》课程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 的必修课程。学生学习变压器、异步电动机、同步 发电机、直流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运行性能以 及维护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操作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打 下基础,培养具备基本的电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的、具有高等职业技术能力的、能为电力系统及社 会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教学目标
3.态度目标
1)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收集和整理技术资料,获取电机 设备运行与维护所需信息的能力。
2)培养自主管理,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安全工作意识 的能力。 3)培养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相互沟通、团队协作的能 力。
三、教学内容的设计
1.设计理念
“教、学、做”一体 学中做 、做中学 最大限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专业延 伸能力
(9)掌握直流电机的起动和调速的方法。
二、课程教学目标
2.技能目标
1)能完成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的测量;空载及负载实验;变压 器的电压比、极性和组别测量;钳形电流表的使用;变压器并 联运行试验。 2)能完成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及功率调节。 3)能完成三相异步电动机绝缘电阻的测量;三相异步电动机定 子绕组的极性检查;三相异步电动机空载和 短路(堵转)试验; 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电路的安装;三相异步电动机反转、调速 和制动电路的设计。 4)能完成并励直流发电机自励建压及运行特性试验;直流电动 机的启动、调速、改变转向试验。
一、课程定位
1.知识目标
(1)掌握变压器、异步电动机、同步发电机、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熟悉其结 构,理解其电磁过程,基本方程式及等值电路。
(2)理解变压器空载和负载试验的目的,掌握空载和负载试验的方法,初步学 会变压器参数的计算。
(3)了解三相组式和三相心式变压器的磁路特点;掌握三相变压器绕组的连接 方法,理解常用连接组别的含义。
七.特色与创新
1.本课程的特色 特色教材 校企双方共同完成课程标准制定、教学内 容构建及教学过程实施,合作编写了充分体 现工作过程的特色教材,将理论知识和实践 技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七.特色与创新
2.本课程的创新点
以电机典型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实 施工作任务

采用以工作任务驱动的 “四阶段”教 学模式Leabharlann 说 课 结 束谢 谢
认知直流电机结构
它励直流发电机的空 载特性实验;并励直 流发电机自励建压及 运行特性试验 直流电动机的启动、 调速、改变转向试验
4
4

14
直流电动机起动与调速 总 计
6 135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1.教学实施流程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2.教学实施概述
工 作 任 务 书
学习情境 工作任务
知识目标
变压器的运行及维护 三相变压器连接组别测定

变压器 的运行 及维护
三相变压器连接组别测定 其他变压器认知 变压器并联运行及维护
三、教学内容的设计
3.学习情境一览表
序 号 学习 情境 工作任务 任务实施 绘制三相单层交流绕组 展开图 认知同步发电机的结构 和冷却系统 空载特性实验;短路特 性实验 同步发电机的并网试验 同步发电机的有功功率 调节和无功功率的调节 同步发电机运行维护 学时
、维护、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一、课程定位
1.课程与专业
一、课程定位
1.课程与专业 《电机技术与运行》课程特点
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的特点。课 程内容主要包括:变压器、异步电机、同步电机和直流电机, 并以变压器、同步发电机、异步电机为重点。由于有具体的 电机作为研究对象,而电机中各种电、磁、力、热等方面的 定律同时起作用,互相影响又互相制约,故分析时既有理论 又有实际,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电机是电力系统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系统的工作。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4.参考书目 目前国内的高职高专教材: 电机技术,魏涤非 主编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电机学,张小兰 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电机学(第二版),叶水音 主编,中国电力出 版社
六、教学评价
课程的考核采用学习过程考核、任务实 施过程考核和期末理论考试相结合的原 则,强调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体现 出的职业素养和具备的技能水平,理论 考核用以考查学生电机技术及运行基本 理论和原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法 仿真演示法 实例讲解法 问题讨论法 情境教学法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2.实训条件
校内电机实训室
《DDSZ-1D、DSZ-1G型 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 置》二十四套;共占用 了二间实验室;每次可 提供九十六个实验位。 承担变压器空载实验等 电机实验任务。
交流绕组基本知识
同步发电机原理及结构认知
4
4

同步电 机的运 行及维 护
同步发电机试验与特性分析
同步发电机并列运行分析 同步发电机功率调节分析 同步发电机异常运行及维护
10
6 6 3
33
三、教学内容的设计
3.学习情境一览表
序 号 学习 情境 工作任务 任务实施 三相异步电动机绝缘 电阻的测量;三相异 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 极性检查 三相异步电动机空载 试验;三相异步电动 机短路(堵转)试验 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 电路的安装 学时
(4)理解三相变压器并联运行的意义,掌握并联运行的条件。 (5)掌握交流绕组的基本知识、掌握同步发电机对称负载运行时的电枢反应。 (6)掌握同步发电机的电动势平衡方程式和相量图。 (7)掌握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的条件,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调节方法。
(8)掌握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掌握起动、调速、制动的方法。
六、教学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
考勤情况 学习过程考核 平时作业 课堂提问 实施态度 任务实施 过程考核 实施结果 30% 10%
各项成绩比例
实施报告
期末理论考核 开卷或闭卷 60%
七.特色与创新
1.本课程的特色
以工作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通过对《电机技术与运行》知识和技能的要 求进行分析,设计出“变压器参数测定、同步 发电机功率调节分析、异步电动机的起动”等 19个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教学。
一、课程定位
2.课程与学生
是什么?
工作原理?结构? 正常运行?维护工 作?。。。。。。
一、课程定位
3.课程与前、后续课程关系 前置课程: 《电气安装图的识读》
《电工设备及电路的安装与故障分析》
《电力电子设备安装与调试》
后续课程:《电力系统》
《电气设备检修》
《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与调试》
《电气运行》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3.网络资源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3.网络资源
网络环境:学院建有主干千兆以太网校园网络系统, 到桌面带宽为百兆,连至教室、计算机房、图书馆、 办公室,并与国际互联网Internet相连;同时图书馆采 用的是金盘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教师和学生可以 根据各自权限在校园网上查取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 学院图书馆馆舍面积共有10495.5平方米,现馆藏电子 图书157849册。学院的校园网与四川省电力公司局域 网联网,学生在四川电力数字图书馆网内可以查询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 “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电力标准”等。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2.实训条件 青峰岭教学电厂
水轮发电机组3组、主变压器4台、站用变2台、断路器、 隔离开关、母线、互感器、避雷器若干、励磁装置、调 速装置、微机保护装置、监控装置若干。 承担认识实习、运行实习、电力公司新进主业人员技能 实训、水轮机检修、发电机检修、变压器检修、配电装 置检修、低压配电屏故障查找及排除等实训任务。
学 习 指 南
掌握变器的极性、组别测定的方法、步骤; 掌握作相量图的方法,确定三相变压器连接组别及其组别的含义; 了解三相变压器绕组接线方式和磁路形式对空载相电动势波形的影响。 能力目标 能利用向量图判定三相变压器绕组的连接组别; 能根据给定的连接组别画出相应接线图; 具备试验测定三相变压器连接组别的技能; 能写出规范的试验报告。 学习内容 三相变压器磁路系统;单相绕组的极性及连接组;三相变压器的连接组。 任务实施 变压器的电压比、极性和组别测量 考核标准 1.重点考核内容:三相变压器连接组别测定 2.考核方式:笔试、实际操作
异步电动机原理及结构认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