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抽的香烟品牌
省内市场最常抽的香烟品牌中,有29.8%的消费者最常抽大红鹰,相比大红鹰的品牌无提示第一提及率,这个比率有所下降,而低价位同族香烟比例上升。
此外,有11.9%的消费者最常抽五一,有8.4%的消费者最常抽利群。
同样的,来自上海卷烟厂的红双喜也得到了部分消费者的厚爱。
浙江省内除了杭产烟和甬产烟以外,上海产烟也充分参与了竞争.
在省外市场最常抽的香烟品牌中,排行榜前列的主要为地方品牌。
而最常抽大红鹰的比例极低,只占到0.3%。
省外市场里大红鹰的品牌知名度较高,但消费者认同率差,购买率低。
(数据来源:叶茂中营销策划调研机构)
从这个因素里头我们发现,大红鹰之所以在省内市场和省外市场的最常抽的香烟品牌里都占有不太高的比率。
一方面是价格因素所致,这从消费者“最适合自己的品牌”和“最推崇的品牌”这两个指标的比例和名次上升可以印证;另一方面也说明,大红鹰目前有可能偏向追求高品牌知名度,而放松了品牌其他方面的工作,营销方面的工作尚有很大提升空间。
这同时也说明大红鹰的市场推力相对于市场拉力而言,要更弱一点。
最适合自己身份的品牌
在省内市场,最适合自己身份的品牌中,有40.9%的消费者认为最适合自己身份的品牌是大红鹰;这个比例相当惊人,比最常抽比例29.8%有所提高,即有10.9%的消费者认为大红鹰最适合自己身份却不常抽,其中经济实力是主要的原因。
而比起11.9%最常抽五一的比例,认为五一最适合自己身份的比例下降为8.6%。
中华的比例则从最常抽的3.3%提高为6.3%。
在省外市场,最适合自己身份的品牌中,只有1.2%的消费者认为大红鹰最适合自己的身份,排名第22位。
除了555、红塔山、中华外,榜上有名的主要为地方品牌。
(数据来源:叶茂中营销策划调研机构)
从这个因素里头,我们可以发现,大红鹰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有的还是属于高档产品,能够体现自己的身份。
但同时,在省外市场,大红鹰的高档概念还未得到广泛认可,因而还需要加强推广。
最推崇的品牌
在省内市场,最推崇的香烟品牌有41.0%的消费者最推崇的品牌为大红鹰,这一数字与最适合身份的品牌数字
40.9%基本一致。
消费者最推崇的品牌名次中,中华上升为第二位,上升幅度很大,比例为26.4%。
而五一、利群、555相比“最适合自己身份的品牌”比例都有所下降。
在省外市场,最推崇的香烟品牌前三名的比例悬殊比较大。
中华上升为第一位,比例为18.7%,中华高档烟的定位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555比例为10.6%,红塔山的比例只有5.5%。
大红鹰排名第十,比例只有2.8%。
混合型香烟中,万宝路、七星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数据来源:叶茂中营销策划调研机构)
随身携带的品牌:
在省内市场,随身携带的品牌中有21.5%的消费者随身携带大红鹰。
有9.5%随身携带五一。
相比最近购买的比例,这两者的比例都有所下降。
在省外市场:随身携带的品牌中随身携带大红鹰和利群的比例都很低。
(数据来源:叶茂中营销策划调研机构)
从这个全体样本中的品牌知名度、最常抽的品牌、最适合自己身份的品牌、最推崇的品牌、随身携带的品牌这五个因素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哪个因素,大红鹰在省内已经有相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在省外,这些因素除了知名度排名靠前外,其他因素都相对排名靠后。
省内市场,大红鹰全面飘红,几近饱和;
省外市场,大红鹰遍地开花,没有突破。
从各个指标的第一品牌来看,大红鹰在省内市场已几近饱和,而在省外市场则难看到大红鹰的突出表现,如何有效开拓省外市场,突破省外市场,这是大红鹰成长的关键。
大红鹰迫切需要走出去。
大红鹰还只是个地方品牌,迫切需要成长为全国品牌。
分城市样本调研
分城市我们选择了北京、广州、成都、沈阳、郑州、上海、福州、宁波、杭州、温州、金华等十一个大中城市做了分城市的样本诊断。
我们将以上各个因素都在这十一个城市做了市场调查,但因为篇幅所限,所以只得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代表。
品牌知名度:
图:品牌无提示提及率
北京消费者样本品牌无提示认知中,中南海列第一位,比例为61.2%,红塔山为52.7%。
北京消费者对外烟的认知度比较高,知名的品牌有555、希尔顿、万宝路、七星。
国产品牌中排名靠前的还有红河、红梅、中华、云烟。
大红鹰
的品牌无提示提及率只有5.7%。
北京消费者对大红鹰的记忆
555、
例只有0.4%。
(数据来源:叶茂中营销策划调研机构)
最适合自己身份的品牌
尽管中南海仍处于优势地位,但相比最常抽的35.9%比例而言,只有22.3%的北京消费者样本认为中南海最适合自己身份。
中华上升为第四位。
有1.2%的北京消费者样本认为大红鹰是最适合自己身份的品牌,相比在品牌无提示提及中的表现,大红鹰的排名提升一位。
(数据来源:叶茂中营销策划调研机构)
最推崇的香烟品牌最推崇的品牌中,中南海的比例继续下降,红塔山基本保持相同的位次与比例,中华的比例继续上升到第三位。
大红鹰的位次继续上升到第十六位,但比例仍非常低。
(数据来源:叶茂中营销策划调研机构)
随身携带的品牌随身携带的品牌中,中南海列第一,比例为28.0%;红塔山列第二,比例为11.0%;红河上升为第三位,比例为10.0%。
随身携带大红鹰的比例几乎为零。
(数据来源:叶茂中营销策划调研机构)
从各个分城市的样本上来看,基本上同北京都有些相似。
只是在宁波、杭州、温州、上海这些周边城市,大红鹰在各因素中,相对其他城市有较大的比重。
因而,我们可以发现,香烟有着极强的地方性。
这固然与地方的保护政策相关,但同时也反映出大红鹰还未能形成全国品牌。
从“最推崇的品牌”到“最适合自己身份的品牌”到“最常抽的品牌”,低价烟的比例逐步增加,而高价烟的比例逐步减少。
可以看到消费者在消费香烟时是很现实的,尽管他会认为某个烟不错,但考虑到自己的经济实力,他最常抽的香烟会选择价格比较低的,只是在某些场合才选择价位比较高的香烟。
对消费者最常抽的香烟品牌进行十分量表评价,最高为10分,最低为1分。
对最常抽的香烟品牌,消费者的总体评价为7.48分,处于比较满意的水平。
最低评价为3分,评价最集中的为8分。
在不同烟型中,混合烟消费者对最常抽的香烟的评价程度略高。
同样的,满意度还同年龄有关。
55岁以下的消费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烟的评价也越来越高,24岁以下消费者对香烟的评价最低,他们是最容易转换品牌的一族,他们在不断的寻找中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品牌。
在价格上,从平均值上比较,消费者对15<=P<20元之间的香烟评价最高。
从香烟价格与香烟评价的曲线走势来看,随着香烟价格的提高,消费者对香烟的满意度总体上也越来越高。
高价意味着高品质和高附加值,意味着对消费需求的更高层次的满足。
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