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如何理解: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浅谈如何理解: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继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 队伍建设,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后。十 九大首次提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 伍”,相信这是对整个“三农”工作队伍最大的鼓舞和鞭策,有利于各行 各业热爱“三农”的优秀人才进入“三农”工作队伍,加强“三农”建设。
从农民生活的角度来看
农民工生活质量普遍不高,生活、卫生 条件差。受工资水平低限制,大部分农 民工的月消费几乎全部用于住宿和食品 消费。 农民工权益受保障的程度明显偏低,农 民工所在单位提供工作待遇较低,90% 以上的农民工没有享受住房补贴和住房 公积金,近八成的农民工不能带薪休 假,还有八成的女职工无法享受带薪休 产假制度。另有五成左右的农民工得不 到工伤补偿或加班补贴,近四成农民工 未与单位签订任何劳动合同或协议。
十九大继续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重要地位,没有因为城 镇化已经达到57.35%而对农村的重视丝毫松懈。
三、送来了一颗及时的“定心丸”——土地延包三十年。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 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 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数据来源《2016国土资源公报》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
我国粮食自给率为82.3%;谷物自给率为95.55%。 而法国(329%)、捷克(198.6%)、匈牙利、德 国、斯洛伐克等13个国家的自给率均超过 100%,粮食产量远多于消费量。
从农民生活的角度来看
中国人口比例图
城市人口 49%
农村人口 51%
农村土地第二轮延包至今,时限已近。作为整个农村政策的基石,土 地政策备受各方关注,更与每一个农民和土地流转经营者的利益息息相关。 但仅仅延包还是不够的,必须让土地带给农民更多收益,要按照十八届三 中全会的部署,继续突进土地制度改革。
四、拓宽了一个核心任务的渠道——农民增收。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 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 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
从农民生活的角度来看
留在农村务农的农民又承受了剪刀差带来的经济困境 剪刀差”是指在工农产品交换过程中,工业品价格高 于 其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其价值,由这种不等价交 换形成剪刀状差距
采用严瑞珍的比值“剪刀差”动态变化相对基期求值法, 1952—1997年的45年间,农民以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 的方式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12641亿元,平均每年 274.8亿元。自1993年起,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相对 量逐渐下降,到1997年已降到2.3%,但绝对额仍高达331 亿元。
02
浅谈如何理解:必须始终 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 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
由左图我们可以看到,我国 以农牧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对 于GDP的贡献率虽然较低, 但农业的重要性仍然不容忽 视。 一个国家的农业在粮食安全 方面的功能除了提供粮食这 一特殊的商品外,还具有非 商品功能,即保证一定的粮 食自给水平,减少过度依赖 国际市场的担忧,增加粮食 安全的保障感,确保国家宏 观战略的实现。
*“生产发展”升级为“产业兴旺”,内涵丰富了,目标更高
了 *“生活宽裕”升级为“生活富裕”,一字之差,大不一样 *“村容整洁”升级为“生态宜居”,层次明显提升 *“民主管理”升级为“治理有效”,内容更加全面,即“健 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乡风文明”则一以贯之。
二、坚持了一个重要的地位不变——重中之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 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 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数据来源孔祥智 何安华:新中国成立60 年来农民对国家建设的贡献分析


2012-2016年城镇职工与农民工平均月薪比较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2012 2013 农民工平均月薪 2014 城镇职工平均月薪 2015 2016
3483 2290
3897 2609
4290 2864
4697 3072
5170
327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农民生活的角度来看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土地用 途转变而 发生的增值收益中,地方政府大约获得 60%-70%,村级集体组织获得25%30%,真正到农民手里的已经不足10%。 因此,我们不妨从各年的地方财政收入粗 略估算农民失地为工业化作出的贡献,估 算方法如下:根据1987—2007年各年的 地方财政收入总额按35%的比例算出各年 的土地出让金,然后取征地补偿费占土地 出让金的比重为10%,则土地出让金的 90%就是农民失地的资本贡献,最终的估 算结果为44235亿元。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1983
1988
1993
1998
2003
2008
2013
2016
1978年以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外出就业农民数 量从1983年的约200万人增加到2016年底的2.8亿人,33年增长了140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农民生活的角度来看
2015产业贡献率
第一产业对 于GDP的贡 献率 5%
第三产业对 于GDP的贡 献率 53%
第二产业对 于GDP的贡 献率 42%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
截止2015年的数据,我国耕地面积20.25亿亩,但是人均耕地面积1.4亩,不到世界平均 水平的30%。我国乡村人口约6亿,农户户均耕地面积约3.4亩。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农民生活的角度来看
进城的农民工处于就业末端,大 部分干的是最脏、最累的工作, 工资水平普遍较低,且增长速度 慢,而平均劳动时间却大大高于 城镇职工。 从农民工的工资及其增长情况来 看,农民工的典型贡献在于“廉 价”性,在于多付出少索取。
从农民生活的角度来看
30000
1983年至2016农民工总人数(单位/万人)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
近五年以来全国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农业 结构调整等原因减少耕地面积每年约30万公顷。 抵消通过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等增加耕地面积, 每年净减少10万公顷
数据来源《2016国土资源公报》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
新疆生产 建设兵团 棉花产区
东北松 嫩平原
长江中 下游地 区
四川盆地水 稻主产区
一、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新战略——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 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 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民增收是整个“三农”的核心任务,但单一的种植业养殖业在资源 有限的情况下,潜力有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工资性收入已经超越家庭 经营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第一大来源。所以,必须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 步开掘农民的增收空间。
五、提出培养一支重要的工作力量——“三农”工作队伍。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 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浅谈如何理解:必须始终把解 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 作重中之重
聚 焦 第 十 九 次 代 表 大 会
01
02
简单解读十九大中关于三农问题的
提法
浅谈如何理解:必须始终把解决好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01
简单解读十九大中关 于三农问题的提法
十九大关于三农问题的论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 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 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 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 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 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 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 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 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 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 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 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 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 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一个国家的农业在粮食安全方面的 功能除了提供粮食这一特殊的商品外,还具有非商品功能,即保证一 定的粮食自给水平,减少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担忧,增加粮食安全的 保障感,确保国家宏观战略的实现。
农村人口
城市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9] 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 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 人,乡村人口减少13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