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监测采样人员转正考核试题.dotx

环境监测采样人员转正考核试题.dotx

采样人员转正考核试题
姓名:时间: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国家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标
准、标准和标准。

2.在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和,
滤膜的毛面向上;采样后应检查确定滤膜无,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清晰,否则该样品膜作废,需要重新采样。

3.测流河段应选择在顺直、稳定、水流集中,无分流、岔流、斜
流、回流、死水等现象的河段。

顺直河段长度应大于洪水时主河槽宽度的3倍。

宜避开有汇入或、等大水体产生变动回水的影响。

4.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对生产稳定且污染物排放有规律的排放源,应以为采样周期,采样不得少于个周期,每个采样周期内采样次数一般应为3~5次,但不少于次。

5.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主要以和形式存在的氮的
氧化物的总称。

6.测定锅炉烟尘时,测点位置应尽量选择在垂直管段,并不宜靠近
管道弯头及断面形状急剧变化的部位。

测点位置应在距弯头、接头、阀门和其他变径管段的下游方向大于倍直径处。

7.气态污染物的有动力采样法包括、和。

8.测量噪声时,要求气象条件为:、、风
力。

9.采集烟尘的常用滤筒有滤筒和滤筒两种。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空气中臭氧浓度超过0.250 mg/m3时,会对氮氧化物的测定产生正
干扰,采样时可在吸收瓶入口端串接一段15~20 cm长的硅橡胶管,以排除干扰。

()
2.污水的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水深小于或等于1m时,在
水深的1/4处采样。

( )
3.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
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

( )
4.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是流量和浓度都随时间变化的非稳态流体,
采集的样品应能反映这种变化情况而具有代表性,以满足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的要求。

()
5.烟气测试中,采样时间视待测污染物浓度而定,每个样品采样时
间一般不少于5 min。

()
6.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中的规
定,在无组织排放监测中,所测得的监控点的浓度值应扣除低矮排气筒所作的贡献值。

()
7.我国规定气体的标准状态是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kPa
时的状态。

( )
8.采样现场测定记录中要记录现场测定样品的处理及保存步骤,测
量并记录现场温度。

( )
9.环境空气监测中,采集有机成分的滤膜不宜进行称重。

()
10.烟气测试中,采样时间视待测污染物浓度而定,每个样品采样
时间一般不少于5min。

( )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废水中一类污染物采样点设置在()
A. 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
B. 排污单位的总排口
C. 车间处理设施入口
2. 油类物质要单独采样,采样时,应连同表层水一并采集。

当只测
定水中乳化状态和溶解性油类物质时,应避开漂浮在水体表面的油膜层,在水面下()处取样。

A、10cm;
B、10-15cm;
C、20-50cm
3. 烟气采样前应对采样系统进行漏气检查。

对不适于较高减压或增
压的监测仪器,方法是先堵住进气口,再打开抽气泵抽气,当()min内流量指示降至0时,可视为不漏气。

A.2 B.5 C.10
4. 环境敏感点的噪声监测点应设在()。

A、距扰民噪声源1m处
B、受影响的居民户外1m处
C、噪声源厂界外1m处
5. 分析水样中可用酸萃取的金属时,采样后应在每升水样中加入5毫升()。

A、浓HCl;
B、浓H2SO4
C、浓HNO3
6. 锅炉烟尘排放与锅炉负荷有关,当锅炉负荷增加(特别是接近满
负荷)时,烟尘的排放量常常随之()。

A.增加 B.减少
7.测定BOD和COD的,如果其浓度较低,最好用()保存。

A. 聚乙烯塑料瓶
B. 玻璃瓶
C. 硼硅玻璃瓶
8.水质监测采样时,必须在现场进行固定处理的项目是()
A. 砷
B. 硫化物
C. COD
9.饮食业油烟测试,样品采样工况应在油烟排放单位(炒菜、食品加工或其他产生油烟的操作)(______)进行,采样次数为连续
(______)次,每次(____)min。

A、正常作业期间B、作业高峰期C、3D、5E、10F、20
10.有组织排放污染源有害物质的测定,采样断面的气流最好在(_______)m/s以上。

A、3B、4C、5D、6
四、综合题(30分)
1. 简述自动烟尘(气)测试仪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5分)
2、烟尘采样位置如何选择(5分)?
3.简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的一般原则。

(10分)
4.已知环境温度为22℃,气压为l01.0kPa,
1.粉尘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分别为100L/min和6.5h;
2.二氧化硫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分别为0.50L/min和30min;
计算:
1.标准状态(0℃,101.3kPa)下的体积(和L表示);
2.参比体积(25℃,101.3kPa)。

(10分)
六、案例分析(共27分)
如下图所示,检测实验室平面布置图及废气处理工艺图,监测当天的风向为东

北风
(2)请在图1上无组织废气布点图,并给出可能监测的因子(5分);
(3)根据以上图示,请标明有组织废气采样位置,并指出整改意见(10分);
(4)如对处理设施效率要求,并列出效率计算公式(7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