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路”为话题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准确审题2、指导学生多角度立意教学设想:1、什么是话题作文呢?2、话题作文应如何审题、立意?这节作文课以一道作文题为例,指学生正确审题,让学生学会抓准题目中关键的词语,从而把握题意;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学会对同一事物进行多角度思考和立意。
媒体使用:投影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㈠、导入新课人生在世,踏过多少的路?有谁会为此而计算过?有人数过天上的星星,而成为了一位令人仰慕的天文学家,而又有谁会为了这条条时刻为人们服务的路做过研究呢?放眼望去,有无数条纵横交错的路展现眼前,或笔直,或曲折;或宽广,或狭窄。
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都在为人们默默地服务着。
到底什么是话题作文呢?我们要从“话题”说起。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就是引发谈话的源头,如:某句名言、某个故事、某则新闻、某项成果、某部电视剧等,所有这些都可以作为“话题”来引发人们的联想、引发人们议论,也就是引发人们心中想说的话。
可见,由某个设想好的“话题”所引出的作文就是“话题作文”。
这个“话题”就是作文所要谈及的内容范围。
也可以这样理解:话题好比一个圆的圆心,从圆心到圆周上的任何一点连起来的线都可视为一个话题作文的写作角度。
可见,话题作文内容是很宽泛的,再加上体裁不限,自由度就更大了。
[设计说明]从“话题”这个概念入手,通过解释概念,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话题”及“话题作文”,再运用打比方,使学生了解到话题作文的特点:内容宽泛,自由度大。
㈡展示这节课作文的题目[投影2]作文题:路,我们每个人生来就要面对的,即使你没有脚,你同样在路上,人生不就是一条路吗,路边有这样的风景,在十字路口,就是我们的选择,不同的方向,不同的人生。
作为学生,一次次考试,就是路上的一处卡,有的人能过去,有的人过不去,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有上路的思想。
世上木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有的人爱走直路,认为那是捷径;而有偏爱走弯路,认为那是延续。
不管我们用何种方式,我们每天都在走路,留恋路上的风景也好,犹豫在十字路口也好,一往无前也好,被阻挡前行的脚步也好,这都是路,带给我们的体验和感受。
请以“路”为主题写一篇文章,文体题材不限,字数在500字一800以内。
㈢指导学生审题抓住题目关键词语,明确下列问题(边提问边板书)话题:“路”(写作对象)内容:与“路”有关的内容都可以(范围)体裁:不限,除诗歌外字数:500字以上抓住写作对象、写作范围引导学生进一少审题(自由讨论,个别发言)[投影3]问题(1)从这个“路”的话题,你会想到什么路?有哪些路?讨论明确:(1)“路”是来往的通道。
(2)学生可能会说出下面的一些路(边提问边板书)乡村之路、校园之路、城市道路、平坦大路、崎岖山路、学习之路、人生之路、探索之路…… 鲁迅作品中还写到了“希望之路”[投影4]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乡》这是鲁迅鼓励人们向着希望之路前进,去迎接新生活的名言。
「设计说明]由“路”这个话题引导学生给“路”这个词添加一些修饰语,使学生对“路”这个词语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理解,引导学生逐步打开思路。
[投影5]问题(2)同学们找出的这些路中,哪些是指本义的路?哪些是经过引申或比喻而来的路?老师先举例了:木义一一乡村之路(实)引申、比喻义——人生之路(虚)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设计说明]从“路”的意义出发,指导学生区分“路”的本义和引申、比喻义,从而引出“实路”与“虚路”的概念,为下一步多角度立意做准备。
㈣指导学生立意1、指导学生确定写作角度在各种各样的“路”中,我们要选定一条自己心中最熟悉的“路”,并选出这条“路”中自己最有话说的角度,然后再考虑立意。
另外,如果作为考场作文,还应符合考场作文的要求, 必须主题高扬,不应写较敏感的或政治性太强的事件。
2、选择一个角度练习立意(1)如果写“实路”,该怎样写?为什么要这样写?请同学们动手写一个简单的提纲。
(教师巡视)[设计说明]要求学生写简单的提纲,目的是促使学生去思考、联想,学会先确定角度,选定容易下笔的内容再立意的方.法。
教师巡视,可以初步了解学生写作情况,为下面点评做准备。
请学生读自己的提纲,还可以请别的学生评论一下,老师适当点评。
如:有学生写路的发展史。
主要介绍路的形成、发展,路的功用等,并展望路的发展趋势。
老师点评:这可以写成说明文,不过要写好这篇文章,必须平时注意观察,注意搜集资料才行,如果是考场作文就有一定难度了。
又如:有学生写校园小路。
这条路很短,但“我”几乎每天都走在这路上,己有两年多了,它见证了“我”的成长,现在即将要离开,有点恋恋不舍,所以“我”要写这条小路。
老师点评:这条小路的确值得一写。
我们可以用记叙文或散文的形式写,既可以写发生在这条小路上的感人故事,又可以写ti己某一次走在小路上时的顿悟•一■-从而写出对见证自己成长的小路的依恋,进而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对母校的热爱。
(2)如果写“虚路”,又该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以小组为单位讨论,5分钟后派代表发言。
请学生代表发言,老师点评。
如:有学生写人生之路。
人的一生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在这个旅程中,有顺境,有逆境,逆境时必须迎难而上,勇于拼博。
老师点评:这个立意既可以写成散文,又可以写成议论文。
(3)引导学生进一少联想,打开思路,找出更好的立意想一想:这个作文题除了写“实路”或“虚路”夕卜,还可以写什么?怎样立意?(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假如学生不响应或课堂气氛较沉闷,老师必须适当点拨。
)明确:还可以写与路相关的内容或由路引发的联想。
如:①看到马路一年被开胸剖腹几次,就联想到城市规划不规范、不合理,从而引发议论:重视城市规划的合理性、科学性。
%1由在某条路上的见闻而引发出某种感受、看法%1还可以写“我”与路的关系,写出路给我的某种启示%1由马路分快车道、慢车道、公共汽车道,各行各道的规则而联想到社会必须有一定秩序。
老师点评、归纳:%1由“路"引发的联想,通常起点是“路'',但落脚点(即中心)不一定是路。
%1由写“路”转到写联想的内容时,这中间的“桥梁”必须合理、自然。
%1注意处处紧扣话题。
[设计说明]这部分设计主要针对写作能力教强的学生,目的是引导他们更深入的思考“路” 这个话题,力求他们在立意方面有所创新。
㈤布置作业:完成“路”这篇话题作文。
提示:根据刚才对审题、立意的学习,建议学生通过比较、筛选,确定自己熟悉的一个角度, 确立恰当的立意,完成整篇文章,当然成文时还要注意布局某篇等问题。
[设计说明]这个作文教学设计主要是根据不同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逐步打开思路,进行多角度思考,学会多角度立意,让能力强的学生写出有一定深度的文章,而能力相对差的学生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到日己有话可说的角度,选材、立意,顺利完成作文。
(六)范文导写:小路风景学校与家之间有很多条路,我总是选择紧挨肴菜地与□□地以及池塘的那条曲曲折折的小路。
二十分钟的路程不远也不近,我一个人慢慢地走着,足音是孤寂的,然而内心满是快乐的因子。
绕过学校的后围墙,我开始孩了气地跳过一根一根长长的伸向路面的狗尾草。
细细的狗尾草, 细细碎碎的野花,粉紫、鹅黄和洁白的,藏在深深浅浅的绿色之中;路旁的水渠里潺潺地流着浅水;不知名的虫子在草间窜动。
看着这一切,我的心里晴朗起来。
四周是静寂的,远远的有几个人在菜地里忙活。
阳光是那样好,天空蓝得那么干净,空气中有着淡淡的树叶被太阳晒热而散发出的馨香。
这一刻,我发现了生活木身的晴朗、多彩,它们缓缓地流进我的心里,没有人明白这种安宁的平淡的快乐给我多大的感动。
秋季的薄阴天气里,我会特意地放慢步了,注意地看一看四处。
我看见了疏落的丝瓜藤,颜色是安详柔和的浅灰色,吊着缩成一小卷的串串枯叶,这是一•种生命的结束啊!可是那么宁静、自然,完全没有颓废箫瑟的阴影。
而路边,一丛一丛高低参差的金色的野菊花白在地怒放着,鲜活着,它在享受着自己活泼新鲜的生命啊!在这云淡风轻的秋色里,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博大和庄严。
正在消亡或者刚刚开始那又有什么不同呢?都是那样独特而美好的。
小路虽然不很热闹,可是我也能碰到不少的人,经历一些小小的事。
一个夏天的傍晚,我去上晚日习的时候,小路上已三三两两地走着一些散步纳凉的人。
就在我匆匆地走过时,一个清亮的声音传了过来:“姐姐!”我诧异地循声望去,见到池塘边的桑树下站着一个小小的羞涩的女孩子,她那样天真可爱地看着我,又清楚地叫了一声:“姐姐!” 然后牵住妈妈的裙了,偏着头打量我;她的妈妈则温婉地对我笑了笑……这如冰心笔下一般美丽亲切的一幕便永远地留在了我的心里,时时闪着善意的光芒。
也一直记得那样一个下午,我心情很好,突然想大声地吹一吹口哨。
四处很静,我试着吹了很久,可是除了气流的轻微而不成调的嘘嘘声以外,什么音调都没有。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声真正的响亮的口哨声,转过身去,我却忍不住笑了起•来。
一个背着很大书包的小男孩了很得意地对我吹着曰哨,还装得很老成地说:“姐姐,根木不是你那样吹的,要像我这样一一你看……”他认真地教我怎么做。
他穿的是小学生的红色校服,而我穿着高中生的蓝色校服在用心地听他讲……可这又是多么和谐的一幅画啊!一首很老的歌里有句歌词:一个人走路总不自在,心里边少了别人的关怀……其实,如果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用心生活的人,那么,必会发觉,一个人走路,那是很日在很开阔的,不是寥落,是清静;不是重复,是发现。
路人生如水,生活如水,爱是唯一不老的容颜,与乡间的小路在远方静静挥手。
——题记依稀记得,那满铺兰花草的小路,那散放泥土芳香的小路,那满载童年幻想的小路............. 童年,我是哼着“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跟着时间的流淌慢慢长大的,天有四季,小路也有四季。
春天,芳草和小黄花都探出头来,路便成了金黄色的,我总感觉这是太阳的气息,是希望的使者。
兰花草似一位娇羞的少女,总站在最后,似乎是春天最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奶奶每到兰花草长势最吐的时候,就在清晨雨露还未散去那时捧一把带着舫珠兰花草回来,奶奶说:“兰花草是带来吉祥的草,兰花草越旺盛,本年的丰收就会越好!”听着奶奶的话,我便更加喜爱这小小的花了,凑上鼻子,便沾了一脸的清香。
夏天,原本青绿的草地,绿得更深了,其实我更喜欢春天那嫩嫩的绿,但奶奶说:“夏天好, 夏天是太阳陪伴的一季。
”奶奶似乎是我的启蒙老师,总告诉我一些我不知道的事情,而我则对奶奶更加依恋起来。
秋天,奶奶给我做可一双布棉鞋,我真开心,我又跑到那条小路上,小路的颜色是略带古铜色的,我踩到那古铜色的落叶上,咯吱咯吱的脆响,风吹来又吹去,脸被风割裂儿道小口,但落叶的响声至今让我快乐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