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的基本概念一、名词解释1. 学校教育P5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活动 .2. 教育者 P5 凡是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都是教育者。
3. 受教育者P6在教育中承担学习责任,是接受教育的人4. 教育内容 P7 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所传递的信息,没有教育内容也无从产生教育活动。
5. 终身教育P12是指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
6. 全民教育P12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它以普及义务教育实行之。
二、简答题1.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P12(1)全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方向;(2)终身教育;(3)教育民主化;(4)教育现代化;(5)教育与社会紧密交叉、相互影响、相互联系;(6)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决策的先导。
2.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
P10( 1)教育的发展急剧增长(2)教育体制和结构的显著变化( 3)教育的内涵扩大(4)教育作用愈加重要(5)教育的不平等依然存在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P10(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体现了培养人的方向,也就是个体发展的方向(2)教育,尤其是学校的教育,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负责,给予个体发展更科学、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的影响(3)教育为个体能动的发展创造主客观条件(4)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发展。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一、名词解释1 •物质环境P14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
气候、山、河、海洋、空气、水等为天然环境;城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
2. 精神环境P15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的内涵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
3. 广义的文化P19 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4. 狭义的文化P19 较普遍地把文化看作为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理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民俗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
5. 个体社会化P25 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二、简答题1. 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P16 (1)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经济发展引发的经济结构和变革影响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4)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手段2. 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P17(1)现代教育是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条件。
(2)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要因素3. 政治对教育的影响(1)政治对教育目的的影响(2)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影响(3)政治对教育财政的影响4. 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影响 P18(1 )教育制度必须保持与政治制度的一致与相适应,教育制度往往随政治发展而改革(2)政治对教育制度的改革起定向和支持作用。
5. 我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P20(1)对教育的目标及人才标准的影响(2)对教育认识论和教育方法论的影响(3)对个体的发展方面的影响第三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一、名词解释1 •儿童的发展 P28 :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2 .儿童观P44 :儿童观是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涉及到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
3 •教育观P47 :教育观是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
4 .人本位儿童观P45 :要求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各种权利,如生存权、发展权、教育权等;儿童一出生就具有一切道德的、理智的、身体的能力萌芽;教育机会均等;儿童是学习主体。
5 .年龄特征 P37 :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身心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及发展趋向,称为年龄特征。
二、简答题1 .简述儿童发展的特征。
P35(1)个体发展是有规律地进行的(2)发展具有个别差异(3)发展具有阶段性第四章学前教育理论流派一、名词解释1. 最近发展区 P90:即儿童发展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儿童观现有的发展水平,下一个阶段是儿童只有在成人的帮助下才可以完成的水平。
在这两个阶段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2. 恩物P68 :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是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用简易明白的物体制成的,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初步训练。
3. 情商 P91 :用来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感特征。
它包括以下含义:同情和关心别人,表达和理解感情,控制情绪,独立性,适应性,受人喜欢,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坚持不懈,友爱,善良,尊重他人等1. 陶行知主张的“六解放”的内容 P932)解放儿童的双手4)解放儿童的嘴6)解放儿童的时间2. 试述皮亚杰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
P87(1)教育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避免儿童教育成人化的倾向。
(2)发展儿童的主动性( 3)强调儿童的实际活动( 4)重视儿童的社会交往3.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P82( 1)成熟,指机体的成长;(2)练习和习得的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经验;(3)社会性经验,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
(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4. 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 P71( 1)“教育即成长” (2)“教育即生活”(3)“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5. 杜威的儿童观。
P69( 1)重视儿童的本能( 2)儿童具有自我生长的能力( 3)儿童与成人在心理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6.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方法的主要内容。
P63( 1)给予行动的自由(2)合理的养护和锻炼( 3)注意语言的发展(4)感觉教育( 5)模仿(6)自然后果法7. 简述张雪门的幼稚园教学法。
P97( 1)做学教合一(2)教材与教法融为一体( 3)自由自动教学(4)制定儿童能力目录表( 5)幼稚园教师8. 简述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内容。
P78(1)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2)教师,即观察指导、示范、准备( 3)教具——活动材料9. 简述裴斯泰洛齐的自然教育思想精要。
P64(1)倡导爱的教育(2)强调母亲的作用(3)明确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4)强调教育要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原则(5)教育内容分为体育和劳动教育、智育、德育10. 试述蒙台梭利教育的基本内容。
P77(1)肌肉练习(2)日常生活训练也是蒙台梭利学校的一个显著特点( 3)初步的知识教育(4)文化历史教育三、论述题1. 论述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本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并谈谈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基本教育思想: P73(1)发现儿童( 2)吸收的心智( 3)自由的原则教育方法: (1)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安静角、感官活动角、语言角)( 2)教师,即观察指导、示范、准备( 3)教具——活动材料第五章学前教育目标一、名词解释1. 教育目的: 通过教育过程把受教育着培养成为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二、简答题1. 制定学前教育目标应遵循的依据 .( 1)我国教育方针( 2)社会发展的需要(3)学前儿童发展的需求2. 我国的学前教育目标。
答: 我国学前教育目标是: 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第六章学前教育的基本活动——游戏一、名词解释1. 结构游戏 P126: 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2. 创造性游戏P122:是学前儿童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学前儿童特有的游戏,它包含有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等。
3•有规则的游戏P122:是成人为发展儿童的各种能力而编写的、有明确规则的游戏,如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等。
二、解答题1. 游戏的特点。
P110(1)游戏是自发的、自愿的(2)游戏是自由自在的( 3)游戏是愉快的( 4)游戏是充满幻想和创造的2. 简述树立正确的游戏教育观。
P120(1)游戏是儿童的正当权利(2)爱玩、会玩是评价幼儿发展的标准之一(3)游戏是婴幼儿最自然、最有效的学习。
3. 为什么说游戏有利于儿童情绪的发展 ?P112(1)游戏是儿童表现情感的一种重要方法(2)游戏是儿童克服情绪紧张的一种手段(3)游戏有助于消除孩子愤怒的心情(4)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身体的锻炼和成长4. 为什么说游戏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P111(1)在游戏中儿童可以潜移默化地学到许多知识(2)游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3)游戏能够激发儿童创造力和思考力5. 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 .P123(1)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价值(2)对儿童情绪发展的价值(3)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价值。
三、论述题1 .举例说明教师应怎样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角色游戏? P123(1)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2)尊重儿童的意愿(3)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儿童的表现,进行个别教育( 4)根据儿童游戏的情况,参与到游戏中,促进儿童游戏情节的发展。
2. 举例说明教师应怎样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结构游戏?P127(1)逐步投放多样化的、可塑性强的结构游戏材料,包括一些废旧材料的应用,营造富有吸引力的游戏氛围(2)引导儿童逐步掌握结构游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4)重视结构游戏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游戏的成品或结果4.教学做合一P94 : —是怎样做就要怎样学,怎样学就要怎样教,怎样教就要怎样训练教师。
也就是说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二是我们要在做中教,做中学;三是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人做事,“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
二、简答题1)解放儿童的头脑3)解放儿童的眼睛5)解放儿童的空间(5)培养儿童正确对待游戏材料,教给儿童收放材料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3. 结合教育实际,举例论述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P111(1)游戏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2)游戏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3)游戏有利于儿童情绪的发展(4)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身体的锻炼和成长4.结合实际论述幼儿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作用。
P121(1)创设游戏环境(2)指导和促进游戏的开展a激发兴趣b. 教师要多用肯定性的态度,在游戏过程中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c. 针对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3)观察和评估游戏第七章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一、名词解释1 •综合性原则P148:是指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目的,围绕着某一主题或方面,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的、多学科的发展2. 独立自主性原则 P130:就是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主动进行各种活动,杜绝包办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