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视与小说读书笔记

影视与小说读书笔记

读申载春老师的《影视与小说》
最近翻看了申载春老师的《影视与小说》(大众文艺出版社),收获颇丰。

在我的阅读视野中,专门研究影视或小说的著作汗牛充栋。

这些著作的研究视域,影视是影视,小说是小说,二者各自为阵,互不联系。

而申老师的《影视与小说》既关注影视和小说各自的艺术特征,又认识看到了二者之间的联系。

更为重要的是,关于影视与小说的相互影响,前人关注的是小说对影视的影响,而《影视与小说》侧重的是影视与小说的影响。

就我的阅读经验看,专门探讨影视对小说的影响的著作,这在国内的还属鲜见。

申老师借助这一课题,在这部著作里完成了一次理论和学术上的跨越。

该书是多年来申载春老师对影视与文学关系研究成果向读者做出的一个汇报。

之前,凭借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坚韧的毅力,申载春老师已经完成了大量的积累工作:在工作、学习之余,创作了近30余万字的小说、散文和影视评论作品,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在三年的博士学习生涯中,他潜心研读小说理论、影视理论和当代西方文艺美学理论,占据了理论的制高点;由于英文基础好、电脑水平高,能够迅速便捷地掌握学术前沿动态,收集大量的既有和新出的中外影像资料,影视话语量相当丰富。

正是基于前期准备充分,积累丰厚,作者才能够如此的厚积薄发,旧学新知兼修,在影视与小说之间搭建了一座相互沟通、相互交往的桥梁,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影视与小说》共计二十二万五千字,结构上分为上下编两个部分。

上编部分是理论建构,申载春老师根据他自身的专业优长,融会贯通,设定了五大课题,分别论述了影视艺术与小说生态、小说生产、小说技巧、小说结构以及与小说接受的关系问题。

下编部分是文本阐释,是对上编理论构建的支撑、延伸和实证,申载春老师依据以往对影视资料的掌握,对文本进行理性层面的解读和提升,特别是对节奏艺术和对张艺谋电影视觉色彩美学的解析,成为了影视艺术美学的新创获。

上下编经过整合,形成了完整的专著体制。

在建立互动关系的过程中,运用了互涵式思考和经纬式的探究,实现了小说和影视之间的真正对话。

多年来,我们只注重小说对影视的影响,着眼于小说名著的影视改编,并从此出发评价影视作品的得失。

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影视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已成为当代人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视改变了人们的
生活方式,也使小说的性质特征、生存方式、传播方式以及审美价值发生了变化。

正是基于这样的改变,申载春老师将影视与小说放置在二者的相互关系中进行考察,在详细阐述小说与影视之间的追逐、模仿、躲闪、折磨和创新等演进过程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这两种事物、现象、过程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状态,并对二者的关系作出一种细致的现象透视和理论总结,不仅有横向的平行比较,同时也有纵向的历史演变考究,有相互影响状态的审视,因此,足以构成理论意义上的、具有理论深度的关系学研究。

这是一项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必将对小说和影视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文艺创作和文艺欣赏也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在我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得知申老师的《影视与小说》一书,荣获2009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类”二等奖,并被推荐申报教育部的相关奖项,我想这至少也算对申老师多年从事影视与小说关系研究的一次肯定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