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教学单元计划

小学数学教学单元计划

. ..小学数学教学单元计划三年级第二学期(仅供各校参考)2007.2.全学期教学进度表一、复习与提高复习与提高计算 图形一、单元名称:四则运算及应用题p1~3 二、本单元的地位作用本单元属于“复习与提高”中的计算单元,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用一位数乘和除、两步计算式题,本单元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梳理计算、加深对括号的理解和运用,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情况下进行一定量的训练,提高计算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三、本单元主要内容四、单元教学目标 1、巩固一位数乘除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掌握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

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以及解决问题的严谨态度;通过具体的教学情景理解括号的作用及运算顺序。

提高学生计算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以及正确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及时检查和仔细思考的学习能力。

五、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巩固运算顺序,正确进行两步式题的计算。

难点:灵活选择计算的方法。

关键:掌握小括号的作用。

六、单元课时安排 七、单元测试参考题 1、填空题。

⑴ 47×8的积大约在( )和( )之间,比较接近( )。

⑵ 700÷6的商是( )位数,在( )和( )之间。

⑶ 计算444×6时,个位上的4与6相乘,得( ),百位上的4与6相乘,得( )。

⑷ 在除法算式☆÷40=3……△,△最大可能是( ),这时☆是( )。

⑸ 在□21÷7中,要使商是两位数,那么□最大应该填( )。

如果要使商是三位数。

那么□可以填()。

2、是非题。

(对的打√,错的打×)⑴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肯定是三位数。

…………………………()⑵ 600和一个数相乘,积的末尾有2个0。

…………………………()⑶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有0。

…………………………()3、递等式计算。

4×72+28 560÷(65-57) 5×(468÷2)268-15×8 1000-749÷7 (296+214)÷34、应用题。

⑴农场有白兔148只,黑兔220只,每个笼子中放8只,需要多少只笼子?⑵水果店有桔子9箱,每箱重45千克,苹果有375千克,水果店共有水果多少千克?⑶有两条公路,第一条长16千米,比第二条短3千米,两条公路共长多少千米?⑷饲养场有公鸡250只,母鸡的只数比公鸡的只数的3倍少35只,母鸡有几只?⑸小猴摘了25只桃子后,树上还有的桃子是已摘的4倍,原来树上有几只桃子?⑹图书馆有故事书346本,平均借给8个班级后,每个班级借几本还剩几本?⑺要给每班发240张彩纸,发给8个班后,还剩90张,原来有多少张彩纸?一、单元名称:面积计算及进率p4~6二、本单元的地位作用1、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面积概念、面积单位、用数方格法测量平面图形的面积、以及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

2、本单元将对面积、面积单位进行梳理,同时提高对面积单位换算和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的能力。

三、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四、单元教学目标1、复习面积概念,巩固用面积单位(方格)来表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2、复习面积单位平方米(m2)、平方分米(dm2)、平方厘米(cm2),巩固与建立各面积单位的量感。

3、掌握平方米与平方分米、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能够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

1、在实际情境中用面积单位(数方格)的方法数出各种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让学生在对面积单位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面积概念。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操作、合作探究与交流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空间想象能力。

五、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1、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及换算方法。

2、选用合适的方法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难点:1、理解面积单位之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2、正确判断分割后图形的尺寸,并能正确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关键:1、掌握平方米与平方分米、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2、会用割补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1、复习面积单位1、用面积单位(数方格)表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2、计算长、正方形的面积。

补充面积的实际应用。

2、新授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复习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建立量感。

2.掌握平方米与平方分米、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及换算方法。

1、合理选用面积单位。

2、面积单位之间换算。

3、根据实际,选用合适的单位。

3、新授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1、复习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掌握用割补等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4、综合实际应用会灵活运用相关的面积知识与正确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面积单位的换算。

2、生活中有关面积计算的问题。

七、单元测试参考题1、填空。

1)1dm2的正方形边长是()dm。

1m2中有()个1dm2。

2)10个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

3)1㎡=()dm2 700cm2=()dm2 5000 dm2=()㎡。

8㎡+200 dm2=()㎡ 60 cm2+3 dm2=()cm2。

2、填上合适的单位。

1)教室的地面大约是40()。

2)数学书的封面面积是5()。

3)教学楼高15()。

4)铅笔盒的底面面积是150()。

5)一块手帕的大小大约有4()6)小丁丁身高140(),体重38()。

3、填上合适的单位。

5平方米=500()700()=7平方分米120()=12()12()=1200()4000()=4()4()=0.4()4、比大小。

(在括号里填上“>”、“”<、“=”。

)3dm2○300cm2 500cm2○5 dm2400cm2○3 dm2 1000dm2○1㎡510m2○500m2 60dm2○5000c㎡5、数一数。

(下面每格表示1cm2。

)小松鼠图案的面积大约为()平方厘米。

6、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A B面积:图形A比图形B的面积大多少?7、应用题。

1)有一块长方形土地,长12米,是宽的3倍,这块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平方分米?2)有一片长9米,宽6米的长方形阔叶林。

如果每平方米的阔叶林每天能制造70千克氧气,那么这片阔叶林每天能制造氧气多少千克?3)一张长方形纸的长是15厘米,宽7厘米,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求这个最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裁下的长方形的面积又是多少?4)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5)下图是一间厂房的平面图,四个角上是边长为5米的正方形配电间,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二、乘与除乘与除速度 用两位数乘用两位数除乘整十、整百数 乘两位数 乘三位数 用整十数除 试商 除多位数谁跑得快一、单元名称: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及应用p8~11 二、本单元的地位作用1、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会在实际应用中解决求总数、每份数、份数的问题,学习了根据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求工作时间的生活问题,对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初步知的生活经验。

这些基础知识与生活经验 对学生理解每个量的意义、探索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2、本单元是学生学习复合应用题(行程问题)的起点,为以后学好复合应用题打下基础。

学生学好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及应用将对后续学习和日常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应该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好、掌握好。

三、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四、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速度、时间与路程,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行程的一些实际问题。

在实际情景中探索、理解速度的意义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主构建三者的关系,获得分别求三个量的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中,通过情景演示、交流活动,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获得探究与合作的快乐。

五、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关键重点:1、认识速度、时间与路程,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有关行程的实际问题。

难点:1、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速度的单位的理解。

关键:会应用三者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有关行程的实际问题。

六、单元课时安排:七、单元测试参考题1、填空。

⑴速度=()路程=()时间=()。

⑵54米/分读作()。

⑶猎豹每分钟奔跑2250米可以表示成()。

⑷帆船8分钟行了3824米,它的速度是()。

⑸轿车的速度是68千米/小时,30分钟能跑()。

⑹绵羊奔跑的速度是3米/秒,跑180米需要()。

⑺填写合适的速度单位。

小明行走的速度大约是60()。

一架飞机飞行的速度大约是203()。

一连小轿车形式的速度大约是2()。

2、是非题。

(对的打√,错的打×。

)⑴小丁丁每分钟走200米/分。

()⑵从嘉定南翔到上海人民广场的路程大约是25千米/小时。

()3、选择题。

(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

)⑴小胖步行的速度是4()。

①千米/时②千米/分③米/时⑵蜗牛爬行的速度是240米/时,乌龟爬行的速度是6米/分,()爬得快。

①蜗牛②乌龟③一样快4、应用题。

⑴F1赛车的速度是4千米/分,行25分钟的路程是多少?⑵从上海到南京的路程大约是300千米,火车的速度是150千米/时,从上海到南京乘火车需多少时间?⑶小牛6分钟走了432米,小熊8分钟走了544米,谁走得快些?快多少?⑷我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600米,我步行的速度为60米/分,我从家出发步行9分钟,能到达学校吗?(你有多少种方法)5、拓展题。

小丁丁、小亚、小巧、小胖一起行走,速度是3600米/时。

问题一:他们每分钟行多少米?问题二:9分钟他们能走多少米?问题三:他们走6000米,需要多少时间?用两位数乘一、单元名称:用两位数乘p12~20二、本单元的地位作用1、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这些知识是学习两位数乘的基础。

2、掌握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将计算方法迁移到多位数乘法,而且是进一步学习除数两位数的除法和小数乘法的基础,应该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好算理及计算方法,同时要提高计算的正确性。

3、本单元主要内容:①整十数与两位数相乘;②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③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

三、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四、单元教学目标:1、熟练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与两位数相乘的式题。

2、理解两位数与两、三位数相乘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3、正确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估算。

4、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具体生活情景的引入,在实践中自主探索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体验多种算法,构建乘法的一般方法。

1、通过对新知的自主探究,通过多种算法的探究,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