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1课时

《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1课时

教材分析
“分式的基本性质(第1课时)”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五章第一节“分式”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小学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分式变形的依据,也是进一步学习分式的约分、通分及四则运算的基础,使学生掌握本节内容是学好本章及以后学习方程、函数等问题的关键,对后续学习有重要影响。
学情分析
三、巩固练习:
1、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
① ;② ; ③ ; ④
2、约分:① ② ; ③
④ ⑤ ⑥
四、拓展延伸:
计算:
1、老师要趁热打铁,追问约分的步骤。
2、提醒学生分子分母是多项式要先分解因式。
关注:大部分学生是否能准确的完成任务;学生表现出来的态度是否积极。
3、如有时间,让学生完成练习-1.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2-
(除个别学生,其它学生均要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2-④⑤⑥,交流方法。
3、学生思考、归纳,在小组内交流得出的规律。
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交流讲解中获益。变号法则易错,需着重强调。
课堂小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整理知识,理顺思维。
主要问题是1、分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运用分式基本性质时的注意事项。
3、经历分式基本性质得出的过程和分式的约分过程,从中学到了什么方法?
受到什么启发?
板书设计
分式的基本性质
一、分式的基本性质类比学习
例题板演
二、分式的约分
约分
作业反馈:大部分学生能
安全小贴士:室内外温差大,小心感冒。
教学过程
目标与
问题1:填空:(用=或 )


问题2:你能用语言和式子表示分式的基本性质吗?
问题3: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时需要注意什么?
【练一练】填空:
(1) = ;
(2) ;
(3) (4) 。
1、教师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老师板书分数的基本性质。
2、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能类比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吗?
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1)教学设计1课时
主备人
田慧敏
课时
1课时
时间
2015-12-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变形;
2、能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对分式进行约分。
过程与方法
通过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探索分式的基本性质,初步掌握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探究数学问题。
二、实现B目标:
1、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式化为更简单的形式:
① ②
2、思考:(1)上述的化简实际是我们的约分,什么是约分?它约去了什么?
(2)什么是最简分式?
3、例题:约分:
① ② ③
【归纳】约分的步骤是什么?
1、请同学们用分式的性质化简左面两题。
2、书写结果,引导学生能正确判断什么样的分式是最简分式。
3、老师在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给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4、应用时要注意什么?
1、学生思考回答。
2、学生完成问题1,感受分式的基本性质。
3、试着说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4、学生思考给出答案。
注意:1、同乘除2、同一个整式3、整式不等于0.
引导学生回忆前面学段学过的分数约分的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在类比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
3、师生共同完成例--1。
4、例--2,引导学生发现分子、分母都是多项式。
1、学生完成,汇报答案。
2、学生感受分式约分的过程。
观察结果知道最简分式。
3、学生独立思考。
4、学生思考,然后小组内合作交流,总结得出,找出分子分母的公因式,再约去。
分式的约分是十分自然的知识扩充,启发学生温故而知新,让学生类比发现、自己总结,主动参与、探索。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探究精神。
重点及突破
理解、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
难点
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化简和变形、约分。
课型
新授课
教法
课堂教学采用了“问题—类比—思考—提高”的步骤,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思考、归纳和类比的探索过程。确定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引导、类比、探索的教学方法。
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原有的知识是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运用。八年级学生一方面可能会对原有知识有所遗忘,从心理上愿意去验证,愿意去猜想,从而激活原有知识;另一方面,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和约分就是本节内容要突破的难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