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基础测试题
A.将环氧化合物如828双酚A环氧化合物同固化剂如三乙胺、硫醇混合;B.将固化剂滴加到828中;
C.将环氧828滴加到固化剂中。
28.聚氨酯材料性能比较优良,二异氰酸酯功能团同活泼氢化合物反应剧烈,同水反应放出CO
2,反应急剧放热,TDI(甲苯二异氰酸酯)挥发性大,有毒,在搅拌情况下(总量500g),下列做法可以的是__。B
D.乙酸丁酯。
14.属于非易制毒管制类材料的是__。D
A.丁酮;
B.甲苯;
C.高锰酸钾;
D.乙醇。
15.使用硝基苯,需要__。C
A.一般防护;
B.不用防护;
C.全身防护。
16.鬼火主要是含__。B
A.硫
B.磷
C.钾
D.钙
17.磷的存放和使用,正确的是__。D
A.不用防潮;
B.直接烘干;
C.直接投入醇进行酯化反应;
(3)自燃物品起火时,除三乙基铝和铝铁溶剂等不能用水扑救外,一般可用大量的水进行灭火,也可用砂土、二氧化碳和干粉灭火剂灭火;
(4)三乙基铝遇水产生乙烷,燃烧时温度极高,所以能够用水灭火。
A.
(1),
(2),
(3)
B.
(1),
(2),
(4)
C.
(1),
(3),
(4)
D.
(2),
(3),
(4)
47.腐蚀性物品着火时,正确的做法是__。C
B.易燃固体发生火灾时,铝粉、镁粉等着火不能用水和泡沫灭火剂扑救;
C.粉状固体着火时,应当用灭火剂直接强烈冲击着火点;
D.磷的化合物、硝基化合物和硫磺等易燃固体着火燃烧时产生有毒和刺激气体,扑救时人要站在上风向,以防中毒。
45.锂、钠、钾、铷、铯、锶等会遇水燃烧,可以采取的灭火措施为__。C
(1)用二氧化碳扑救;
A.直接采用简化操作;
B.按照操作规程规定操作,简化操作必须要经管理者同意明确过后,形成新的操作规程。
39.设备使用前,必须要__。B
A.现在设备多是傻瓜型,直接上机操作;
B.熟悉操作规程,根据操作规程使用。
40.采用蒸馏提纯化学溶剂时,一般要__。C
A.为了不浪费,全部蒸完;
B.易氧化性物质直接蒸馏;
A.塑料
B.汽油
C.煤油
D.金属钠
65.烟头中心温度可达__,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C
A.100~200℃
B.200~300℃
C.700~800℃
66.使用溶剂和油漆时除了杜绝一切火种,还应该注意__。C
A.湿度
B.温度
(采用低沸点材料做溶剂,很易形成过热液体,瞬间启动造成大量液体挥发而冲料甚至爆炸)
36.卤代烃除水,绝对不可以的是__。B
A.添加分子筛;
B.使用钠砂。
37.设备使用前,一般需要判断是否漏电,合适的作法是__。A
A.通电后,用手背轻触设备,如果漏电,手背弹回;
B.直接使用。
38.使用设备,发现操作可以简化,则__。B
(1)用雾状水、干砂、泡沫、干粉等扑救。
(2)硫酸、硝酸等酸类腐蚀品应该用加压密集水流扑救。
(3)扑救毒害物品和腐蚀性物品火灾时,还应注意节约水量和水的流向。
(4)有毒或有腐蚀性的灭火污水四处溢流会污染环境,甚至污染水源,要注意尽可能使灭火后的污染流入污水管道。
A.
(1),
(2),
(3)
B.
(1),
C.通风
67.实验室安全出口的疏散门应__。B
A.自由开启
B.向外开启
C.向内开启
68.发现消防通道被堵塞或封闭时个人采取以下哪种行动最正确__?B
A.自己想法打通
B.向防火监督机构举报
69.电器设备在发生火灾时不应该用__灭火。B
A.卤代烷
B.水
C.干粉
70.以下提法不正确的是__。D
A.焊接管道和设备时,必须采取防火安全措施。
C.泄露大量气体不会爆炸;
D.是安全气体。
3.可燃气体爆炸极限上限高,表明__。D
A.危险性低,不容易爆炸;
B.不易与空气混合;
C.是安全气体;
D.危险性高,少量空气混入,就可能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引起爆炸。
4.可燃气体浓度高于爆炸极限上限的,发生的意外是__。C
A.发生爆炸;
B.不会燃烧;
C.可以持续燃烧。
5.闪点越低,着火的危险性__。A
A.越大;
B.越小;
C.没有相关性。
6.采用碳酸氢钠吸收的气体,没有效果的是__。D
A. H
2S
B. HCl
C. Cl2D. NH3
7.乙醚的沸点是34.6度,正确的保存方式是__。A
A.低温保存;
B.夏天露天存放;
C.开口放置。8.四氢呋喃\乙醚接触空气或光照会__。A
A.应用雾状水或抗溶性泡沫、干粉等灭火剂扑救;
B.在火灾初期或燃烧物不多时,也可用二氧化碳扑救;
C.如使用化学泡沫灭火时,泡沫强度可以比扑救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小。
43.敞口容器内易燃可燃液体着火时,应__。A
A.不能用砂土扑救;
B.能够用砂土扑救。
44.易燃固体火灾扑救时一般都能用水、砂土、石棉毯、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剂材扑救,但不正确的是__。C A.易燃固体燃点较低,受热、冲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能引起急剧及连续的燃烧或爆炸;
C. 110
58.据统计,火灾中死亡的人有80%以上属于__。B
A.被火直接烧死
B.烟气窒息致死
C.跳楼或惊吓致死
59.检查燃气用具是否漏气时,通常采用__来寻找漏气点。B
A.划火柴
B.肥皂水
C.闻气味
60.公共性建筑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__。B
A. 1个
B.2个
C. 3个
61.阻拦报火警或者谎报火警的,给予__处罚。C
54.违反《消防法》,构成犯罪的,应__。B
A.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B.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5.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__喷射。C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56.任何单位、__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C
A.义务消防队员
B.个人
C.成年公民
57.我国目前通用的火警电话是__。B
A. 911
B.119
(2),
(4)
C.
(1),
(3),
(4)
D.
(2),
(3),
(4)
48.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__反应。B
A.物理
B.化学
49.火灾初起阶段是扑救火灾__的阶段。B
A.最不利
B.最有利
C.较不利
50.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燃烧因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这种方法称作__。A A.窒息灭火法
B.隔离灭火法
C.冷却灭火法
B.有温度控制;
C.采用防爆电机,而且要有停电保护设施。
35.使用石油烷烃(沸点66度)做反向聚丙烯酰胺时,采用68-70度反应,实验室因其他原因突然跳闸,正确的作法是__。B
A.排除其他原因后直接送电;
B.釜外马上冷却,等到釜内温度降到65度以下,才可以重新启动,如果釜内温度还在上升的话,小心滴加一些阻聚剂。
D.皮肤不易吸收。
11.电子厂与制衣厂以及鞋厂员工发生化学性职业病一般是由__造成的。A含苯类溶剂或卤代脂肪烃;
A.醇;
B.醚类;
C.酯类。
12.蓄电池厂员工发生化学性职业病,一般是__。A
A.铅\镉等重金属;
B.苯类溶剂;
C.卤代脂肪烃;
D.甲醇。
13.假酒主要是含__。B
A.乙醇;
B.甲醇;
C.乙酸乙酯;
实验室安全基础测试题
1.对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易燃和可燃液体,如苯、甲苯、汽油、煤油、轻柴油等的火灾,不可以__。A
A.用水冲;
B.用泡沫覆盖;
C.用沙掩盖;
D.用二氧化碳灭火剂。
2.可燃气体爆炸极限下限低,表明__。A
A.危险性高,泄露出少量气体,就可能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引起爆炸;
B.危险性低,不容易爆炸;
51.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__。B
A.纵火罪
B.失火罪
C.玩忽职守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52.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施工的项目竣工时,__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C
A.必须
B.可以
C.应该
53.在灭火过程中,应当__。A
A.优先救人
B.优先抢救财物
C.优先灭火
20.双氧水安全使用的是__。A
A.用水稀释;B.加铬源自;C.加高锰酸钾;D.加钙粉末。
21.次氯酸钙俗称漂白粉,正确使用的是__。D
A.溶于乙醇中;
B.与浓硫酸混合除污;
C.与硝酸混合除污;
D.配成稀水溶液漂白\杀菌。
22.高锰酸钾有强还原性,正确使用的是__。D
A.配成甘油溶液;
B.与硫\磷混放;
25.无机汞一般毒性非常大,破碎的水银温度计,一般采用__。C
A.一般处理;
B.用塑料袋包好放入垃圾;
C.用碘块覆盖一天后,扫入玻璃瓶中。
26.高毒性材料砒霜是__。A
A.三氧化二砷;
B.三氯化砷;
C.砷酸;
D.砷酸钠。
27.环氧化合物尤其双酚A类,在催化剂如胺类作用下,开环反应剧烈,同时放出大量热,.在搅拌情况下(总量500g),下列作法正确的是__。C
A. TDI同醇类物质混合反应;
B.将醇类物质(除水)滴加到TDI中或将TDI滴加到醇类物质(除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