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进位)》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7-38页信息窗3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方法,并体会积的变化规律。
2. 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
在联系。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
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懂得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就把积的个位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谁来说说笔算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2. 笔算25×42 37×87
集体探究运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 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方法来解决新的知识,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4. 出示信息窗3情境图
为迎奥运,青岛市要新建一条高速公路。
一期工程历时15个月,平均每个月修建213米;二期工程历时12个月,平均每个月修建260米。
5. 根据信息窗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板书: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解决问题一: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1) 问题怎样解决?如何列式.
指名学生列出算式:213×15
(2) 算式中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你准备如何解决?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解决。
(3) 怎样计算?小组讨论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 学生汇报交流:可能有估算、竖式计算等方法。
2. 请学生板演各种解法,这些做法都对吗?
(1)估算:213≈200200×15=3000
(2)列竖式计算
3. 交流结果:估算是近似数,不是精确值;列竖式计算结果精确。
(1)学生讲解竖式的写法,全班同学评价。
2 1 3
× 1 5
————
1 0 6 5 ——————213×5的积
2 1
3 ——————213×10的积
——————
3 1 9 5
(2)运用估算进行检验。
(3)总结:引导学生分析算理,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4. 板演竖式计算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同桌互相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2.总结算法:
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竖式计算,要数位对齐,先用两位数的个位数乘三位数,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乘三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自主练习第1题
321 185 287 140
× 12 × 14 × 63 × 40
生独立完成,交流计算方法,集体订正。
2.数学医院
134 246
×16 改正:×34 改正:
804 864 没有满十进一
134 积的书写位置错误628
938 7144
3.自主练习第2题
本题重点练习末尾有0的情况,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自主练习第3题
本题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综合练习。
练习时,注意有困难的学生。
做完后,要求学生用估算检验。
板书设计:
2 1 3
× 1 5
————
1 0 6 5 ——————213×5的积
2 1
3 ——————213×10的积
——————
3 1 9 5
使用说明: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做一个知识迁移,迅速的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的算理和方法两个重难点突破,学生既容易理解掌握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和本课将要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融会贯通起来。
重视学生探究的过程,使算法与算理有效融合。
在进行知识迁移时,应该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大胆的说说自己的想法,并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精心设计练习。
大量的计算练习是学生掌握计算知识的必要手段和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强化学生的知识。
如数学医院,让学生发现已有算式中的错误,并纠正过来。
在此环节中,有的学生只是用眼睛看,效果不是很理想。
但经过自己列竖式计算后再对比,自己经历了计算的过程,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