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3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16个生字,其中“家、宅、宿、室、宫、窗、窑、窟、窝、窖”10个生字要求会写。
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制作卡片、动手拼字,继续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重点难点:1、认识16个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其中10个。
2、继续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激发识字兴趣。
教学准备:生字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宝盖头”和“穴宝盖”指名读。
2、抽动卡片,出示本课生字。
二、学习新课1、讨论学习方法。
(1)你觉得今天的这些生字可以用什么方法学呢?说给大家听听。
(2)学生识记生字。
2、学生自学生字。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出示活动抽拉生字卡。
4、找朋友的游戏。
三、指导书写1、观察2、重点指导3、学生练写四、优秀作业展示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上节课的生字新词。
2、词语接龙3、导入新课。
二、识字教学法1、自读课文生字词不达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
3、汇报学习情况,教师根据学情归纳。
三、指导书写1、提出疑难字。
2、解决疑难。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巩固练习1、找规律(1)齐读字、词,想一想“宝盖头”和“穴宝盖”的字分别与什么有关?(2)小结。
2、找字比赛识字4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15个生字,其中“倒、摔、推、陈、出、新、茶、净、饼、短、种、圈、套”10个生字要求会写。
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多音字“一形多音义”的特点。
重点难点:1、认识15个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其10个。
2、了解多音字“一形多音义”的特点。
教学准备:生字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识字4,小朋友赶快看看课文,能发现什么秘密?二、学习新课1、学生自读字、词。
2、同桌交流。
3、教师巡视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字、词。
(2)认读前三组多音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词义。
5、识字部分生字字形。
(1)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识记这些生字?(2)小组合作交流。
(3)汇报学习情况。
三、指导书写1、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巩固练习1、游戏:摘苹果。
2、比赛认读生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认读生字“倒、摔、推、茶、净、饼”。
2、听写词语“倒茶、推开、摔倒、干净、饼干、空气、空闲”二、学习新课1、认读后三组多音字及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词义3、识记字形。
三、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
2、寻找多音字。
5跳墩上的歌教学要求:1、认识16个生字,其中会写“朝、映、踏、涨、更、深、渡、船”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师生之间团结互助的深厚情谊。
重点难点: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背诵课文。
2、体会结尾句的含义,懂得“跳墩上的歌”指的是什么。
教学准备:生字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跳墩吗?知道什么是跳墩吗?2、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画记生字词。
2、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1)读音辅导。
(2)书写辅导。
3、指名逐段读课文,读后学生评议。
4、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5、教师小结;四、自由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一、质疑,导入新课1、《跳墩上的歌》到底是一首什么歌?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完成填空。
出示:———————————————————跳墩上的歌是一支——————————————————————————————————————3、学生回答。
出示正确答案。
二、再读课文,突出重点。
1、为什么每一段跳墩上的歌不一样?2、学生分组活动。
3、汇报讨论情况。
第一自然段:(1)点名读,教师范读,抓住关键词领悟“跳墩”给孩子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2)为什么说跳墩像“黑色的琴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
(2)教师范读。
(3)学生练习读。
第三自然段:(1)大哥哥和在姐姐看到涨水了,他们是怎样说的?怎么做的?过了小溪,孩子们会说什么?我们从中体会到什么?(2)学生有感情地练读第三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1)自由读。
(2)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全班齐读。
4、练习背诵第2至4自然段。
三、默读课文,突破难点1、默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哥哥、姐姐和老师帮助孩子们时会遇到什么困难?他们是怎样克服困难的?2、“不管春夏秋冬、不论阴晴雨雪”是什么意思?3、跳墩上的歌到底是什么?4、学习了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四、朗读成诵1、小组比赛读。
2、交流背诵经验。
3、同桌互背。
板书设计:快乐的歌跳墩上的歌友爱的歌赞美的歌6阳光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认识两种笔画和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挂图、乐曲磁带、《种太阳》歌曲磁带。
2、丝绸被面或围巾。
3、课前布置学生观察阳光,充分地感受阳光。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想象:教师播放音乐(带有鸟鸣水声的舒缓乐曲)。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教师抒情描述:清晨,一轮金色的太阳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来,阳光立刻洒遍了田野、高山和小河,啊!阳光,你早!听,鸟儿唱起了欢快的歌!看,禾苗、小树、小河在向阳光招手!我拉开窗帘,哎呀,阳光一下子跳进了我的家!我想和阳光握手,阳光用它那温热的大手抚摸我的小手心!同学们,请睁开你明亮的小眼睛,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板书课题)2、感受: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外面去寻找阳光、感觉阳光的温暖好吗?(带领学生到室外,指导学生寻找,哪里有阳光?阳光下都有什么?你在阳光下有什么感觉?回到课内交流,揭示课题。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识字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识它。
2、我们要认识哪些生字,你能告诉大家吗?(指名读生字,认识几个就读几人个。
)3、哪些字在字音和字形上容易出错或与别的字混淆你能当小老师提醒大家一下吗?(注意提示认识新偏旁“阝”。
)4、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小组内互考,如果谁遇到不认识的字其它同学要想办法帮忙教会他。
练习“开火车”认读生字。
5、游戏:猜猜猜。
(看老师的口形,猜猜发的是什么音,看谁的生字卡片举得快,猜得对。
)朗读1、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汇报读:指名读、组内读。
3、接力读:每人读一自然段,比比谁读得好。
4、选择读:你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写字1、出示生字“也、长。
”指导认读,用“也”练习说话。
2、小组讨论:观察田字格中的字,说说这两个字的笔顺和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汇报:提示:“长”字的第一笔是“撇”,第二笔“竖提”是新笔画,注意区别它和“竖勾”有什么不同。
4、教师范写。
5、学生在描红的基础上临写,想写几个就写几个,每个字都要尽量让自己满意。
(教师个别指导。
)6、选出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字组内评议。
第二课时导入1、游戏:找朋友。
(给生字宝宝找到它的拼音朋友。
)2、开火车读全文。
读悟1、引读第一自然段。
问:你读懂了什么?“金子”该怎样读?2、太阳出来了,它有什么作用呢?(指名说)在阳光的照射下万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播放课件或出示挂图)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小组讨论)(1)、汇报。
(2)、从“更绿了、更高了、长长的”这几个词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几个词该怎样读?(3)、你见过锦缎吗?(出示课件和锦缎,让学生说说感觉。
)(4)、男女生赛读第二自然段。
3、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闭眼想象阳光跳进家里,照在你身上的感觉。
4、阳光这么可爱,请你捉点阳光保存下来。
熟读1、多种方式练读课文,边读边相互指出优缺点。
(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对读、当小老师读……)2、配乐朗读。
(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背诵1、闭上眼睛想象课文的情景和阳光照在自己身上的感觉,边想象边练习背诵。
2、加上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带动作表演。
(配乐)小结阳光给了我们生命,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它比金子更宝贵,我们要珍惜阳光,在阳光的照耀下健康幸福地成长!练习1、出示课后读读说说,自由练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2、口头组词。
3、你还认识哪些“日”字旁的字?写字1、出示田字格中的字“山、出”。
引导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2、学习新的笔画“竖折”,书空。
3、范写。
(“山”的第一笔是“丨”,要写在竖中线上;“出”字的第三笔是长竖而不是由两个“山”组成的,也要写在竖中线上。
)4、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学生作品。
实践1、讨论:题目是“假如没有阳光,世界将会怎么样?”鼓励学生课下想办法搜集材料,利用班会时间展示、交流。
2、绘画:用自己的彩笔描绘阳光。
(播放歌曲《种太阳》)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