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窦桂梅《晏子使楚》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窦桂梅《晏子使楚》课堂实录

窦桂梅《晏子使楚》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好!生:老师您好!师:刚才我们彼此的问候,从我们的表情和我们的状态,送大家三个字:“精、气、神”。

我们彼此做一个鼓励,让我们在这一堂课里互相地鼓励自己,为我们自己送上这样一句牌匾上的话。

该从哪读起?自己大声地读一读,开始―― 生:规圆矩方。

师:如果能像刚才问好一样,富有节奏地读,那就更好啦,读――规圆钜方。

可以
用北方人的发音读――规圆钜方。

就是这个“钜”字,我特意用了三声来强调,你发现这个字上多了什么?生:这个字上
面多了一点。

师:这个书法家写这个字肯定不是错字,他为
什么要在这个字上加一点?大胆地想―― 我来说说试试行不行?比如:古人有说一句话,叫做“外圆内方”,外圆――规圆,内方――矩方。

那就是说,“矩方”指的是规矩对自己多一点,要强调自己真才实学,对自己更加要严格要求,对外要尊重礼节,所以堪称这个人做人能做到规圆矩方。

不信,来看这个人,他叫晏子。

他原名叫晏婴,在这里为什么称他为晏子呢?生:因为他是齐国的大夫,对齐国有功,他厚爱百姓,
所以百姓尊称他为晏子。

师:但窦老师还要强调一下,假如
我也生活在那个时代,要注意我的性别,我可能也会对国家做出了贡献,他们怎么不叫我“窦子”啊?你发现了什么?生:我个人认为,“子”是对有贡献的男人的尊称。

师:比如说“孔子”、“老子”、“孟子”……所以后人也叫他“晏子”。

说起晏子,他的故事很多很多,同学可以去看《晏子春秋》,在这节课,我们走进他一个故事,叫《晏子使楚》。

这个“使”就是“出使”,“楚”指的是楚国。

那晏子出使楚国那就是使节,到别的国家去访问,理应受到尊重,但是这楚王第
一次就让晏子受到难堪。

怎么难堪的?生:钻狗洞。

师:第二次说这个国家没人,瞧不起他,说怎么让你这种人来了。

第三次呢?生:说齐国人没出息。

师:把教材拿在手里,看我们就这样聊一聊,把课文内容都了解了,楚王就这样一次一次地侮辱晏子,然而,最终的结果是:从这以后,楚王再也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这就是晏子使楚的最终结局了,再大声地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快把这句话划下来,再齐读一遍。

(师写板书)孩子们,“尊敬”换个词可以说是?生:敬重、敬佩、瞧不起…… 师:“不敢不”可以换什么词?――可以
换成不能不尊重。

还可以怎么说?生:不得不尊重。

师:真好,你能把这句话完整地说一遍吗?(生读)你读得还字正腔圆。

还有可以这么说――楚王必须尊重晏子了。

楚王只好尊重晏子了。

楚王只能尊重晏子了。

谢谢大家!那楚王不得不尊
重晏子的什么呢?一起说―― 生:口才。

师:在三个故事里晏子都说了什么?你可以随便选择,哪句话都行。

放开声音读一读,然后讲一讲,晏子的口才你评价一下给你什么样的印象?(生默读)生:在第二个故事中,晏子跟楚王对话,晏子拱
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师:你讲一
讲吧。

生:一开始,楚王先侮辱晏子的国家,楚王问他:
“为什么要派你来呢?”晏子用那种有点贬低自己的话语来回答楚王,来讽刺他。

晏子用了他巧妙的口才来维护了自己国家的尊严,还抨击了楚王的傲然之气。

师:你讲得太好了,我
们仔细看,在这段话中,用了一个词语――所以。

既然有“所以”,就必然会有“因为”。

请你把“因为”送进去,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