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历史专题一 选择题难题实战技巧

九年级历史专题一 选择题难题实战技巧

2020 九年级历史全一册(R)
专题突破
专题一 选择题难题实战技巧
历史
目录
01 专题解读 02 解题技巧
历史
说明:从 2020 年开始,广东中考历史考试时间由 50 分钟 增加到 80 分钟,选择题增加到 30 题,非选择题也增加到 3 题。历史考试成绩最终纳入总分的比重也大幅度的增加,揭 阳、梅州、河源等地,已经公布历史按照 80%的卷面分值计入 总分,历史的学科地位大幅度提升!从 2019 年中考题来看, 历史试题的更加注重综合能力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为此,编者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精心编写了专题栏目,为即 将面临新中考的同学提供学习指导。
返回
历史
【答案】B。科举制是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留学生地域分 布与科举制瓦解关系不大,排除A;洋务运动的时间是19世 纪60年代至90年代,排除C;材料中不能体现出半封建化加 剧,因此排除D。
返回
历史
方法提升:用历史的思维去解读材料,把历史事件放到对应 的时空中进行分析。 经验:近代化问题是历年中考的高频考点,常考常新,除了 落实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素养外, 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 识。
返回
历史
( )5.(2018广东)如下图所示信息反映了
A.农民工群体素质提高 B.农业劳动力迅猛增加 C.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D.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返回
历史
【解析】本题考查对图表信息分析能力。从图表可以看出, 农民工呈不断增长趋势,农民工现象的出现,说明大量农民 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这正是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反映。 【答案】C。本题误选D的学生也不少。 方法提升:可以根据一份材料说一份话进行逐一排除,分析 每个选项是否可以从材料中得出。 经验:有备考专家说“排除法是选择题唯一正确的方法”, 要不断总结排除法水平。
返回
历史
( )6.(2017广东)一位亲历过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
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
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A.舰船数量的劣势
B.洋务运动的贡献
C.甲午战败的原因
D.维新变法的成效
返回
历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对材料可理解为 “北洋舰队”是个外形庞大,内部空虚的舰队,反映 出 “北洋舰队”的弊端所在。足以说明为什么甲午中日战争会 战败。 【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与甲午战争的逻辑联 系,材料已提供“亲历过甲午的洋人海员说”。
“家庭(户)”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得到广泛推行。
这一生产组织形式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农村
A.土地所有权变化
B.经济体制的变革
C.乡镇企业的出现
D.农民积极性提高
返回
历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从“生产队”为 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到“家庭(户)”为单位的组织形式的变 化,指的是由“人民公社化”变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这是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过程,从人民公社到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国的土地所有权没有变化,依然属于 公有制。 【答案】B。本题学生由于不了解甚至没听说过经济体制这 一名词,很多学生选D。
返回
历史
近三年广东中考选择题分布具体情况如下表:
年份
2017年题 号及分值
识记层次
理解层次
运用层次
所用图 表数量
第1、2、5、 第4、6、8、
7、11、13、 15、18、19、 22、23、24、
912、 41、、10126、5、题122共、0、第题3共、61分7
题共36分 33分
图片3 表格5
返回
历史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学科素养中的史料实证。首先要理解 什么是第一手史料,题干已说得非常清楚,“接近或直接在 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逐字逐词逐句 读懂题干这句话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根据这一定义,只 有诸葛亮是接近或直接在三国历史中,他的名篇因收录语文 教材,而被同学们误以为文学作品是 二手史料,而错选司 马光的《资治通鉴》。
返回
历史
方法提升:选项涉及名词、概念的,要分清名词、概念的含 义及内涵、外延。 经验:历史陈述中,有些是现象,有些是本质,要透过现象 看本质。
返回
历史
( )8.(2016广东)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 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 手史料是 A.历史剧——《三国》 B.罗贯中——《三国演义》 C.司马光——《资治通鉴》 D.诸葛亮——《出师表》
能力或学 习方法的 迁移,题 目可难可 易,往往 综合前两 种解题方
图表包括历 史图片、漫 画;表格包 括柱状图、 表格、折线、 饼状表等(统 计含综合题)
即可作答
对历史概念的 法
理解
返回
历史
对近几年中考进行分析后,发现约有40%分值的题目是中 等难度,这类题偏重对材料、事件的理解,题量约为10题左 右,一些选项干扰性大,有一定难度。而比较难的题目在近 几年里稳定在10%左右,题量约2~3题,2019年中考却提升 到4题。从这类题数量有所增多的趋势可以看出,难题是拉 分的关键,故习惯上称难题为“拉分题”。对优秀学生而 言,针对这类题的特点,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返回
历史
近三年广东中考选择题难题具体情况如下表:
图片表 2018年第16题,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
格题 2018年第17题,从农民工增长看经济体制变革
2017年第9题,洋务运动与甲午战败
2017年第17题,建国后农村经济体制的变迁
文字材 料题
2019年第3题,三国时期丝绸之路的管理 2019年第9题,留学生地域分布与近代化进程 2019年第10题,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西逃
返回
历史
( )3.(2019广东)1941年罗斯福宣布“美国决心在可能的范
围之内,全力援助苏联”。同年9月29日至10月1日,苏、
美、英三国代表团在莫斯科签订了在短期内向苏联提供援助
的议定书。上述情况出现的背景是
A.苏德战争爆发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D.雅尔塔会议召开
返回
历史
【解析】根据材料中“1941年”“同年9月29日至10月1 日”“在短期内向苏联提供援助的议定书”可知,材料说明 的是美国等向苏联进行援助的史实。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间 是1941年12月7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是在1942年;雅 尔塔会议召开于1945年,故选A。
返回
历史
【答案】A。本题以“1941年罗斯福宣布‘美国决心在可能 的范围之内,全力援助苏联’。同年9月29日至10月1日,苏 美英三国代表团在莫斯科签订了在短期内向苏联提供援关
系的转变
返回
历史
值得重视的,近三年许多优秀学生历史学科失分的原因主 要不在综合题,往往是在选择题中“失足”。因此有必要对 拉分的几道选择题进行“解剖”,通过剖析这些题目,辅以 相应练习,逐渐熟悉这类题的风格,归纳解题的基本方法和 思路,不断提升自己的解题特别是拉分题的解题能力。下面 将挑选近几年的“拉分题”,进行剖析,并配有提升方法及 经验总结。希望同学们通过训练,熟悉这类题的风格,归纳 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提高对拉分题的应试水平。
12、14、15、 16、17、18、
19、21、23、
第13题 图片2 共3分 表格10
24、25共57分
返回
历史
准确解读材料,
识记并不单凭死记 理解材料分几 注重知识、
基 本 解 题 方 法
硬背就可以作答, 层意思,或者 一般考查在新材料、材料的主旨意 新情景对知识的再 思,看清题干 现。解题往往抓住 问题要问的原 反映历史特征的时 因还是影响, 间、人物、地点、 近几年拉分选 事件名称等关键词 择题往往涉及
返回
历史
2018年题 号及分值
第1、3、4、
第2、5、6、9、10、13、
8、11、12、14、16、 15、19、 17、18、 22、24题 20、21、
第7、25题 共6分
共30分 23题共39

图片6 表格4
返回
历史
第2、3、4、5、
第1、8、 6、7、9、11、
2019年题号 及分值
10、20、22 题共15分
返回
历史
方法提升:用历史的思维去解读材料,把历史事件放到对应 的时空中进行分析。 经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是解读史料的重要前 提,分析材料必须要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还要注重价值 观念的引领,A、C、D都是负面的影响。
返回
历史
( )2.(2019广东)1872年到1875年间,120名赴美留学幼童 中,人数居前三位的广东、江苏、浙江分别为84人、20人和 9人;甲午战争后,留学生的分布逐步向长江流域延伸。留 学生地域分布的变化 A.加速了科举制度的瓦解 B.与近代化进程基本一致 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始 D.加剧了中国的半封建化
返回
历史
解题技巧 ( )1.(2019广东)公元3世纪,西域商人只有得到魏国敦煌 太守仓慈发给的专门许可证,才可以去洛阳从事商业贸易。 这种现象说明 A.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紧张 B.丝绸之路仍在发挥作用 C.中外文化交流基本中断 D.政权分立影响经济发展
返回
历史
【解析】本题考查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需掌握相关的基础
返回
历史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之后中国开启了近代 化的进程,近代化最先开始于东南沿海地区,这些地区最早 成为通商口岸,开始接触西方的文明成果。而甲午战后,随 着《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长江沿岸的城市也被迫开放, 随着殖民者的脚步,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开始从沿海地 区,向内陆延伸。近代化也开始出现在长江流域。题目中提 到了留学生的分布范围从沿海向长江流域延伸,这也正与近 代化进程基本一致。所以,答案是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