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2020年红旗渠精神学习心得体会【3篇】
1/ 8
红旗渠精神学习心得体会【3 篇】 1. 以史为镜明志对标看齐聚力用红旗渠精神锤炼坚韧拼搏的干事创业作风 4 月 15 日至 18 日,我随县党政考察团前往河南省林州市考察,现场学习产业转型、脱贫攻坚、干部培训、全域旅游等方面先进做法。
期间,有幸亲临红旗渠观摩,看到了那流淌在半山腰中、悬挂在绝壁上,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了解了那段凝结苦和累、智与慧、血和汗,用铁锤、钢钎在悬崖绝壁上凿出 1500 千米“人工天河”的震撼人心历史,也见识了林州人民“重新安排河山”的过人气魄和“构建未来美好篇章”的坚定信念,深刻感受到“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这一真谛。
日前,90 岁的功勋书记、红旗渠的总设计师杨贵同志与世长辞,其奋斗的一生也成为历史,但是留下宝贵的红旗渠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名共产党人。
新时期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必须以史为镜明志,对标看齐聚力,努力用红旗渠精神锤炼坚韧拼搏的干事创业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追赶超越。
一要传承红旗渠敢想敢干的胆识。
水是生命之源。
林州境内山多水少,土薄石厚,凿井无泉。
吃水贵如油、十年九不收的干旱缺水岁月给林州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和长久的贫穷。
红旗渠建设前的苦难林州,每逢干旱,老弱妇幼抱瓮提罐,十余里外远道取水;每逢降雨,居民悬釜待水,接续生命。
新中国成立后,林县党政班子深刻认识到,要想改变林县贫穷落后的面貌,就必须引水进村、引水上山。
在财政十分紧张、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敢于提出“劈开太行、引漳入林”的思路、敢于带领群众战天斗地,在太行山中用鲜血、汗水和生命修建了号称中国水长城的水利工程。
这种敢想敢干的精神、这种敢于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的勇气和胆识永不过时,值得我们在新时期学习、践行、发扬。
二要传承红旗渠发动群众的理念。
群众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
在国内遭受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没有也不可能靠奖金和物质刺激干部群众建渠的积极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林县各级领导干部模范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做到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解决难题。
正是共产党人这种身先士卒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使广大群众认
3/ 8
识到他们在为谁修渠,充分激发了广大群众不等不靠、再苦再累也要换来长久幸福的积极性,从而创造出人间奇迹。
红旗渠的修建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执政理念,也证明了“人民群众是修建红旗渠的真正功臣”。
这种领导群众、依靠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理念,要求我们必须树牢“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思想,真正用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要传承红旗渠党员干部的正气。
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的为官底线。
修渠过程中,指挥部对各级领导干部与群众一并定任务、定时间、定质量、定劳力、定工具、定工段。
干群一道辛辛苦苦出力,精打细算花钱,修建红旗渠十年,没有发生过一宗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现象,没有一个干部贪污挪用建渠资金,反而涌现出了一批坚持真理、实事求是、顶着压力的好党员、好干部,正是他们的这种浩然正气,使得每一分钱、一袋水泥、一根钢筋头、一根锤把子都做到了物尽其用,正是红旗渠党员干部这种不计个人得失的气节和品行凝聚了人心,形成了亲如鱼水的党群干群关系,保障了修渠工程的顺利开展和最后胜利。
我们必须学习传承红旗渠党员干部的这种浩然正气,坚守清正廉洁的人生底线,始终保持一颗干净的心灵、一个清白的名声,以清正廉洁、公道正派形象做好表率。
四要传承红旗渠坚韧拼搏的斗志。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
落后困难时期,林州一群最朴实的人,用最简单的工具创造出了世界奇迹。
新技术、新工具为我们注入了新动力,新时代也给我们带来了新挑战、新任务。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身示范,扑下身子、甩开膀子,认认真真地
5/ 8
做好每一件事,兢兢业业干好每一分钟,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创造出经得起时代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要紧盯 30 万亩山地苹果目标,进一步扩规模、强管理、提效益,加快发展壮大以苹果为主导、蔬菜和畜牧为补充的“一主两翼”的产业体系,筑牢群众增收基础。
要紧盯脱贫攻坚政治任务,下足绣花功夫,全面配齐脱贫产业,全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面加强干部群众教育引导,全面强化组织、纪律、资金保障,坚决啃下年内整体脱贫这个硬骨头。
要紧盯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三权分置”,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导能人志士返乡创业,激发农业发展活力。
要紧盯生态保护使命,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和水源地、节水、治污等水保项目建设,全力营造天蓝水清地干
净的人居环境。
要紧盯安全生产底线,扎实抓好防汛、防火、防疫工作,坚决消除一切安全隐患,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 红旗渠精神学习心得体会按照县委安排,4 月 18 日—21 日,我随县党政考察团赴林州市实地考察学习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通过听、看、问等形式,使我对红旗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为我做好本职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红旗渠精神,就要学会用红旗渠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是要求真务实。
修建红旗渠,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当时的林县财政只有 300 万元储备金,全县只有 3000 万斤粮食,水利技术员只有 28 名,最高学历仅为中专,劳动工具是最原始的铁镢、铁锹、小推车以及自制的炸药、土炮,要从 70 公里以外的山西浊漳河经过地势险恶、石头坚硬的太行山,通过削山架槽、凿洞砌墙引水,可以说是要劳力没劳力、要财力没财力、要物质没物质、要技术没技术,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就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林县的干部群众干在工地、吃在工地、住在工地,历时近十年完成了现在看来根本完不成或者很难完成的一项浩大工程,原因就是当时的林县干部群众作风务实。
7/ 8
反观我们现在的志丹,人力、物力、财力状况这么好,全县财政供养人员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