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计算机病毒防治教案

【精品】计算机病毒防治教案

1、任务总结
2、相互评价
各个小组之间对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
归纳能力;
劳动成就感;
9、任务3分离捆绑文件
教师对分离捆绑文件的要点进行分析,然后由学生对教师制定的捆绑文件进行分离,并记录整个工作过程。
1、分组操作
学生以每3个人一组进行操作,并对整个过程进行记录。
2、任务教学法
专业知识;
团队合作能力;
第3讲典型病毒分析与防治(1)注册表维护
授课对象
07网络(1,2)班,08网络(1,2)班
授课时间
周次及课时安排
第3周2课时
教学方法
多媒体任务驱动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注册表结构及功能;
2.理解常用注册项的含义;
3.掌握注册表难点
重点:理解注册表结构及常用键项含义,掌握注册表的操作及维护方法
,并演示该工具的主要功能。
1、教师讲解法
专业知识;
1、任务1判断文件类型
在了解病毒常用分析工具的基础上,来进行第一个任务就是判断文件类型。
由教师首先演示如何判断word类型的文件。
1、案例教学法
由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案例演示给学上。
专业知识;
学习能力;
5、任务延伸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不同类型的文件分发给学生,由学生进行分组操作,进行文件类型的分析。
2.让学生掌握IceSowrd分析工具;
3.让学生掌握Filemon分析工具;
4.让学生掌握RegSnap分析工具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能够掌握进行病毒行为分析的必备工具
难点:病毒行为分析工具的运用
教学过程
教学情景设计
教学方法建议
能力培养
3、情景引入
病毒就在我们的电脑中运行,那么病毒到底在我们的电脑中干了什么呢?我们怎样来发现病毒的具体行为能?这是我们进行反病毒工作中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1、分组操作
学生以每3个人一组进行操作,并对整个过程进行记录。
2、任务教学法
专业知识;
团队合作能力;
动手能力;
6、任务小结
每个小组对刚才的工作任务进行小结,并在小组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并总结不同类型文件的十六进制文件头的特点。
1、任务总结
2、相互评价
各个小组之间对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
归纳能力;
劳动成就感;
1、启发式教学;
学生分组讨论,对问题进行阐述。
思考归纳能力;
2、过程考察
每个小组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每个小组的发言时间不超过1分钟。
教师对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1、分组演示
每个小组用自己的方式来阐述观点。
表达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
3、情景延伸
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引入病毒常用分析工具Ultraedit
实际工作能力;
8、任务延伸
每个小组在课后自己收集一种病毒样本再次进行分析,在下次上课中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成果。
动手能力;分析能力;
9、小结
影子系统的运用;
IceSowrd的运用;
Filemon的运用;
RegSnap的运用;
病毒分析平台的综合运用。
课程教案(3)
课程名称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授课题目(章节)
3、让学生掌握文件修复的基本方法;
4、让学生掌握分离捆绑文件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能够掌握使用病毒分析常用工具分析病毒
难点:病毒行为分析工具的运用
教学过程
教学情景设计
教学方法建议
能力培养
1、情景引入
当我们遇到病毒的时候,出了借助杀毒软件来处理病毒之外,我们还会想到什么方法?我们怎么来对病毒进行一些基础的分析呢?
难点:注册表的各种操作手段
教学过程
教学情景设计
教学方法建议
能力培养
1、案例引入,从举例开始
软件配置文件的意义及重要性。阐明注册表就是Windows系统的配置文件及对系统正常运行的意义。
5、问题解析
每个小组用流程图的方式,展示怎样使用工具来进行病毒行为分析。
教师对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作出评价,体现过程考核。
2、图示法
学生以绘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专业知识;
逻辑表达能力;
6、案例分析
根据刚才的分析结果,学生从老师给出的病毒样本库中,任意选择一个病毒,对该病毒进行行为分析。
要求3个学生一个小组,在完成分析之后,用1分钟时间概括该病毒的主要行为。
同学们分组讨论,你认为怎样来知道病毒到底在我们的电脑在干了什么呢……
1、启发式教学;
学生分组讨论,对问题进行阐述。
思考归纳能力;
4、过程考察
每个小组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每个小组的发言时间不超过2分钟。
教师对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1、分组演示
每个小组用自己的方式来阐述观点。
表达能力;
7、任务2文件修复
教师对文件修复的要点进行分析,然后由学生对教师制定的文件进行修复,并记录整个工作过程。
1、分组操作
学生以每3个人一组进行操作,并对整个过程进行记录。
2、任务教学法
专业知识;
团队合作能力;
动手能力;
8、每个小组对刚才的工作任务进行小结,并在小组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并总结文件修复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内容。
动手能力;
10、小结
病毒分析常用工具的运用;
如何判断文件类型;
文件修复;
分离捆绑文件;
课程教案(2)
课程名称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授课题目(章节)
第2讲病毒的结构、机制、病毒行为分析
授课对象
07网络(1,2)班,08网络(1,2)班
授课时间
周次及课时安排
第2周2课时
教学方法
多媒体任务驱动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掌握影子系统;
团队合作能力;
3、情景延伸
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对建立病毒行为分析平台中的工具进行讲解。
1、教师讲解法
专业知识;
2、问题分析
在完成病毒行为分析中必备工具的讲解之后,分组讨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利用这些工具来完成对病毒的行为分析呢?
2、启发式教学法
引导学生进行逻辑化的思维方式训练。
逻辑思维能力;
知识运用能力;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课程教案(1)
课程名称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授课题目(章节)
第1讲预备知识
及常用工具
授课对象
07网络(1,2)班,08网络(1,2)班
授课时间
周次及课时安排
第1周2课时
教学方法
多媒体任务驱动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掌握病毒分析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2、让学生掌握文件类型的判断方法;
1、案例分析法
每个小组完成案例分析;
2、任务教学法;
对案例分析以任务的方式合作完成。
动手能力
知识运用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
8、任务检查
学生将自己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总结。
小组之间相互进行评价。
由教师对每个同学在完成任务中的表现进行考核。
1、任务教学法
各小组相互检查对方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并给出意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