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事要有点波澜
——记叙文写作指导“悬念”专题
学习目标:
1、了解作文设悬念的作用;
2、学习设悬念的方法;
3、运用设悬念的手法构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位老太太过生日,她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
全家大小及亲朋好友争着来看。
唐伯虎挥笔写下:
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皆惊
九天仙女下凡尘喝彩
儿孙个个都是贼惊怒
偷得寿桃献至亲拍手叫好
短短四句,跌宕生姿,起起伏伏,吊足胃口.
什么是设悬念? 设悬念,是逗引读者好奇心的一种手法。
二、课文引路
《枣核》一文,设置了哪些悬念?
“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
索枣核——悬念一
“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
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我问起枣核的用途,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见枣核——悬念二
“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他的后花园”。
两个“分手快有半个世纪”的同学不去倾心长谈,为何踏访花园?话枣核——悬念三
“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解开悬念
悬念的用法是:先把疑问提出来,把矛盾摆出来,直至高潮,再解开疑问,写出结局。
小结悬念的作用:
内容上陡然掀起波澜,立刻吸引眼球;导出故事原因,推出连锁反应;
形式上为引出下文:埋伏笔,做铺垫
三、感受妙处读文章,猜情节
车子愈往南驶,我愈觉得不对劲。
司机始终不怀好意地透过后视镜瞅着我,恐怕我是上了贼船了。
报纸上几乎天天有出租车司机在荒郊野外劫财抢色,甚至还要伤人的报道,为什么我这么大意?
果然,车子刚开不久,我就感到异样了。
司机一再从后视镜瞅我,瞅得我心底发毛。
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他的右手从方向盘挪开,往下伸,不知在摸什么东西,大概是扁钻或刀子吧?车窗外一片漆黑,正是苗栗一带的山间,歹徒下手最理想的所在。
要动手了吧?我下意识坐直身子,冷汗开始往外冒。
可什么事也不曾发生。
他的手又伸了上来,放在方向盘上,没有拿什么东西。
我看到,他又从后视镜飞快地掠了我一眼。
这一眼非常狠毒。
我有生以来不曾看过更狠毒的眼神,使我再度直冒冷汗,再度后悔自己的莽撞。
情节会怎样发展呢?
我要去的地方终于到了。
当出租车在公路局车站前一停,我立刻打开车门冲了下去。
松了一口气,才想到还没有付钱给司机,便绕过车后,走到司机窗口,伸手到旅行袋里掏钱。
突然,车子往前冲,迅速拐一个弯,消失在不远的街角。
我最后看到的,是司机无比惊惶的神色。
怔怔地站那里,莫名其妙地把车钱再度放入旅行袋,我才看见旅行袋的右方开口突出一截枪管。
那是我在台北特地为孩子买回来的玩具枪,枪管太长了,无法全部塞进旅行袋。
小结:文章中如何用悬念
三步法:步骤一:设悬念步骤二:探悬念步骤三:释悬念
四、实战训练
1、下面四种情景,任选一个,用上悬念法说一段话。
他在说我坏话老师偏心了钱是他偷了他肯定在舞弊
小结一错再错误会重重真相大白
2、续写故事《风波》
儿子上学走时,母亲拿出家中仅剩的三百元钱给了儿子,就在儿子接过钱的一刹那,母亲想对儿子说些什么,但还没来得及说,儿子已经拿着钱跑了出去。
中午,当母亲正卖力地在麦当劳工作时,她却发现人群中有一个十分熟悉的背影,就在不远处的餐桌旁和朋友吃着麦当劳。
……
儿子忽然回过头看见了正在向他走来母亲,儿子条件反射地把脸扭了过去,儿子的脸红了。
朋友问他怎么了,他只是说:“没事。
”
晚上,母亲拖着疲惫的身体慢慢向家走。
儿子看见母亲回来了,便连忙迎了上去。
母亲生气地推开儿子,找了个地方坐下来。
只见儿子从口袋里拿出在麦当劳舍不得吃的鸡块递给母亲,母亲一脸疑惑,原来儿子和朋友在上学的路上拾到一个大钱包,失主为了感谢他们俩就请他们去麦当劳吃饭。
“儿子,怎么没告诉我啊!让我误会了你……”
那晚的月亮特别地圆,这次巧遇让贫寒的母子俩的心更近了。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
教师归纳
六、作业
从下边的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运用设置悬念或者制造误会的手法,写出一定的波澜。
1、使我__(气愤、惊异)的一件事
2、出人意料的一件事
3、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