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1——高低压电缆敷设、接头标准
11——高低压电缆敷设、接头标准
• ②不可剥离型 从芯线未端开始用玻璃刮掉半导电层(也可用专用刀具),在断口处刮一斜 坡,断口要整齐,主绝缘层表面不应留半导电材料,且表面应光滑。
• 7)清洁主绝缘层表面 用不掉毛的浸有清洁剂的细布或纸擦净主绝缘表面的污物,清洁时只 允许从绝缘端向半导体层,不允许反复擦,以免将半导电物质带到主绝缘层表面。
• 4)焊接屏蔽层接地线 把内护层外侧的铜屏蔽层铜带上的氧化物去掉,涂上焊锡。把附件的接地扁铜线(分成三股),在涂 上焊锡的铜屏蔽层上绑紧,处理好绑线的头,再用焊锡与铜屏蔽层焊住,焊住线头。 下图是终端头的接地线安装方法(中间头也一样,只是接地线不用向后),外护套防潮段表面一圈要 用砂皮打毛,涂密封胶,以防止水渗进电缆头。屏蔽层与钢甲两接地线要求分开时,屏蔽层接地线要 做好绝缘处理。
基本操作工艺
• 8)安装半导电管(终端头) • 半导电管在三根芯线离分叉处的距离应尽量相等,一般要求离分支手套50mm,半导电管要套住铜
带不小于20mm,外半导电层已留出20mm,在半导电层断口两侧要涂应力疏散胶(外侧主绝缘层 上15mm长),主绝缘表面涂硅脂。半导电管热缩时注意:铜带不松动表面要干净(原焊锡要焊 牢),半导电管内不一点空气。
高、低压单芯电缆敷设一般标准
项目
标准
交流单芯电缆敷 设方式
①单芯交流电缆不宜采用直埋敷设方式;如果要直埋,需 选择非磁性材料的铠装;
②交流单芯电缆以单根穿管时,不得采用未分隔磁路的 钢管,宜采用玻璃钢管及其它非磁性材料管路。
③单芯电缆不宜过多盘绕和交叉,以免发生涡流损耗。
图示
① 交流单芯电力电缆与公用通讯线路相距较近时,通讯
钢甲接地线
钢甲
铜屏蔽接地
地线防潮段钢甲接地 内护套
铜屏蔽
屏蔽层接地线
基本操作工艺
• 5)铜屏蔽层处理 在电缆芯线分叉处做好色相标记,按电缆附件说明书,正确测量好铜屏 蔽层切断处位置,用焊锡焊牢(防止铜屏蔽层松开),在切断处内侧用铜丝扎紧,顺铜带扎 紧方向沿铜丝用刀划一浅痕(注意不能划破半导体层!),慢慢将铜屏蔽带撕下,最后顺铜
• 2)锯钢甲 上一步完成后,在卡子边缘(无卡子时为铜丝边缘)顺钢甲包紧方向锯一环形深痕,(不 能锯断第二层钢甲,否则会伤到电缆),用一字螺丝刀撬起(钢甲边断开),再用钳子拉下并转松钢 甲,脱出钢甲带,处理好锯断处的毛刺。整个过程都要顺钢甲包紧方向,不能把电缆上的钢甲搞松。
• 3)剥内护绝缘层 注意保护好色相标识线,保证铜屏蔽层与钢甲之间的绝缘。
低压电缆终端头制作
①接线鼻子的选用应与电缆线径、材质相对应。 ②剥出线芯长度大于线鼻子深度5mm, 将芯线插入 接线鼻子内,用压线钳合适的压模压紧接线鼻子,压接应 在两道以上,压接牢固。 ③根据不同的相位,使用不同颜色热缩管包缠压接部 位。 ④根据接线端子的型号,选用螺栓将电缆接线端子压 接在设备上,注意应使螺栓由上向下或从内向外穿,平垫 和弹簧垫应安装齐全。 ⑤电缆终端头应绝缘电阻合格,线鼻与设备螺栓连接 紧密相序正确。
②电缆在电缆沟、支架、桥架、配电柜内等 敷设,应做到横平竖直、排列有序整齐,并在适 当位置固定。
③电缆在柜体、管道出入口处及桥架拐角处 应加装橡胶绝缘垫层,防止损伤电缆。
④电缆之间应保持电缆外径1倍的距离;交流 单芯电缆敷设时宜紧靠或者将三根电缆扎成“品” 字形。
⑤电缆两端悬挂标志牌。
高、低压电缆敷设一般标准
③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叠置。
高、低压电缆敷设一般标准
项目
标准
电缆在桥架中 的敷设
①桥架铺设应横平竖直,表面光滑无毛刺,应满足强度、 刚度及稳定性要求;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支撑跨距一般为1.5~ 3m,电缆桥架垂直敷设时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2m。金属桥架 及其支架首端和末端均应接地,长距离电缆桥架每隔30m~ 50m距离接地一次。采用玻璃钢桥架时,应沿桥架全长另敷设 专用接地线。
电缆头安装的前期工作
• 1.电缆敷设前要检查电缆本体的绝缘,在电缆头上找出色相排列情况,避免三芯电缆中间头上(为对齐 相序)芯线交叉。
• 2.电缆敷设后要做电缆的直流耐压试验,试验后对电缆头做好密封,防止受潮。 • 3.中间头电缆要留余量及放电缆的位置。
基本操作工艺
• 1)剥外护套 为防止钢甲松散,应先在钢甲切断处内侧把外护层剥去一圈(外侧留下),做好卡子*, 用铜丝绑紧钢甲并焊妥钢甲接地线。最后剥外护套
②电缆敷设时,应将A、B、C三相单芯电缆定距 离用扎带扎在一起,呈“品”字形(即三相电缆的形 状;距离很短,电流很小可以不用。)
图示
在线路中几根单芯电缆并联使用时,所有电缆应
交流单芯电缆并联使用 具有相同的路径和相等的截面。属于同一相的电缆应
时的敷设
尽量同其他相的电缆交替敷设,以免使电流的分配不
均匀。
④地中埋管距地面深度不宜小于 0.5m;保护管应满足 埋深下的抗压要求和耐环境腐蚀性的要求;距排水沟底不宜 小于 0.3m。
⑤较长电缆管路下列位置应设置工作井:电缆牵引张力 限制的间距处; 电缆分支、接头处;管路方向较大改变或 电缆从排管转入直埋处。
电缆在有爆炸性危险 场所的敷设
①易燃气体比空气重时,电缆应埋地或在较高处架空敷 设,且对非铠装电缆采取穿管或置于托盘、槽盒中等机械性 保护。
②桥架敷设在腐蚀性、热力管道等环境应采取防腐隔热措 施。
④电缆在桥架内的填充率,电力电缆不应大于40%,控制电缆 不应大于50%。
电缆地下直埋 的敷设
①电缆直埋路径应避开酸、碱等化学腐蚀、热源、外力损 伤、地段。严禁位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②电缆壕沟深度不低于0.7m,电缆间距0.1m,电缆外皮 至地下构筑物基础不得小于 0.3m。电缆敷设进壕沟后,沿电 缆上下铺以厚度不少于100mm 的软土或砂层,并在上面覆盖 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50mm 的保护板,保护板宜采用混凝土, 然后填土掩埋。沿电缆路径的直线间隔100m、 转弯处或接头 部位, 应竖立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②易燃气体比空气轻时,电缆应敷设在较低处的管、沟 内,沟内非铠装电缆应埋砂。
图示
高、低压单芯电缆敷设一般标准
项目
标准
交流单芯电缆的特 殊预防措施
交流电力电缆尽量采用三芯电缆,当工作电流较 大的回路必须用单芯电缆时,需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①电缆应是无铠装的或是用非磁性材料铠装的。 为了避免形成环流,金属屏蔽层应仅在一点接地。
塑金属扎带。 ②交流单芯电力电缆的固定,宜采用铝合金等不构成
磁性闭合回路的夹具,也可采用尼龙扎带或绳索。 ③ 不得用铁丝直接捆扎电缆。
图示
高、低压电缆敷设一般标准
项目
标准
电缆在电缆支架上 的敷设
电缆支架应固定牢固,横平竖直,支架距离 不得大于1.5米,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 交叉,应设置适当固定的位置,用扎带或专用电 缆夹加以固定。
工作标准——电缆敷设标准、接头标准
设备保全部 2014年4月15日
• 一、电缆敷设一般标准
• 二、交流单芯电缆敷设标准
• 三、低压电缆接头标准
• 四、高压电缆接头标准
• 五、附录一:高压电缆头制作工艺
•
附录二:高压交流单芯电缆接地问题
•
附录三:电缆与管道之间无隔板防护时的允许距离
•
:电缆与电缆、管道、道路、构筑物等之间的容许最小距离
图示
电缆数量较多在多层支架上敷设时:
①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
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由上而下”
数量较多的电缆在电缆 支架上的敷设
的顺序排列。 ②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 及以
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
上,1kV 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
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交流单芯电力电缆与通讯 线路相距较近时的敷设
线路应采用屏蔽线; ②弱电信号、控制回路的控制电缆与电力电缆并行敷设
时相互间距宜远离;
③对电压高、电流大的电力电缆间距宜更远。
低压电缆接头标准
项目
标准
低压电缆中间接头制作
①接续管的选用应与电缆线径、材质相对应。 ②对接时相与相之间接头应错开,将每一相线芯剥去 接续管长度的1/2内绝缘,按原相序进行对接,接续管中 两导体之间应接触良好,不准有缝隙。 ③压线钳应应使用相对应电缆型号的压模,每一个接 续管不得少于4个压坑,芯线与接续管压接牢固。 ④压接完毕后进行绝缘处理,包扎要美观。保持电缆 绝缘强度。地埋应用专用接头。
•
附录四:电缆支架、梯架或托盘的层间距离最小值
:最下层支架距地坪、沟道底部的最小净距
高、低压电缆敷设一般标准
项目
标准
图示
电缆路径的选择
①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腐蚀、过热等 损害。
②在满足安全条件下应保证电缆路径最短, 便于敷设、维护。
电缆敷设的基本 要求
①电缆敷设时,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 摩擦拖拉造成机械损伤。
②金属导管严禁熔焊连接,宜用丝扣连接;防爆导管不 应采用倒扣连接,应用防爆活结头,结合面应紧密;每根电 缆保护管的弯头不宜超过 3 个,直角弯不宜超过 2 个;并 列管相互间宜留有不小于 20mm 的空隙。
③电力电缆应单独穿入一根管孔内。同一设备的低压电 机所有回路,每管合穿不多于 3 根电力电缆或多根控制电缆。 交流单芯电缆以单根穿管时,不得采用未分隔磁路的钢管。
带扎紧方向解掉铜丝。
• 6)剥半导电层 在离铜带断口10mm处为半导电层断口,断口内侧包一圈胶带作标记。
•
①可剥离型 在预定的半导电层剥切处(胶带外侧),用刀划一环痕,从环痕向未端划
两条竖痕,间距约10mm。然后将些条形半
• 导电层从未端向环形痕方向撕下(注意,不能拉起环痕内侧的半导电层!),用刀划痕时不应 损伤绝缘层,半导电层断口应整齐。检查主绝缘层表面有无刀痕和残留的半导电材料,如有应 清理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