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实验报告册

物理实验报告册

篇一: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从江县加榜中学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2012年秋季学期学校班级姓名目录1二、用停表测量时间四、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五、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3 4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七、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八、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九、探究光折射时的规律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十二、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1、测量前“三观”:一观:二观:三观:2、测量时一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二读、视线要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数时要估读到三记、记录数据由数字和组成。

进行试验:测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宽评估交流:为使测量更精确,应选用分度值的刻度尺(填“大”“小”)二、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1、观察停表停表有个表盘,大表盘数字代表,小表盘数字代表;有根指针,长指针是,短指针是。

停表秒针走一圈是分钟。

2、停表时间等于分针指示能准确读数部分加上秒针指示读数部分。

进行试验:用停表测出你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s,1min内你的脉搏跳动了次。

评估交流:大家的测量结果是否相同。

三、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设计并进行试验:1、在操场上用测出奔跑的路程s1=20米,s2=30米。

2、用测出自己跑20米所用的时间t1,跑30 米所用的时间t2。

s3、根据公式v?求出两次奔跑的平均速度。

t评估交流:自己记时好还是请同学计时好。

篇二:物理实验报告册探究2串联和并联一、活动目标1、能自己独立并熟练地完成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2、知道开关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作用;3、亲自体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二、预习导引1.电路的组成?2.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3.实际生活中的电路很少会仅仅只有一个用电器这样简单,那么如果在这个最简单的基本电路的基础上加多一个小灯泡,也就是说,给你一个电源、一个开关、两个小灯泡,要使两个小灯泡都同时发光,可以怎样连接?有几种接法?三、活动准备1.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定义?2.什么叫干路和支路?四、探究过程(一)串联电路的特点一、提出问题:1、如何组成串联电路?2、在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是什么?3、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能否独立工作,受不受另外一个用电器的影响?二、猜想或假设1、;2、;3、。

设计实验组成串联电路(1)按图1-1的电路图,先用铅笔将图1-2中的电路元件,按电路图中的顺序连成实物电路图(要求元件位置不动,并且导线不能交叉)。

(2)按图1-1的电路图接好电路,闭合和断开开关,观察开关是同时控制两个灯泡,还是只控制其中一个灯光泡.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把开关改接在l1和l2之间,重做实验b;再改接到l2和电池负极之间,再重做实验b. 观察开关的控制作用是否改变了,并分别画出相应的电路图.电路图电路图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与论证4、结论:在串联电路里只有条电流路径;用电器(选填“同时”或“单独”)工作,它们之间(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开关控制_____ ____用电器;如果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开关的控制作用_________.5、评估:(从实验设计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测量的结论是否可靠等方面入手)6、交流:把你的探究过程及结论告诉同学和老师,或者把这个探究记录给他们看,征求他们的意见,既要改正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又要为自己的正确观点和做法辩护。

把交流的情况简要记下来即可)(二)并联电路的特点一、提出问题:1、如何组成并联电路?2、在并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是什么?3、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能否独立工作,受不受另外一个用电器的影响?二、猜想或假设1、;2、;3、。

三、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组成并联电路(1)画出由两盏电灯l1和l2组成的并联电路图,要求开关s接在干路上,开关s1和s2分别接在两个支路上,并按电路图用铅笔连接1-3的实物电路图.电路图(2)按电路图在实物上连接并联电路,然后进行下述实验和观察:①闭合s1和s2,再闭合或断开干路开关s,观察开关s控制哪个灯泡.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闭合s和s2,再闭合或断开支路开关s1,观察开关s1控制哪个灯泡.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闭合s和s1,再闭合或断开支路开关s2,观察开关s2控制哪个灯泡.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与论证4、结论:在并联电路里有条电流路径;用电器(选填“同时”或“单独”)工作,它们之间(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干路开关控制_____ ____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_____ ____用电器。

5、评估:(从实验设计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测量的结论是否可靠等方面入手)6、交流:把你的探究过程及结论告诉同学和老师,或者把这个探究记录给他们看,征求他们的意见,既要改正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又要为自己的正确观点和做法辩护。

把交流的情况简要记下来即可)五、评价与反思老师评语: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实验练习:1.将两个小灯泡_________接到电路中,我们就说这两个小灯泡是串联;将两个小灯泡_________接到电路中,我们就说这两个小灯泡是并联..2.你留心观察过街道上的路灯吗?当其中的任意一盏灯发生故障时,其他的灯还能正常发亮.由此可以断定这些路灯是_________联的.3.当我们连接电路时,为了安全,控制电路的开关应该处于_________状态.4.如下图所示,l1、l2,是两个相同的小灯泡,a、b、c、d是四个接线柱,若用导线将ab和cd分别连接起来,则灯l1、l2是_________联的;若用导线只将bd连接起来,则灯l1、l2是_________联的;若用导线只将ac连接起来,则会发生_________.5.如图所示,当s1,s2断开时,能亮的灯是______,它们是_______联的。

当s1,s2闭合时,能亮的灯是______,它们是______联的。

当s1闭合、s2断开时,能亮的灯是______。

6.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下列几种做法中,没有必要的是()a.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元件b.开关必须靠近电源的正极c.各个接线点一定要连接牢固d.全部连接完后,再对照电路图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7.由开关、电源和两个小灯泡组成的电路,当开关断开时,l1不发光,l2发光;当开关闭合时,l1和l2都发光.关于电灯与开关的连接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l1和l2并联,再与开关串联b.l2和开关串联,再与l1并联c.l1和开关并联,再与l2串联d.l1 和开关串联,再与l2并联8.某同学安装电路时,想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电灯的发光和熄灭,下列各种设计方法中正确的是()a.只能将两盏灯并联b.只能将两盏灯串联c.两盏灯可以是串联,也可以是并联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篇三:物理实验报告物理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实验地点试验日期实验一:昆特管预习部分【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昆特管,反应来回两个声波在煤油介质中交错从而形成的波峰和波谷的放大现象。

【实验仪器】电源,昆特管【实验原理】:两束波的叠加原理,波峰与波峰相遇,波谷与谷相遇,平衡点与平衡点相遇,使震动的现象放大。

报告部分【实验内容】:一根玻璃长,管里面放一些没有,在一段时致的封闭端,另一端连接一个接通电源的声波发生器,打开电源,声波产生,通过调节声波的频率大小,来找到合适的频率,使波峰和波谷的现象放大,从而发现有几个地方、出现了剧烈的震动,有些地方看似十分平静。

【实验体会】:看到这个实验,了解到波的叠加特性,也感受到物理的神奇。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电磁波、声波、光波的世界当中,了解一些基本的关于博得只是对于我们的健康生活是很有帮助的。

实验二:鱼洗实验【实验目的:演示共振现象】【实验仪器:鱼洗盆】【注意事项】【实验原理】用手摩擦“洗耳”时,“鱼洗”会随着摩擦的频率产生振动。

当摩擦力引起的振动频率和“鱼洗”壁振动的固有频率相等或接近时,“鱼洗”壁产生共振,振动幅度急剧增大。

但由于“鱼洗”盆底的限制,使它所产生的波动不能向外传播,于是在“鱼洗”壁上入射波与反射波相互叠加而形成驻波。

驻波中振幅最大的点称波腹,最小的点称波节。

用手摩擦一个圆盆形的物体,最容易产生一个数值较低的共振频率,也就是由四个波腹和四个波节组成的振动形态,“鱼洗壁”上振幅最大处会立即激荡水面,将附近的水激出而形成水花。

当四个波腹同时作用时,就会出现水花四溅。

有意识地在“鱼洗壁”上的四个振幅最大处铸上四条鱼,水花就像从鱼口里喷出的一样。

五:实验步骤和现象:实验时,把“鱼洗”盆中放入适量水,将双手用肥皂洗干净,然后用双手去摩擦“鱼洗”耳的顶部。

随着双手同步地同步摩擦时,“鱼洗”盆会发出悦耳的蜂呜声,水珠从4个部位喷出,当声音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有水花四溅。

继续用手摩擦“鱼洗”耳,就会使水花喷溅得很高,就象鱼喷水一样有趣。

【原始数据记录】【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实验三:锥体上滚预习部分【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与思考双锥体沿斜面轨道上滚的现象,使学生加深了解在重力场中物体总是以降低重心,趋于稳定的运动规律。

2.说明物体具有从势能高的位置向势能低的位置运动的趋势,同时说明物体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换。

【实验仪器】:锥体上滚演示仪【注意事项】:1:不要将椎体搬离轨道2:椎体启动时位置要正,防止滚动式摔下来造成损坏报告部分【实验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

本实验中在低端的两根导轨间距小,锥体停在此处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端两根导轨较为分开,锥体在此处下陷,重心实际上降低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