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为了进一步提高环评工作质量及审查工作的效率,依据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T2.1-2.4 )及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制定本“报告书编制图表规范说明”。

本规范说明适用于我省新建、技改、扩建工业类的建设项目(火电厂、码头等建设项目除外),其他类型项目可参考执行。

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国外贷款的建设项目,除满足本规范说明要求外,还需执行我国和国际金融组织已颁布的有关规定。

一、附图规范说明
1. 地理位置图
图示评价区范围、厂址、交通干线、主要河流、湖泊、水库、湿地、城镇、厂矿企业、
自然人文景观、列出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等主要环境敏感目标,附风玫瑰图、图例和比例尺(1:10000—1:50000)。

2. 水系图
图示主要河流、湖泊、水库、流向(主、次)、水工设施、厂址、污水排口位置(含污
水处理厂)、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取水口、水产养殖区等敏感目标。

附比例尺(1:20000—1: 100000)和指N向。

标出水环境现状监测断面。

3. 规划图
开发区、工业小区发展规划图、城镇总体规划图,图示土地利用规划(需要时应增加现状图)、项目位置、热电厂、污水处理厂等。

附图例、比例尺(1:20000—1:100000)。

4. 厂区总面积布置图
图示主要生产装置,公用工程、化学品库等及污染源位置(排气筒、排污口、噪声源、固废贮存场等)。

技改项目标明已建、在建和拟建项目区。

厂界噪声监测布点图上应标明主要噪声源、声环境保护目标。

附图例、指N 向及比例尺(1:3000~1:5000)。

5. 厂界周围状况图
图示厂界外不小于500m 的土地利用现状和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图比例尺(1:5000~1:10000)。

6. 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示主要原辅料投加点、主要中间产物、副产品及产品生产环节(按废水、废气、固废、噪声分别编号)、物料回收或循环环节, 结合工艺流程框图作简要说明。

7. 物料平衡图
图示各生产工序原辅料用量、反应中间体、产品品种及数量。

8. 水量平衡图
图示各生产工段用排水、公用工程用排水和生活用排水、绿化用水、循环水量、套用
回用水量、损耗水量、初期雨水(化工等项目)等, 技改扩项目应分别绘制技改前后全厂水平衡图(需图示水回用路线)。

注:报告书图幅不小于160 200mm水、气、声监测点编号图表一致。

二、表格规范说明
1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及环境保护目标
1.1 环境保护敏感目标表
描述评价区域内居民区、学校、医院、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饮用水
源保护区、取水口等,按表1-1填写:
表1-1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2 工程分析
2.1.项目建设内容表
根据项目特点,按主体工程、配套辅助公用工程分别按表2-1、2-2填写,技改扩工程应说明技改前后产品方案的变化。

表2-1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
注:新建项目技改前填“ ”
表2-2公用及辅助工程
物料能源消耗表主要原辅料能源消耗按表2-3填写,主要原辅料理化性质、毒性毒理按表2-4填写
表2-3主要原辅料及能源消耗
表2-4 主要原辅料、中间产品、产品理化性质、毒性毒理
主要设备清单按表2-5填写。

技改扩项目应说明设备变化(淘汰、新增、扩容)情况
表2-5主要设备清单
根据项目特点和生产工艺流程图按表2-6填写物料平衡表,并绘制物料平衡图,对有毒
有害化学品、重金属等特征物质作单独平衡。

表2-6 装置物料平衡表kg(t 、104t)/a
结合生产工艺流程图和物料平衡、水量平衡,污染源产生强分别按表2-7至2-11填写, 技改项目分别列出新增源强和扩建后源强。

非正常和事故排放源强参照填写
表2-7 装置(生产线)有组织废气产生源强
表无组织排放废气产生量
表2-9废水产生源强
表2-10噪声设备
表2-11固废产生源强
结合污染物产生及治理措施,按表2-12~2-16,分别填写大气、水、固废污染物排放状况,并汇总污染物产生量、削减量和排放量三本帐。

技扩改项目给出“以新带老”削减量。

表2-13水污染物排放状况
表2-14 噪声
表2-15 固废
表2-12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
表2-16污染物排放量汇总
3.1环保措施投资表
建设项目污染治理措施“三同时”及以新带老措施、效果及投资概算按表3-1填写
表3-1环保措施投资清单
4.1清洁生产主要物耗、能耗及排污比较表
从原辅料清洁性和产品质量、工艺路线和设备的先进性、控制污染、节能降耗、节水等方面进行分析。

指标比较按表4-1填写。

表4-1主要物耗、能耗及排污比较
5.1污染源调查表
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按表5-1、5-2填写,水污染源排放状况按表5-3、5-4填写
表5-1 评价区域内大气污染源排放状况
5-2评价区域内大气污染源等标污染负荷及等标污染负荷比

表5-3 评价区域内废水污染源排放状况
6.1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表
空气环境监测点按表6-1填写,监测结果按6-2至6-4填写。

水环境监测断面按6-5填写,监测结果按6-6填写。

噪声结果按6-7填写。

表6-1空气环境现状监测点位
表6-2 SO 2 (NO…)监测结果汇总mg/m3
表(0)监测结果汇总
表6-4 NH 3 (无组织排放污染物)监测结果汇总mg/m3
表6-5水质监测断面
表6-6水质监测结果汇总mg/l(pH除外)
表6-7厂界噪声监测结果汇总dB(A)
7.1大气预测典型日气象条件表
大气预测应计算典型日气象条件主要空气环境保护目标日均浓度,典型日气象条件按表
7-1填写。


典型日气象条件
总量控制分析
8.1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表
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按表 8-1填与,技改扩项目按表8-2填与
表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
* :预测排放量=废气(水)单位时间排放量一年内排放的单位时间累计数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标准限值或设计(预测)限值)。

要对预测排放量的计算过程予以说明。

表8-2技扩改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t/a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