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留置针的临床应用

留置针的临床应用


针尖莱距离影响护士穿刺的成功
莱距离 太短 导管太长,容易卷边
最适合 莱距离
最佳导管长度,提高穿刺成功率
莱距离 太长
导管太短,刺破血管
留置针
消毒范围:8X8CM,(钢针5X5CM) 血管选择:从前臂中段-手背-手腕-手肘 穿刺方法:为直刺血管 进针角度:30°(比钢针穿刺15°角度大) 进针速度:慢 进针深度:全部进入血管 注:进针角度过低损伤血管外膜、导管 成人应用上肢的背侧和桡侧进行置管, 避免使用下肢血管和桡静脉腕关节部位。
留置针透明敷料操作技巧1
敷料中央始终 对准穿刺点
留置针透明敷料操作技巧2
无张力的粘帖
留置针透明敷料的操作技巧3
从穿刺点双 拇指向四周 推压敷贴使 之充分与皮 肤接触
留置针透明敷料的操作技巧4
塑形:捏压
导管部位使
之充分与导
管接触
留置针透明敷料的操作技巧5
边压边撕防止四周卷边
为什么强调一定要捏压
规范静脉压脉带的应用
压脉带的作用是暂时增加静脉的充盈度, 仅影响静脉血流而对动脉血流无影响。 压 脉带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选择穿刺部位的 近端,距穿刺点6公分。肢体远端有足够的 动脉压才能使其静脉有良好的回流,良好 的静脉回流才能保证表浅静脉的充盈,因 此,在结扎压脉带的肢体远端要能摸到动 脉的搏动。
44
• 改进措施
•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选 择符合规定的消毒液,消毒 液干后再穿刺
• • • • • •
• • • • • •

选择粗直血管进行穿 刺 控制滴速(合理选择 留置针,型号合适) 提高穿刺成功率 控制留置时间(原则上不 再提倡时间限制) 做好患者宣教工作 勤于观察穿刺部位 (不 遮挡针眼) 贴膜内如有潮湿起边应及 时更换。
钢针的弊端



对病人要求高 对药物要求高 反复穿刺 并发症:静脉炎、液体渗漏 治疗后期无血管可供选择 护士针刺伤危险性增加
钢针的适用范围

静脉输注刺激性小的溶液与药物 输液量少,输液时间小于4小时 单次抽血检查的患者
钢针: 用于4小时以内的药物输注!!
7
7
静脉留置针的适用范围
规范静脉压脉带的应用
结扎压脉带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多不能超过1分 钟),时间过长会导致静脉中的水进入周围临近 组织,使组织水肿。结扎压脉带不宜过紧(可放 进1手指为宜),过紧的压脉带在阻断表浅静脉 的同时,动脉也被阻断,肢体远端的动脉血流减 少,导致静脉充盈不良。
左右旋转针芯
套管尖端经射频处 理呈梭形
外周静脉留置针适用于短期静 脉输液治疗,不宜用于腐蚀性药物 等持续性静脉输注
留置针的应用
持续刺激性药物、肠外营养液、PH值低于5 或高于9的液体或药物,以及渗透压大于 600mOsm/L 的液体等药物时不适用外周静 脉注射。
合理选择留置针型号
INS标准: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最细、最短 的导管。同时考虑患者的年龄、静脉局部条件、 输液的目的和种类、治疗时限及患者的活动需要。 小于管径的1/2
PU膜
低过敏压克力胶
从微观上看,皮肤表 面是高低不平的,胶 带只与皮肤表面的 突出点粘和,因此接 触面积有限.
粘贴后,必须压迫胶
带背衬,这样才能增 加胶带与皮肤的接 触面积,增加胶带的 粘贴力.
留置针透明敷料操作技巧
记录更换时间、 姓名
留置针透明敷料操作技巧
INS:延长管 U型固定,肝 素帽要高于 导管尖端且 与血管平行 (高举平台 法固定)
如何降低穿刺点渗血? 主要原因:

• • • • • • • •
改进措施:
留置针尽量全部送入血管中 贴膜要无张力固定、塑形 加强宣教及巡视 根据医嘱用药,(据药物选择 导管) 改善患者水肿和凝血功能 高渗药物尽量选中心静脉 提高穿刺技术,减少皮下走针 注意无菌操作, 选择合适型号的留置针
留置针软管未全部进入血管中(一定 全部进入) 贴膜固定不紧 患者活动过度软管活动 皮肤水肿,老年或者皮肤松弛 高渗药物刺激,血管通透性增加 穿刺时针头在皮下走的时间过长 患者凝血功能差 穿刺点感染 留置针型号选择不合适
31
软管针(留置)使用情况:
下肢穿刺! 回血! 接头固定位置!
32
32
软管针(留置)使用情况: 穿刺点发红!
33
33
软管针(留置)使用情况: 穿刺点渗血、接头固定位置!
34
34
错误留置针固定
×
错误留置针固定
×
错误留置针固定
×
导管冲管标准和指南
给药和输液前,如果遇到阻力或者抽吸无回血, 护士应进一步确认导管的通畅性。不应强行冲 洗导管。 给药和输液前,护士应抽回血以确认导管是否 通畅。
45
留置针的应用宣教
—尽量避免肢体下垂姿势及提重物,以免重 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 —尽量避免甩臂动作


留置针的临床应用
国内静脉输液的发展
留置针将取代头皮钢针的输液 方式,并引导静脉输液向合理应用 静脉输液工具的方向发展
不同穿刺针的选择


输液时间小于4小时,采血-----钢针 输液时间大于4小时,小于7天---静脉留置针 输液时间在7-14天,适宜使用CVC 输液时间大于14天,适宜使用PICC
留置针透明敷料操作技巧
小夹子放 置近于穿 刺点处
留置针透明敷料操作技巧
Y型接口 朝外
留置针透明敷料揭除技巧
与皮肤平 行延伸敷 料使之敷 料与皮肤 分开法。
留置针透明敷料操作技巧
反折180度零角度解除法。 以上方法撕力较小,不易造 成患者皮肤损伤。
软管针(留置)使用情况:
回血!
遮盖穿刺点!
31
改进措施:
正确冲封管; 小夹子靠近贴膜根部 做好宣教, 避免在穿刺肢体量血压 延长管要U型固定 无张力塑形、固定
• • • • •
43
常见问题
如何降低穿刺点发红?
主要原因:
• 皮肤消毒不彻底: 未使用明文规定的消毒液 消毒的遍数、范围 消毒液未干即穿刺,将消毒液带入 体内 滴注药物刺激性强 输液速度过快 留置针穿刺后固定问题(机械性刺 激) 水肿患者皮肤抵抗力差 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 个人体质问题 比如对留置针材质, 贴膜有过敏 局部活动剧烈,(持重、甩臂), 穿刺部位选择不当 汗液刺激 贴膜内潮湿
正确的冲封管方法
应用大鱼际的 力进行冲、封 管 一定留置针的冲、封管
双手夹夹 子封管
×
错误的冲封管方法
不要用拇指力推 杆芯。
×
常见问题
如何降低导管回血? 主要原因:
• • • • 病人肢体过度活动、肢体负重、 甩臂 留置时间过长(美国最新指南留 置时间越长越好,北京武警医院 22天) 反复穿刺,血管和皮下组织受损 疾病本身原因(血小板低、凝血 功能异常) 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少) 穿刺角度和位置选择不当 不规范冲管 压力过大 留置针夹子质量问题 夹不紧 延长管未U型固定 贴膜未塑形 肝素帽未高举平台法固定,未无 张力粘贴敷料、塑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