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山东省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22分】(一)汉字书写及注音【本题满分4分】1.依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美观地填写汉字;在括号内给相应的汉字注音。
(4分)答案:潜注馈(3分。
每字1分,出现错别字该字不得分,书写不规范、基本功不好酌情扣分)kuàng(1分。
拼写错误、书写不规范该项不得分)【解析】此题考查(二)诗文默写【本题满分10分】2.必做题:请将下面两首诗歌补充完整。
(4分)滁州西涧登楼韦应物杜甫独怜幽草涧边生,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野渡无人舟自横。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答案:潜(3分。
)【解析】此题考查3.选做题:请任意选取6道小题作答,多做不得分;若多做,阅卷时只阅所答的前6道小题。
(6分)①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②唐代诗人崔颢中《黄鹤楼》一诗中抒发飘零之感,思乡之愁的诗句是:?。
③曾子曰:“,任重而道远。
”(《<论语>十则》)④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
(《武陵春》李清照)⑤,老木沧波无限悲。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⑥以中有足乐者,。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⑦陆游中《卜算子咏梅》中描写梅花即使被碾压成泥,也不忘向人间播撒芬芳的诗句是:,。
⑧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答案:①浅草才能没马蹄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③士不可以不弘毅⑤白头吊古风霜里⑥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⑦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⑧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6分。
任选6道小题作答,每小题1分,多做不多得分;若多做,阅卷时只阅所答的前6道小题,有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解析】此题考查对课内古诗文和现代诗的识记和默写能力。
此题可以根据要求,选择6道小题作答,选择时,一定要选择最有把握的题目。
默写题答题的基本要求是:一字不漏、一字不添、一字不倒、一字不错。
②和⑦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根据平日对《黄鹤楼》和《卜算子咏梅》的背诵和理解,筛选合适的语句来填写。
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如“蹄”“乡”“是”“毅”“奉”“零”“尘”等字不要写错。
(三)语言运用与名著阅读【本题满分8分】4.下面画线的语句在表达上存在问题,请加以改正。
(2分)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天本市将有台风来袭。
个相关部门已做好准备,严阵以待。
下午四点左右,台风正式登陆,呼啸的狂风和密集的雨点一起落了下来。
傍晚时分,南郊部分乡镇出现受灾现象。
日前各项救灾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改后的句子:。
答案:潜(3分。
)【解析】此题考查5.根据理解,回答问题。
(6分)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
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这段文字出自《傅雷家书》,傅雷通过书信的方式给予儿子悉心的关怀与指导,他建议儿子面对痛苦应该持有的态度。
“克里斯多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这两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方法。
“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一句中“惟有……才……”所联接的分句之间是关系,“彻底感悟”的短语结构类型。
二、阅读【本题满分48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7分】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斗折蛇行”中的“蛇”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B.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D.群臣吏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②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8分】戴逵戴逵,字安道,谯郡铚①也。
幼有巧慧,聪悟博学。
善鼓琴,工书画。
为童儿时,以白瓦屑、鸡卵汁和溲作小碑子,为郑玄②碑,时称词美书精,器度巧绝。
其画古人山水极妙。
十余岁时,于瓦棺寺中画。
王长史见之云:“此儿非独能画,终享大名,吾恨不得见其盛时。
”逵曾就范宣③学,宣见逵画,以为亡用之事,不宜虚劳心思。
逵乃与宣画《南都赋》。
宣观毕嗟叹,甚以为有益,乃亦学画。
逵既巧思,又善铸佛像及雕刻。
曾造无量寿木像,高丈六,并菩萨。
逵以古制朴拙,至于开敬④,不足动心⑤,乃潜坐帷中,密听众论。
所听褒贬,辄加详研,积思三年,刻像乃成。
(选自《历代名画记》)【注释】①谯、铚:古地名;郡:古代行政区域。
②郑玄:人名。
③范宣:人名。
④至于开敬:到了开放敬神的时候。
⑤动心:打动人心。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宣见逵画,以为亡.用之事()②又善.铸佛像及雕刻()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此儿非独能画,终享大名,吾恨不得见其盛时。
②宣观毕嗟叹,甚以为有益,乃亦学画。
11.通读全文,说说戴逵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原因。
(2分)(三)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5分】“零高度”飞行①从上海浦东龙阳路往国标机场方向,一条白色的“游龙”飞驰而过,三十多公里的路程仅用了短短的六七分钟时间,风驰电掣般的速度令人折服、赞叹。
这就是创造了吉尼斯纪录,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陆上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种列车竟然是在地面上“零高度”飞行。
②众所周知,超音速飞机要在几千米的高度飞行,直升飞机也至少要有十几米的高度才能飞行,磁悬浮列车是怎样创造近乎“零高度”飞行的奇迹的呢?③要使磁悬浮列车“飞行”起来,首先要将列车腾空。
④上海的磁悬浮列车是“常导磁吸型”磁悬浮列车。
这种磁悬浮列车利用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在列车两侧转向架上安装悬浮电磁铁,在轨道上铺设磁铁,利用磁铁的吸引力,使列车完全脱离轨道,腾空在距离轨道约1厘米处悬浮运行。
⑤为了保证这种悬浮的可靠性和列车运行的平稳度,必须精确地控制电磁铁中的电流,保证磁场稳定的强度和悬浮力,使列车与轨道之间始终保持约1厘米的间隙。
这个间隙是使用气隙传感器来控制的。
⑥要使磁悬浮列车“飞行”起来,除了将列车腾空,还得让它前进。
⑦磁悬浮列车的驱动和同步直线电动机的原理一模一样。
通俗地讲,在位于轨道两侧的线圈里流动的交流电能将线圈变为电磁体,它与列车上的电磁体相互作用,就能使列车启动。
列车前进是因为列车头部的电磁体N极被安装在靠前一点的轨道上的电磁体S极吸引,同时又被安装在轨道上稍后一点的N极排斥。
当列车前进时,在线圈里流动的电流方向就反转过来了,即原来的S极变成N极,N极变成S极。
这样循环交替,列车就可以持续向前奔驰了。
⑧为了控制列车前进的方向,列车侧面安装了一组专门用于导向的电磁铁。
当车辆发生左右偏移时,列车上的导向电磁铁与导向轨的侧面相互作用,产生一种排斥力,使车辆恢复到正常的位置。
列车和导向轨侧面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当车辆的运行状态发生变化,例如运行在曲线或者坡道上时,控制系统通过对导向磁铁中的电流进行控制,来保持这一侧向间隙,从而到达控制列车运行方向的目的。
⑨上海磁悬浮列车的“飞行”速度为每小时430公里,比普通货车要快好几倍。
那么,如此高速行驶的列车是如何做到行驶稳妥、安全可靠的呢?⑩列车高速行驶,危险因素之一是转弯半径问题——转弯半径不能过小。
上海的整条磁悬浮线路上需要转弯的地方也有几处,其中最大转弯曲线半径达到8000米,肉眼观察几乎是一条直线,因此在转弯时乘客不会有丝毫不适;而最小的半径也达到1300米,即使是高速行驶中的转弯,乘客也同样感觉平稳舒适。
⑪列车与轨道没有接触,安全制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磁悬浮列车的制动方式有三种:电磁制动、涡流制动、滑撬制动。
当列车遇到紧急情况时,运行控制系统通过快速判断,对三种制动方式进行最优化选择,使列车停在合适的位置。
⑫由于磁悬浮轨道“平躺”在“光天化日”之下。
万一轨道上出现障碍物对高速行驶的列车构成威胁怎么办?据介绍,磁悬浮轨道全线两边50米范围内装有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隔离装置,人为在轨道上制造障碍几无可能。
⑬总之,磁悬浮列车的运行,真正实现了陆上交通工具的“零高度”飞行,是人类在交通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本文有删改)12.通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解释“‘零高度’飞行”的含义。
(2分)13.本文围绕磁悬浮列车的“‘零高度’飞行”主要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况。
(3分)14.根据文章内容,说说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是如何做到行驶稳妥,安全可靠的。
(3分)15.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和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4分)16.文章第⑫自然段的说明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形象,请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3分)(四)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18分】如果龙应台①他一上来我就注意到了,老伯伯,留着平头,头发灰白,神色茫然,有点像个走失的孩子。
他裹着一件浅褐色的夹克,一个皮包挂在颈间,手里拄着拐杖,步履艰难地走进机舱。
其他乘客拖着转轮行李箱,昂首疾步往前,他显得有点慌张,低头看自己的登记证,抬头找座位号码。
不耐烦的人从他身边用力挤过去,把他压得身体往前倾。
他终于在我左前方坐下来,怀里紧抱着皮包,里头可能是他所有的身份证明。
拐杖有点长,他弯腰想把它塞进前方座椅下面,一阵忙乱,服务员来了,把它抽出来,拿到前面去搁置。
老伯伯伸出手臂,用很浓的甘陕乡音向着小姐的背影说:“要记得还给我啊。
”②我低头读报。
③台北往香港的飞机,一般都是满的,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去香港的。
他们的手,紧紧握着台胞证,在香港机场下机、上机,下楼,上楼,再飞。
到了彼岸,就消失在大江南北的版图上,像一小滴水无声无息地落入茫茫大漠里。
老伯伯孤单一人,步履蹒跚....行走千里,在门与门之间颠簸,在关与关之间折腾,不必问他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