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安全控制措施
1.1建设管理单位在项目建设管理中的安全控制措施
1.1.1在施工招标阶段,应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施工中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安全生产组织机构作为选择监理单位与施工承包商的一个评标标准。
1.1.2督促、监督设计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制定的建筑安全规程和技术规范进行建筑工程设计,确保工程的安全性能。
1.1.3及时、准确地向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与施工现场相关的地下管线资料,并要求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1.1.4及时按要求和规定支付施工承包商合理的安全文明施工增加费。
1.1.5及时为项目经理部人员购买工伤意外保险,支付保险费。
1.1.6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1.1.7严格按照有关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检查工地食堂的运营情况。
1.1.8严格按照有关建设行政部门的要求监控夜间施工情况。
1.1.9严格按有关环保部门的要求监控施工现场对大气
污染的程度。
1.1.10通过合同形式明确违反有关规定的处罚条款,以保障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1.2 建设管理单位对监理方面的安全控制措施
1.2.1将监理对安全施工的监管签订在委托监理合同工作职责范围内,以便明确监理单位在安全监理方面的责任。
1.2.2要求项目监理机构配备安全控制专业监理工程师,并要求监理规划中有专项的安全控制监理措施。
1.2.3督促监理单位对承包商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及专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检查并监督执行。
1.2.4、督促监理单位检查、审查承包商对基坑、护壁、脚手架搭拆、基坑降水等涉及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了解监理单位对安全防范措施的审查意见,及时审批有关单位报送的安全施工措施方案。
1.2.5督促监理单位检查承包商进场设备、机具的工作状态,对塔吊安装、龙门架安装、设备、材料、构件吊装等专项工艺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对施工中的技术措施进行审批。
1.2.6督促监理单位检查电工、焊工吊装工等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证,督促其在施工中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建筑行业安全规章、规程,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1.2.7检查落实监理单位对施工安全监控点的到位情况,检查承包商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安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及安全监控设备、仪器情况,检查承建单位的安全责任人是否到位。
1.3 建设管理单位和监理单位对施工承包商的安全控制措施
1.3.1检查施工承包商的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保证措施。
1.3.1.1项目经理、生产和质量副经理、安全监督员、各专业工长、安全员必须按照各自的安全技术管理职责,进行层层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
实行安全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目标到岗,专兼职检查结合,杜绝重大事故发生。
1.3.1.2安全监督员是现场的安全执法人员,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接受其监督检查,在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实施安全一票否决权。
1.3.1.3施工项目经理和各专业工长是现场安全施工的主要管理层,对所管工程或分部工程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必须经常检查施工现场环境安全和安全防护设施,巡视作业点的安全情况。
不违章指挥,制止违章作业,并组织职工安全技术学习,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预防事故能力。
1.3.1.4所有施工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的
安全方针、政策法规和法令,严格实行分公司制定的现场安全生产奖惩办法。
1.3.1.5施工项目经理每半月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和安全评议活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批评教育,并下发整改通知书,即时整改。
对安全工作执行好的班组和个人,要给予表扬和奖励。
1.4 检查重点部位的安全技术措施。
1.4.1脚手架搭设必须符合安全操作规范的规定,所使用的脚手架、跳板必须牢固可靠,不得有探头板。
1.4.2现场临时设施用电必须由电工按规范敷设,手持电动工具必须设置漏电开关。
用电设备必须一闸一机、一箱一锁,并定期对用电线路及用电设备进行检查维修。
1.4.3作好施工现场通道口、作业界面的防护措施,设置防护栏和警示牌。
1.4.4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险物品,设专人专库保管,建立严格的保管领用制度。
库房应有明显的警示标志,作好安全防火工作。
1.4.5施工现场应有足够的照明,若使用移动照明应有36V以下安全行灯。
1.4.6焊工使用的电焊机必须接地,焊钳和焊把线应绝缘良好,施焊区附近不得有易燃易爆物质。
氧、乙炔瓶应悬挂禁油和防火标识。
1.4.7使用的单面梯子,对地夹角以70°左右为宜,梯子下应有防滑措施。
1.4.8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穿戴好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1.4.9工长和安全员应结合不同的工作对象和施工环境,进行日常安全交底,同时,根据不同季节和节假日前后实行安全教育。
1.4.10施工现场要经常保持整洁,物料摆放整齐有序,做到文明施工。
1.5 检查施工承包商的施工用电安全管理措施。
1.5.1设置与施工用电系统的低压中性点同电位的PE保护接地系统.
1.5.2对一类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及与该电气设备相连接的金属构架,必须采取可靠的PE保护接地。
1.5.3接引至电气设备的工作零线N与保护接地线PE必须分开。
1.5.4保护接地线应采用焊接、压按、螺栓连接,严禁缠绕或钩挂。
1.6 检查常用电气设备的性能状态。
1.6.1采用的电气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设备应有铭牌。
1.6.2使用中的电气设备应保持完好的工作状态,严禁
带故障进行。
1.6.3熔断器的规格应满足被保护线路和设备的要求,严禁用金属线代替熔丝。
1.6.4插销和插座必须配套使用,电气设备应选用可连接保护线的三孔插座,其保护端子应与保护地线或保护零线连接。
1.7 检查常用移动工电动工具及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情况。
1.7.1移动工电动工具及手持电动工的使用、检查和维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1.7.2长期使用或新领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并应测绝缘。
1.7.3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需要移动时,不得手提电源线或转动部分,使用完毕后,必须在电源侧将电源断开。
1.8 检查电焊机部分的使用情况。
1.8.1根据施工需要,电焊机宜按区域或标高层集中设置,并应编号。
1.8.2电焊机的外壳应可靠接地,不得多台串联接地。
1.8.3电焊机的裸露导电部分和转动部分应安装保护罩,直流电焊机的调节器被拆下后,机壳上露出的孔洞应加设保护罩。
1.9 安全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