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果树套袋栽培

果树套袋栽培

果树套袋栽培水果业是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但目前我市水果的整体质量不高,商品率低,市场竞争力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心理正在发生新的转变,消费绿色产品、有机食品的观念已成为时尚。

葡萄套袋、梨子套袋可以明显地改善果实外观品质,防止病虫害,减少农药污染残留,改善果实风味,提高果品质量。

同时还能满足市场对高档水果的需求。

套袋栽培已成为当前生产优质、高档果品的一项重要技术。

果实套袋时间:具体时间依树种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原则上是生理落果之后,也就是谢花后30-35天。

葡萄的套袋时间在6月上旬,金秋梨在4月下旬,脐橙在6月上、中旬。

葡萄选用33cm×27cm规格的单层原色纸袋,金秋梨及脐橙选用20cm×15cm 规格外灰内黑的复合纸袋。

不能用纸糊制的纸袋,因报纸袋含铅量过高,增加对果实的污染。

套袋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①套袋之前要进行疏花疏果,普喷一次杀虫杀菌剂,彻底消灭病虫源。

②应做到喷药后马上套袋,如遇下雨,应补喷农药后再套袋。

③套袋操作是一项细致工作,要严把质量关,否则前功尽弃,得不偿失。

一、梨果实套袋技术1、套袋时间。

落花后20-40天(约4月下旬到5月上旬),幼果如拇指般大时,疏完果即套袋,用10天左右时间结束。

过早或者过晚,均不能达到理想效果。

2、套袋前疏果。

套袋前要按负载量要求认真疏果。

3、套袋前杀虫杀菌。

套袋前一定要喷杀虫杀菌混合药1-2次,重点喷果面,杀死果面上的菌虫。

用药对象主要针对梨褐斑病、黑斑病、轮纹病及梨瘿蚊、梨黄粉蚜、梨木虱等。

4、套袋时严格选果。

选择果形长、萼紧闭的壮果、大果、边果套袋。

剔除病虫弱果、枝果、次果,每袋只套1果,1果1袋,不可1袋双果。

5、套袋顺序和要求。

先树上后树下,反之,易碰落,上下左右内外应均匀分布。

6、套袋操作方法。

先把手伸进袋中使全袋膨起,然后一手抓住果柄,一手托袋底,把幼果套入袋口中部,再将袋口从两边向中部果柄处挤摺;当全部袋口叠折到果柄处后,于袋口左侧边上,向下撕开到袋口铁丝卡长度,最后将铁丝卡反转90度,弯绕扎紧在果柄上。

注意不要套绑在果台枝上,也不要扎得过分用力,以防卡伤果柄影响生长。

套完后,用手往上托打一下袋底中部,使全袋膨起来。

幼果悬空在袋中,不与袋壁贴附,可防止蝽象刺果和药水、菌虫分泌物污染果实长锈生霉。

7、套袋注意事项梨树的套袋栽培离不开良好的肥培管理和病虫防治,否则也是徒劳。

a: 如何施好基肥1. 基肥要秋施每年在早熟梨采收后的8月末至9月中旬早秋施入最好。

实践证明,基肥秋施比冬施或春施效果都要好。

秋施基肥有几个方面的好处:第一,根据对根系生长规律的观测得知,梨树根系1年有两次生长高峰期,一次是在春季的3~5月,一次是在秋季的9~11月。

基肥在采收后8~9月早秋施入,正好迎来梨树秋根的生长高峰,可以促发大量新的吸收根,增加贮藏营养水平,提高花芽质量和枝芽充实度,提高抗寒能力。

第二,更重要的是,秋天生的根比春天生的根活动要早,吸肥也早,能促进根系的春季生长高峰,从而对萌芽、展叶、开花、坐果及幼果生长都十分有利。

第三,基肥秋施,经过冬春腐熟分解,肥效能在梨树养分最紧张的时期(也就是4~5月份梨树的营养临界期)充分发挥作用。

所以,密植园必须坚持基肥秋施,并配合适量的速效肥料。

2.如何进行根际追肥根际追肥是在基肥基础上进行的分期供肥措施。

根际追肥应按梨树的需肥规律按需供肥,及时追补,梨树需肥高峰期与梨树各器官生长高峰期是一致,是确定追肥时期的理论依据。

根据梨树各物候期的需肥特点,我们把根际追肥分为萌芽前肥,亮叶肥和果实膨大肥。

首先我们来讲萌芽前肥:有一首诗写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说明了梨树的萌芽、展叶、开花时间很集中。

若此时期缺氮,会造成大量落花落果,花而不实一场空。

所以,要在早春萌芽前2周追肥,并灌透水,使之迅速发挥肥效。

那么什么叫亮叶肥呢:梨树从幼叶展开时是淡黄绿色,进入5月中下旬转为深绿色,风吹叶转闪光发亮,我们把它称为“亮叶期”。

这时正是树冠大多数新梢,尤其中、短梢顶芽形成封顶停长期,花芽开始分化,不必担心追肥会引起冲破顶芽再次徒长。

(3)果实膨大肥:果实进入生长高峰期后,是决定果实个子大小的关键时期。

此时,也是枝叶丰满,全年光合功能高峰期,如能及时供肥,可以增产10%以上。

那么氮,磷,钾的施用在全年应该如何分配呢,氮肥在基肥中应施入全年施肥总量的50%,以后3次根际追肥数量分别为20%、20%和10%;磷肥可以在基肥或者萌芽前肥中一次性施入:钾肥只在亮叶肥和果实膨大肥时施入,施入的量分别施入60%和40%。

密植园应本着少量多次、多点穴施的方法追施,不可过于集中,每年每次要变换施肥的位置和方式。

另外在必要时我们还可以结合打药喷施叶面肥。

b: 梨园的病虫害防治梨萌芽前的15-20天,主治梨木虱越冬代出蛰成虫,药剂可使用DDV乳油的800倍液,2,在梨芽萌动的初期全园喷一次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主治黑星病,轮纹病,兼治梨木虱等,3,梨芽露绿时主治各种蚜虫,药剂用5% 高效氯氢菊酯2000倍液,4,梨谢花后结合套袋用药主治梨黑星病,梨锈病,梨茎蜂等,药剂可使三唑酮加杀菌剂加杀虫剂。

5,梨套袋后应密切注意梨园中黑星病,黑斑病,轮纹病,梨小食心虫,椿象的发生,如果发现病情,应立即用杀菌剂加杀虫剂防治。

这些病虫害的发生适期,我们可以了解一下,梨黑星病病原菌寄生性强,病害流行性强,病原菌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是20~25℃,在一个生长季节里,当条件适宜的话,梨黑星病可以多次侵染梨树。

梨黑斑病在多雨、以栽植砂梨品种为主的南方地区发生较重,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和果实,,从梨开花到采收果实,几乎都能发病,尤其温度在25-30度高湿条件下发病最多。

梨小食心虫年发生4-5代,在7月上中旬为盛发期,由于梨小食心虫发生期不一致不整齐,各世代均有重叠现象,这就给防治带来了难度,有时需多次用药才能控制梨小的发生。

6,冬季清园,冬季清园要刮去梨树上的老树皮、翘皮,剪除病虫枝,要将果园内的落叶,枯枝,病果及各种杂草.清理干净,集中销毁,然后喷一次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我市梨园中常见的病虫害基本上就是以上这些,那么在梨园防治病虫害的工作中,我们应根据各自园中病虫害发生的具体情况灵活使用,在用药的时候要注意各种杀菌剂和杀虫剂要交替使用,如果老是使用同一种药剂,就会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不佳。

二、葡萄套袋技术1.纸袋种类的选择葡萄套袋纸袋的选择应根据园内树长势状况、生产目标、经济能力合理选择。

由于我国葡萄生产以内销为主,因此宜选择质量可靠的国产双层袋,如龙口凯样袋、天津现代袋、青岛佳田袋等;塑膜袋和自制报纸袋尽量少用或不。

2.套袋时期葡萄一般在葡萄生理落果(坐果后15—20天)后进行套袋,即果粒长到豆粒大小时经疏粒、整穗后立即套袋。

套袋时间应在晴天上午9至——11时和下午2至6时为宜。

3.套袋操作技术套袋前将整捆果袋放于潮湿处,使之返潮、柔韧;选定幼穗后,小心地除去附着在幼穗上的杂物,左手托住纸袋,右手撑开袋口,或用嘴吹开袋口,令袋体膨起,使袋底两角的通气放水孔张开,手执袋口下2—3cm处,袋口向上或向下,套入果穗,套上果穗后使果柄置于袋的开口基部(勿将叶片和枝条装入袋子内),然后从袋口两侧依次按“折扇”方式折叠袋口,将捆扎丝扎紧袋口于折叠处,于线口上方从连接点处撕开将捆扎丝返转90度.沿袋口旋转1周扎紧袋口,使幼穗处于袋体中央,在袋内悬空,以防止袋体磨擦果面,不要将捆扎丝缠在果柄上,套袋时用力方向要始终向上,以免拉掉幼穗,用为宜轻,尽量不碰触幼穗,袋口也要扎紧,以免害虫爬入袋内危害果穗和防止纸袋被风吹落。

另外,树冠上部及骨干枝背上裸露果实应少套,以避免日烧病的发生,葡萄园每亩平均套袋数量为1600个左右。

4.摘袋时期摘袋时期依袋种、品种不同而有较大差别,红色葡萄在采收前1——2周摘袋,以促进浆果着色,其余葡萄采收前不去袋。

一天中适宜除袋时间为上午9时至11时,下午3时至5时左右,上午除南侧的纸袋,一定要避开中午日光最强的时间,以免果实受日灼。

摘袋时间过早或过晚都达不到套袋的预期效果,过早摘袋,果面颜色暗,光洁度差;过晚除袋,果面颜色淡,贮藏易褪色。

5.套袋后管理套袋果园加强肥水管理和叶片保护,以维持健壮的树势,满足果实生长需要。

除进行果园全年正常病虫防治外,套袋前1——2天全园喷一遍杀菌剂和杀虫剂,以有效地防止各类病虫为害。

药剂包括70%科博500倍、70%甲基托布津800倍,宝丽安1500倍,高渗灭杀净等。

采收后,将用过的废纸袋及时集中烧毁,消灭潜伏在袋上的病虫源,以减少翌年的危害。

6、套袋注意事项a: 果穗整理若不进行果穗整理,会造成果粒偏小和挤压变形,而且穗重过大会使成熟期推迟及含糖量下降,贮运及销售过程中易受挤压出现落粒等现象。

在第1次药剂处理前,将果穗先端掐去果穗长度的1/5~1/4,对过长的支穗也要掐穗尖,同时除去副穗,第2次处理后再对果穗表面进行修剪和整理使果粒大小均匀,果穗表面光滑平整,穗形紧凑,呈近圆筒形。

果粒的留量应根据果枝的健壮程度及穗形本身的大小来确定,一般每穗留果70~90粒。

b: 生长季架面管理为节约和集中营养,春季要及时抹芽和定枝,架面上大约每15cm左右保留1个健壮新梢,结果枝的数量应占新梢总量的60%~70%,要及时处理副梢,掐卷须和进行主梢摘心,防止架面郁蔽和营养枝生长过旺。

结果枝在开花前生长较旺时,可在花序以上留6~7 片叶摘心,长势不旺者可不进行摘心。

结果枝摘心后保留顶端2个副梢,其余副梢可留1~2片叶摘心绝后,所保留的2个副梢以后各自保持单轴延伸,当所留副梢长出5片叶左右时可根据其长势决定是否进行第2次摘心,营养枝的主梢长到10片叶左右时进行摘心和副梢处理。

副梢处理方法与结果枝的方法基本相同,但要注意防止其生长过旺。

c: 病虫害防治生产上应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进行防治。

在冬季,揭掉葡萄枝蔓的老翘皮,并做好清园工作,葡萄萌芽前喷1 次3~5°Be 石硫合剂,可杀死多种越冬病菌和虫卵。

生长季节主要防治黑痘病、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及叶蝉、金龟子和鸟害。

预防黑痘病应在新梢5~6片叶时喷1次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预防白腐病和炭疽病,在开花前和葡萄生理落果后各喷1次800倍80%喷克、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等,重点喷葡萄的花序和果穗;生理落果结束,果穗经修整,并细致喷杀菌剂后进行果实套袋,这样既可预防果实的病害,又可防止金龟子及鸟为害,套袋时采用白色专用葡萄果实袋;采收后注意防治霜霉病及葡萄叶蝉,保护好叶片,提高花芽质量和营养贮藏水平,为下一年丰产打下基础。

涟源市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