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学习情境七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教师手册)
一、学习情境设计思路
1.在分析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工作所具备的职业能力基础上,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技术,遵循“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确定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学习并掌握个人所得税的基础知识和个人应纳所得税税额的计算与纳税申报的基本技能,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

同时,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具备经管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素养。

2.设计个人所得税税款计算与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2个子情境。

个人所得税税款计算的子情境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列举的11个应税项目(教材中有所合并)来安排教学内容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的子情境先是企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特殊人群自行申报个人所得税为序来设计教学内容。

3.为增强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的全过程,设计了一个典型任务,列示了具体的操作步骤,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循环上升。

知识准备的选取则紧紧围绕完成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的项目任务而需要来选取,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

二、学习子情境划分与课时分配
三、教学内容解析
1.教学重点解析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身份的界定;
超额累进税率的运用;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款的计算;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稿酬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
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及纳税人自行申报个人所得税的相关处理。

2.教学难点解析
超额累进税率的运用;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款的计算;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

3.操作易错点解析
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分项征收,源泉扣税和纳税人自行申报相结合的纳税方法”。

超额累进税率的运用;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款的计算;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4.职业能力培养关键点
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能力,应纳税额的计算能力,扣缴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报能力,自行申报个人所得税业务的办理能力。

四、教学实施方案
六、考核记录与考核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