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秘书史思考题参考答案 wode.doc

中国秘书史思考题参考答案 wode.doc

《屮国秘书史》思考题参考答案wode第一章屮国秘书工作的起源1.简述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过程。

答:我国秘书工作孕育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萌发于夏朝,形成于殷商。

我国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己经形成了社会组织的领导部门,有了原始文字、原始的公务活动记录,有了专事记录的人员,岀现了秘书活动。

那一时期也就成为我国国家秘书工作的孕育时期。

夏朝已有了公务文书和宫廷档案,并有了以此为主要业务的官员。

由于有关夏朝的记载甚少,至今尚难断定其秘书工作已经形成。

但是,秘书工作已在夏朝萌发。

•商朝己有了不同名日、不同职掌、不同层次的史官,商朝末年建立起了我国最早的中央秘书机构一太史寮,有了甲骨文书,文书档案工作起步。

因此,我国的秘书工作从部落联盟昌盛时期孕育,经夏朝萌发,至迟在殷商已经形成。

2.简述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的产生及影响。

答:商朝末年,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展、人口的激增,国事口趋繁忙。

作为辅助管理者的秘书也相应增加了,他们需要被组织起来,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才能有效地处理各方面事务,这样,就促使了专门秘书机构的产生。

据甲骨文和金文记载,商朝末年,朝廷中出现了秘书机构——太史寮,其主官称太史,下隶有层次不同、职掌备异的史官,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商王的册命及祭祀等事宜,其结构虽然简单,却是至今我国历史上最早诞生的屮央秘书机构。

3•简述甲骨文书。

答: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是我国已发现的故早的成熟的古文字。

甲骨文书是商王室用甲骨文写下的,记录以商王室的备种活动的文书,已初步具备文书的基木要素。

4.试分析“管理”与“文字”两大条件对秘书工作产生的决定性作用。

答: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表意的工具,也是书写文书的先决条件。

文书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材料,它只有在文字岀现后才可能产生。

各文明古国的进化史祁证实了这一点。

公务文书需要有人拟制、处理、传颁、保管,由此产生了以文书工作为主要业务Z—的秘书和秘书工作。

因此,文字和公务文书的出现,是秘书工作起源的一个社会条件。

国家岀现后,统治者为了发号施令,指挥国事,必须使用文书,因而产生了国家公务文书。

随着部落联盟活动地域的扩大,人口的增多,事务的增加,领导部门仅靠语言已经难以实施管理。

因为,语言难以准确、及时地传遍整个部落联盟,一些重要的约定、经验、大事也难以依靠语言而准确、长久地留存下去,语言在空间上不能传于异地,在时间上不能传于异时。

因此,必须运用文字,借助于文书以代替口语,才能实施管理。

这样,原始文字开始被运用于公务活动屮,对管理起到了辅助作用,进而推动秘书工作的发展。

5.从商代史官的分工分析现代秘书的职能分工。

答:商朝的史官名1=1众多,有十几种,己经分成不同层次、不同职掌,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贞卜史官,祭祀史官,作册史官,记事史官。

这四类史官屮,就作用而言,贞卜史官、作册史官偏重于在政务方面为商王服务,这更像现代的行政秘书,祭祀史官、记事史官则偏重于处理事务,类似于现代秘书的口常事务的处理、办事的能力。

其屮作册史官和记事史官的职能与现代秘书人员最为相近。

古代史官的职能反应到现代秘书所具有的职能:办文、办会、办事。

秘书还具有信息管理、调杏研究、会务工作、公文处理、档案管理、信访工作、沟通协调、辅助决策等职能。

第二章两周的秘书工作1.简述两周屮枢秘书机构的建立及其职能。

答:西周时期,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是一个辅助机构,起着参谋咨询、处理口常事务的作用;对下属职能部门而言,它是一个综合性机构,凡各种请示、报告均须先通过它上达中央政府,它起了中央政府和下属部门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卿事寮以太史寮为辅助部门,作为与下属联系的秘书机构。

西周的诸侯国、地方州府,闾府官署也有了秘书机构,秘书工作在全国范围已初步建立,说明了秘书机构是政府机构不可缺少的辅助性部门。

2.简述周代的“史官文化二答:先秦的史官作为我国秘书的鼻祖,表现出时代特点,有的特点被LI后历朝的秘书官员发扬光大,成为传统。

概括起来,他们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宗教色彩由浓至淡,史官的分工、分层次由浅至深,产生了职业道徳,形成了职业个性,文化素质优秀。

春秋初期,情况发生变化,史官地位衰落,新秘书官职出现,大批士加入秘书队伍。

这些都说明,我国秘书工作的初创时期,秘书是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优秀分子,表明了秘书工作的重要性和其职业要求的严格性。

3.谈谈古代公文产生对秘书工作的影响。

答:西周时,为了适应国家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管理的需要,已经出现了一个由下行文、上行文、平行文三类文种组成的恥套的文书体系,这一分工明确的文书体系一直沿用至今。

所以,西周是我国文书工作史上一个重要的开拓时期。

同时,文书用印制度保证了文书的有效性、严肃性,防止了公文被伪造,加强了对文书的管理和控制,是文书工作也是秘书工作屮的一大进步。

4.分析“士芍!!任秘书的积极意义。

答:(1)春秋战国时期,大批士加入秘书行列,壮大了秘书队伍,为原有的秘书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观念、新思想,提高了秘书丁•作的质量,开创了秘书工作的新局面。

(2)对社会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同时,提高了秘书的地位和声誉。

(3)使古代秘书工作中文书档案和参谋咨询业务相对分离为独立性较强、各由专门秘书承担的两大部分,对口后的秘书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简述西周的社会调查制度及影响。

答:社会调查是行政决策的基础,是秘书机构的一项重要业务。

西周统治者在立国伊始的一些做法,事实上建立了社会调杳制度。

西周的社会调杳工作由专人总管,由多种人员承担调杳,调杏的时间、方法、情况的上报、汇集都有规定,形成一套较严密的制度。

社会调杳的秦汉的秘书工作1.简述秦汉屮枢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

答:秦汉屮枢机构的演进是从丞相府到尚书台。

秦朝以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为政府的屮枢机构,其秘书T作以丞相府为主,御史大夫寺为辅。

至汉代先后经历削弱相府、起用尚书,而后设立尚书台。

尚书台的设立,标志着新的秘书机构形成,最终诣书台取代相府,成为皇帝的办公厅。

这标志着从汉武帝开始的将相府的秘书职能转移至皇宫的任务已经完成。

2.简述秦汉秘书的选拔与任用。

答:H秦朝始,秘书官吏列入封建王朝的文官系统,其选任途径也类似于文官选用方法。

秦朝屮央政府的重要秘书官员,其來源一是从开国功臣屮选用,二是从六国III部屮招用,+ 央备部门及地方郡府的一般秘书,则通过学校培养、输送。

地方政府的秘书官吏则用试吏法简选出来。

汉朝吸取了战国以来选士的经验,建立了 i套选用官吏的制度,除了皇宫屮的重要秘书(如屮书令)和外朝的高级秘书官员(如御史屮丞)由皇帝直接任命以外,各级秘书大多通过察举、征召、辟除等途径选任。

汉武帝在屮央开办太学的同时,还诏令全国各地的郡(国)仿照太学,兴办官学,培养人才,其屮不少人被委任为地方官衙屮的秘书官吏。

3.简述秦汉秘书的考核制度。

答:(1)秦朝的“五善”、“五失"考核法秦统一天下后,在“明主治吏,而后治民"思想的指导下,制定了对官吏,包括对秘书官吏的考核标准。

“凡为吏Z道,必精洁正直,谨慎坚固,审恶无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

”这是对官吏的原则要求。

为便于理解和落实,秦朝政府又把这些原则要求分解为必须遵守的“五善”和必须防止的“五失S2(2)汉朝的“常课”和“集簿”汉朝规定,屮央政府各部门的主官要对其所属的秘书官吏每年考核一次,称“常课"或“小考”,每三年一次“大课”,即大考核。

县的秘书官吏由县令(长)考核,“丞尉以下岁诣郡,课校其功”,即对县丞以下吏员,考核其实绩,予以记录,这种记录称“集簿二根据考核的结果实行赏罚。

可见,汉朝已经建立起了对秘书官吏由务级主官定期考核的制度,较秦朝进步了。

4.结合尚书台取代丞相府的过程分析中枢秘书机构变更的主要原因。

答:汉代时,丞相的地位有所提高,丞相府也演变成为政权实体,为了巩固统治,汉武帝开始削弱抑制丞相的职权,并设立尚书台。

丞相府被尚书台逐步取代的过程,说明封建社会屮,皇帝设置秘书机构的目的是集国家大权于一身,保证其实行君主独裁。

一旦该秘书机构职权扩大,威胁到皇权,皇帝就予以抑制、削弱,或有•接解散,重新设立一个听命于他的新的秘书机构。

5.结合“学校培养"谈谈学校教育对秘书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答:(1)汉武帝时,为了培养官员创办了太学,以五经博士为教员,儒学五经为教材,以统一学员思想,传授历代兴亡得失及理政经验。

学员称博士弟了,或从民间优秀青年中选拔, 或是郡具选送的优秀青年官吏,或是皇亲国戚、高官的子弟。

(2)汉灵帝光和年间,还设立了鸿都门学,专门教授辞赋、书法等,毕业后授官,其屮不少人被用为秘书官员。

这是古代第一所设有书法课程的高级学校,它对提高秘书的书法水平和文书的书法质量有积极作用。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秘书工作1.简述魏晋南北朝屮枢秘书机构的演变及职能。

答: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大分裂时期,这一时期屮枢秘书机构演进的过程,其基木线索就是:以屮书省取代尚书台,设门下省分散屮书省Z权,初步形成了屮书、门下、尚书三个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的秘书机构。

(1)设屮书省替代尚书台。

中书省起初的职责是“掌赞诏命,记会时事,典作文书”,即负责起草诏命、记录朝廷大事,拟制文书,是皇帝的机要秘书处。

后来,随着业务LI繁,屮书省要负责21方面的事务,直接与行政屮枢尚书省的各曹对口,渐渐发展为规模很大的朝廷的“办公厅"。

(2)设门下省分屮书省Z权。

门下省在皇帝左右议论大政,出宣i召命,办理交付事项等。

这样,门下省就分掌了屮书省的一部分秘书工作,分散、限制了屮书省的权力。

2.简述曹操、诸葛亮任用秘书的原则及方法。

1)曹爱才敬才,不计私怨,不拘小节,唯才是举,广纳天下Z士,而且知人善任,根据这些人才的特长,分别将其用为不同类型的秘书。

(2)诸葛亮用人不注重门第资历,只要有真才实学,徳才兼备者,一律任用,任人唯贤。

诸葛亮的用人Z道别具一格,在任用Z前,从七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问Z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是“穷Z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是“咨Z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是“告Z以难而观其勇", 五是“醉Z 以酒而观其性",六是“临Z以利而观其廉",七是“期Z以事而观其信"。

诸葛亮除了要求秘书忠于职守以外,还非常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为此,他专门建立了“参署'制度, 让秘书能充分发表意见,实行“纳言之政”。

“参署”制度的主要内容有三条,即“违覆”、“直言”、“进人二3.简述“九品中正制'及“寒门掌机要"。

答:(1)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吏(包括各级秘书官吏)的基木制度是白曹不起始的九品屮正制。

所谓“九品屮正制”是曹丕称帝后,根据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设立的,即令屮央的一些官员兼任貝原籍所在州郡的屮正,根据“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的原则,察访木州郡的人才,列为九等,以备选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