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棉花姑娘 公开课精品教案

棉花姑娘 公开课精品教案

《棉花姑娘》教学重难点设计
【教学思路】
《棉花姑娘》是一篇童话故事。

课文以童话的形式出现,根据这一特点,我觉得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创造性,显得新颖、生动、有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

其次,根据课文的结构特征,我认为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第2—5自然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来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当然,在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分角色朗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教学设计】
一、体验揭题,导入新课
1、小朋友,有一个村庄里种了一种可爱的植物,你们想更老师一起去欣赏一下吗?仔细观察,你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
出示棉花(课件),认识棉花。

(让学生从视觉上认识棉花,从而提高兴趣。

)2、在我们生活中,什么东西是用棉花做成的?
(棉衣、棉被、棉鞋、棉帽、棉纱发等)从刚才小朋友的回答可以知道棉花给我们带来温暖,我们是多么的感谢棉花姑娘啊!
3、板书课题:棉花姑娘。

(齐读)
认识生字“棉”,棉花是植物,所以用“木”。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棉花对人类的贡献,也为学生学习课文,培养感情打下铺垫。

“棉花姑娘”是本文的主人翁,轻声“姑、娘”是本课朗读中的一个难点,因此,开头解决难点,对本文的朗读起了铺垫作用。


二、课件出示童话故事,整体感知
引:有一天棉花姑娘病了,她得了什么病呢?她又是怎么办的呢?
1、看懂画,听录音,思考着两个问题。

2、学生简单交流。

(本文以童话的形式出现,让学生看动画课件,听录音,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片,边看边听边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读感悟,理解课文
1、体会感情,学习第1自然段。

⑴愿意读的小朋友起来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找出“可恶的”,体会棉花姑娘病情的严重以及棉花姑娘急切的心情。


⑵出示课件学习生字:许、恶、盼望。

(做动作)
⑶学生领悟感情朗读。

(抓住课文的情感因素,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

)
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2~5自然段。

⑴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读出恰当的语气。

自学任务单:
①分角色朗读对话,感受棉花姑娘说话的语气?
②小动物帮棉花姑娘治病了吗?为什么?(讨论)(完成表格)
③学习生字:啄、帮、稻、害。

(小组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可以把老师讲授的时间节省下来,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充分地感悟。

班级分为五个小组,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第五小组的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分配角色出现问题,时间也就不够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


⑵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①比比哪个小组读得最好,相机指导读出请求的语气。

②汇报小组学习收获。

(在这一环节中,出现一个生成性的问题,一个学生在交流中谈到:燕子、啄木鸟和青蛙不愿意帮助棉花姑娘治病。

于是我便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朗读,重点指导了朗读语气,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燕子、啄木鸟和青蛙不能帮棉花姑娘治病的真正原因。

确立探究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很快突破其它动物不能帮棉花姑娘是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一难点。

)
3、紧扣上文,学习5~6自然段。

⑴棉花姑娘的病这么重,到底谁帮助她治好了病?(出示图片)哪段告诉我们的?自由读一读。

⑵课文是怎样介绍七星瓢虫的?假如你是七星瓢虫,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自己?
你还能向同学介绍七星瓢虫的其他知识吗吗?(七星瓢虫是蚜虫的天敌,每天吃100只左右的面呀,是棉蚜等农作物的装甲卫士)
4、演示课件后问:做完手术后的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怎样?(引读第七小节: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她咧开嘴笑了,吐出了──)瞧,她的叶子碧绿碧绿的,绿得就像──,棉花雪白雪白的,白得就像──。

棉花姑娘会怎样称赞七星瓢虫?
(让学生看着图画,展开想象,既让学生懂得了“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的意思,又能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理解课文的美。

5、分角色感情朗读全文。

(以小组为单位)
代表上台合作表演童话故事。

学生分别扮演自己喜欢的小角色。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高潮,学生的表演,无论是动作、语言,还是表情惟妙惟肖,得到所有在场的人的一致好评理解课文后,学生在表演中进一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


6、拓展:
棉花姑娘还会找谁治病呢?他们又会怎么说呢?
根据课文内容,以小小组为单位,交流收集的资料。

(这一环节,学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全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活跃)
四、纳总结,拓展延伸
1、师:哇!七星瓢虫的本领真大,比燕子、啄木鸟、青蛙可强多了,小朋友,你们说是不是啊?
2、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本领,我们不能片面地看待它们,燕子、啄木鸟、青蛙不是不想帮棉花姑娘捉害虫,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

小朋友,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益虫、益鸟呢,你们想知道吗?请你们搜集有关资料,放进小组的档案袋里,让大家一起共享,好吗?
(“以问题开始,又以问题结束”,通过质疑,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在搜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


【教学反思】
1、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非常注重学生的体验,这一教学是贯穿于课堂的始终:朗读课题后,说说在生活中那些东西是用棉花做的;学习生字“许”,引
导学生联系17课中“言午许”,知道知识还要融会贯通;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根据生活经验理解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的意思,棉花姑娘会怎样称赞七星瓢虫?;小组表演时,根据自我体验,勇于创新;结课时,质疑:七星瓢虫的本领真大,比燕子、啄木鸟、青蛙可强多了,小朋友,你们说是不是啊?
2、体验教学的形式多样。

我的课堂体验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谈自己的亲身经验,有想像体验的,有表演体验的,也有学习经验的等。

3、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体验。

一年级学生生活阅历相对比较少。

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对话交流和表现,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体验感悟的时间和空间。

在这一节课上,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注重生活体验,是对某些特殊天赋发展的肯定,也是培养学生自信的一个前提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