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团干部如何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团干部如何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团干部如何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张莹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它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和智业为支柱,是继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之后人类社会的一个新阶段。

知识经济的发展对团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那么,团干部如何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呢?
一、认识自我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认识自我,才能在德才两方面力求上进;有自制自胜之力,才能克服各种诱惑和邪念,致力于德才的进修。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认识自我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认识自我,才能在德才两方面力求上进;有自制自胜之力,才能克服各种诱惑和邪念,致力于德才的进修。

认识自我的目的就是为了作到自律。

自律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最重要的性格因素之一。

纵观历史,许多成功之士,大都具有自律的恒心与毅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真正靠得住的只有优势和实力,而克己修身正是使个体扩大优势、提高实力的有效途径。

有些团干部刚工作时,春风得意,少年得志,可后来却成绩平平,无所作为。

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认识自我,在别人的赞扬声迷失自己,不注重内在的积累,自我提升,因此,难以成就大事。

认识自我不仅看到自己的长处,更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而且要勇于承认。

那么如何才能认识自我呢?一是要结交良友。

与一些有志向、有志趣、有才能、有智慧的人交朋友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差距,从严要求自己,向高明者看齐。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低俗者交往,
只能使自己志气消沉。

只有与有高尚的人交往,相互砥砺,才能进步。

二是注意日以省心。

“君子当日叁省吾身。

”一个人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

曾国藩就是一个坚持日以省心的典范。

曾国藩初入仕途时脾气暴躁,刚愎自用,因此吃了很多苦头。

后来向清代著名理学家倭仁学习。

每天坚持写日记,从早到晚,言行饮食,都有札记,凡是自己的思想行为不合理义的地方都要记下来,以期自我纠正。

坚持自我省心,直到去世,从未放弃过。

正是由于贯穿一生的自省精神,才成就了他一生的伟业。

三是注意“研几”。

研几是指在研究探测事务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在不好的事情刚出现苗头时就加以剔除。

研几是不仅看到自己的表面,还要看到自己内心深处和即将发生的东西,并及时遏制,这是更深层次的认识自我。

二、勤于学习
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学习是一场革命,学习在当前更成为生存的本领。

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学习是一场革命,学习在当前更成为生存的本领。

学习好坏、政治理论高低直接关系到我们判断形势、驾驭全局、统领各项工作的能力;关系到我们能否面对复杂问题、艰巨任务,头脑清醒,处理得当;关系到我们能否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促进团的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那么学什么呢?
一是学习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有关知识。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理论清才能方向明。

作为年轻干部,只有理论上始终保持清醒、坚定,政治上才能始终保持清醒坚定。

只有学好这些理论,才能用这些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做到学与用、知与行、说与做的统一。

二是坚持学习团务知识。

团干部要议大事、懂全局、管本行,对团的业务知识的掌握程度是衡量团干部的综合素质的最基本的指标。

许多团干部并没有受团校的专门培训,而团
务知识自成体系,不深入地学习,就难以掌握团的工作的精髓,也就很难做好团的工作。

学习团务知识要带着问题学,要边学、边思考、边研究,要作研究型团干部,成为团务工作的行家里手。

三是学习经济、法律、历史、科技、哲学、管理等知识,努力弥补自己知识方面的缺陷。

团干部不同于专业技术干部,对团干部的考察更注重的是综合素质,这如同经济学讲的木桶原理,一只木桶由无数木板组成,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因此,我建议学文科的要多学一些自然科学的知识,学理科的要多学习人文学科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完善,努力打好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的思想根底和知识功底。

四是学习先进时尚文化。

因为做青年工作,必须了解青年。

学习先进时尚文化,才能使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熟悉和了解青年,作青年的朋友,更好地服务青年。

那么,怎样学习呢?一是要培育学习精神。

要保持对未知领域永远的好奇,对新知识永远求知的欲望,要认识到未来的竞争就是学习力的竞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是培养学习习惯。

把已经认识到的东西付诸行动并把它固化下来变为一种自觉,这就是习惯。

每天读书半小时,每年坚持读透一本书,这样坚持下来,就会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是读书的黄金季节,但同时也面对社会上诸多诱惑,应多挤时间学习,少应酬。

每个年轻人的成长,归根到底还要靠自己的本事,本事靠日常的积累,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作了这样就做不了那样,做每件事都要付出机会成本,智慧的人应该能作出理性的选择。

三是培植学习能力。

如果认为读了几本书了解了一些知识就是学习,那就误解了学习。

没有建立联系的知识没有太多价值,要将所学的知识像珍珠一样串起来,像黄油一样提炼出来,要将所学的知识变成指导实践的实际工作能力,这就是学习力的培植。

学习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只有付诸于实践,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威力。

三、锤炼品格
所谓人的成功,就是人的业绩从现实水平提升到相对高的水平。

当一个人想要发展的时候,不仅要把目光放到事业上,还要放到自己的品格锤炼上。

有多高的人生境界,就有多高的事业追求。

所谓人的成功,就是人的业绩从现实水平提升到相对高的水平。

当一个人想要发展的时候,不仅要把目光放到事业上,还要放到自己的品格锤炼上。

有多高的人生境界,就有多高的事业追求。

在人生中,只有造就好自我,才能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打好基础。

只有用内在的提高推动内在的发展,用内在的发展来带动外在的提高,这样才能有成功的人生。

一是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

当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他的事业和他的精神境界就密不可分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精神境界有多高,他的事业追求就有多高。

这正如许多武侠小说中所描写的那样,能达到武学登峰造极境界的,皆是那些遵循江湖道义,在精神境界上有较高追求的人。

孔子讲的“内圣外王”就是告诫人们要注重内在的修养,要积累一种善的德行,培养一种理性的品格。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即是修身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个人的境界来源于他的志向,志向就是对某种价值目标的追求的宏愿和决心。

有了远大的目标,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中保持高度的自觉性和一往无前的坚定性。

才能抵住诱惑,坚持操守,坚定不媚俗的勇气,进入一个较高的人生境界。

二是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团干部要有干事业的雄心,干成事业的信心,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决心,保持昂扬锐气,蓬勃朝气,浩然正气。

保持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团干部来说是一种政治品格,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一个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外在表现,也是一个人坚强决心和顽强毅力的源泉。

豁达乐观的处世态度,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在激励自己的同时也能感染别人,是团干部克服困难做大事、干成事的催化剂。

良好的精神状态会帮助一个人成就事业,走向成功。

三是要有自觉的合作精神。

一个好汉三个帮。

现在社
会已经不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的时代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把人们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彼此依赖。

因此我们追求共赢,我们强调团队,我们在生活中更多地选择正和博弈。

自觉的合作需要厚德载物。

宽阔的胸襟是一个人成事的基础。

曾国藩在人生的三十六字诀中讲到一个“恕”字,称“恕”为立身之本,立德之基。

“恕”,是以爱己之心爱人,是宽以待人,不求全责备。

厚德载物会使我们赢得更多的朋友,化解很多矛盾于无形;厚德载物会帮助我们优化自身成长的外部环境,从而拥有成功的人生。

总之,共青团的岗位一方面让我们的人生色彩斑斓,另一方面也在挑战我们的个人潜质和创造精神。

我希望在这个大熔炉、大学校里经受锻炼的团干部能够珍惜组织上给我们的良好机遇,勤奋学习,锐意进取,锤炼品格,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让党放心、青年满意的团干部。

(作者系团锦州市委书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