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与解读
1.课标内容: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2.课标解读:了解工业的概念以及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联系实际理解影响工业选择的主要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社会、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教材分析
第四章是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姊妹篇。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工业是在农业发展基础上出现的产业部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则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本单元探讨了工业生产活动及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为了使本单元的知识通俗化,教材使用了大量的事例,引用大量地图和资料内容,联系实际,结合不同地域的工业生产活动,以事例分析来引证理论内容,然后再通过理论来指导今后的生产、发展,使理论和实践得到统一。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渗透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活动。

另外一方面,通过对不同地域的工业类型,从珠江三角洲的变化到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发展变化乃至世界主要工业基地的工业建设、发展情况,既要看到我国的强盛也要看到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一节结合大量活动设计以及典型案例,介绍了工业的概念及工业选择的主要区位因素,重点在于分析其发展变化对工业生产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工业地域的形成,针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特别关注工业地域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2.让学生理解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及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图表,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2.结合实际分析工业的区位选择,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分析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

教学重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教学难点
判断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教具准备
课件、学案、投影仪、课本插图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讲授法、分组讨论、读图分析法
课型
新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主要区位因素
2.五类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二、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主要因素
1、科技的进步
2、环境
3、政策
4、乡土情感、个人喜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