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1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1
7.小李叔叔暑假到四川旅游,看到了这尊世界最高的 ( 种宗教的造像。
)造像,它是在(
)产生的一
①佛教 ②道教 ③犹太教 ④中国 ⑤印度 ⑥埃及 A.①⑤ B.②④ C.③⑥ D.①④ 8. 它矗立在茫茫大漠之中,留下了千古的迷团,无数人写下动人的诗篇,公元前2700年 就已经存在,见证了民族的盛衰。它的作用是:( ) A.观测天象 B.轮回的地方 C.法老的陵墓 D.拍电影
自读课本: 找到佛教教义的核心
自主评价:
1.希罗多德认为“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那是肯定 因素对埃及文化的影响。( ) A.地理环境 B.宗教信仰 C.死而复活的思想 D.金字塔工程 2.早期的文明大多产生在大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的是:( ) A.长江 B.尼罗河 C.两河流域 D.亚马逊河 3.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四个同学争论最著名的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他们所说的 是正确的。( ) A.金字塔 B.狮身人面像 C.木乃伊 D.国王谷 4.在古老的印度,人们传说诸神分割原始巨人普鲁沙时,他的口、手臂、腿、脚分别产 生不同的人,在这些人中,地位最高的是:(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5.最早的文明出现在:( ) A.埃及 B.中国 C.印度 D.西亚 6.每一个人一出生便隶属于其家庭的种姓,其社会地位终身难以改变。一般来说,种姓 的职业世袭不变,不同种姓交往乃至通婚都严格受限。它描述的是 的制度。 A.埃及 B.中国 C.印度 D.西亚
《 汉 谟 拉 比 法 典 》 石 柱
1901年法国考古 队在伊朗南部发现
汉 谟 拉 比 法 典
汉 谟 拉 比 法 典
汉 谟 拉 比 法 典 碑 文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 完备的法典。
序言 正文
宣扬汉谟拉比受命于神
结语Βιβλιοθήκη 颂扬汉谟拉比的功绩正文共282条,把当时已形成的阶级 关系、租赁雇佣关系、高利贷关系、家庭 婚姻关系用法律条文明确的固定下来。
第二等级刹帝利是掌有宗教大权的贵族;
第三等级吠舍是指那些从事农、牧、工商业 的普通雅利安人;
第四等级首陀罗是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 他们绝大多数是非雅利安人,世代从事各种 低贱的职业,有的甚至沦落为更低贱的“不 可接触者”——贱民。
印度社会 怎样看待当时的 种姓制度?
乔 达 摩 悉 达 多 正 在 给 弟 子 讲 学
胡 夫 金 字 塔
狮 身 人 面 像
古代埃及文明最著名的历史 遗产是金字塔。 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 最早的一座金字塔至少在公元前 2700年就已存在了。金字塔是当 时人们高超的建筑艺术和独特审 美情趣的体现。
大约在公元前1894年,来自叙利亚 草原的阿摩利人占据了巴比伦城,在两 河流域建立起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 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 定了一部著名的法典——《汉谟拉比法 典》。
第17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导入新课:
你知道人类最早的文明都有哪些?、 人类最早的文明曙光为什么出现在土地肥沃, 水利资源充沛的大河流域?
神奇的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种姓的国度
埃及是尼罗河 的赠赐。 ——希罗多德
感知历史: 古代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 代埃及文明是尼罗河孕育的成果。 尼罗河不仅为干旱少雨的埃及带来 充沛的水利资源,而且由于它定期泛滥, 从上游带来了大量肥沃的淤泥,使得尼 罗河河谷成为古代世界著名的粮仓。
感知历史:
公元前6世纪,在印度出现了佛教。 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 悉达多原是 释迦部落的一位王子,29岁时出 家修行,成道之后称为“释迦牟 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佛教的主张:
“众生平 等”。
佛教
印度的 种姓制度
佛教反对将人分为等级的种姓制 度,认为,神与人及众生都是平 等的,社会上的不同种姓只是由 于不同的职业分工形成的,而不 是天生如此。
这部法典限制高利贷利率和保护商业 贸易;在同等级的公民中实行同态复仇法; 法典维护不平等的等级制度,对自由民及 奴隶的法律地位作了具体规定。法典比较 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普鲁沙
神 话 传 说
种 姓 制 度
婆罗门 刹帝利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吠 舍 首陀罗
第一等级婆罗门为掌管宗教的祭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