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含答案)

物 理 试 题时间:90分钟,分值11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共6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3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B .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C .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D .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铅球成绩为4.50 m ,指的是位移大小为4.50 mB .万吨巨轮在大海中航行,研究巨轮所处的地理位置时,巨轮可看作质点C .某场篮球比赛,XX 队在终场前时被绝杀。

其中“”表示时间间隔D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法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次通过A 、B 、C 三点,位移BC AB x x =,已知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 ,在BC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 ,那么,物体在B 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A. 4m/sB. 4.5m/sC.5m/sD.5.5m/s4.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5.12432m t t x (-+= ,则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质点加速度大小为1.5m/s 2B .质点在4s 末速度为零C .质点滑行90m 时,瞬时速度为8m/sD .质点在前2s 内的平均速度为21m/s5.在空中某固定点竖直悬一根均匀的绳子,现从悬点释放绳子让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若此绳通过悬点正下方20m 处某点A 共用了时间1s ,则该绳全长为( ) (g 取10m/s 2)。

A .15mB .10mC .20mD .25m6.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伽利略认为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B.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伽利略通过小球在斜面上运动实验,得出:小球加速度与自身质量有关7.一个质点沿x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B.该质点在t=1 s时的速度大小为4 m/sC.该质点在t=0到t=2 s时间内平均速率大于平均速度大小D.该质点有可能做曲线运动8.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沿直线运动,它们的 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乙车启动时,甲车在其前方50m处B. 运动过程中,乙车落后甲车的最大距离为75mC. 乙车启动10s后正好追上甲车D. 乙车超过甲车后,两车不会再相遇9.一物体在粗糙地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匀减速直线滑动。

若已知物体在第1s内位移为8.0m,在第3s内位移为0.5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4.0m/s2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3.75m/s2C.物体在第末速度一定为8.0m/sD.物体在第末速度一定为0.5m/s10.甲、乙同时从A处由静止出发,沿直线AB运动,甲先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经一段时间后,改以加速度a2做匀加速运动,到达B的速度为v0,乙一直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运动,到达B的速度也为v0。

已知a1>a,则()=a B.从A到B,甲用时较少C.经过AB间任一点时甲的速度一定大于乙的速度D.经过AB间某一点时,甲的速度可能小于乙的速度11.下列几种情况中,可能发生的是( )A.位移和加速度反向B.速度与加速度反向C.加速度不变,速度在变D.速度不变,加速度在变12.将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5s内物体的()A. 路程为65mB.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方向竖直向上C.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D.位移大小为25m,方向竖直向上13.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及其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时可用4节干电池作为电源B.实验过程中,应该先接通电源,然后再释放小车C.纸带上点迹越稠密,表明小车运动的越慢D.要求纸带的加速度,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量出其倾角α,由公式a = tanα求出加速度二、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14.(8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电源电压220V,频率50Hz)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T(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

其中x1=7.05 cm,x2=7.68 cm,x3=8.33 cm,x4=8.95 cm,x5=9.61 cm,x6=10.26 cm,则打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是________ m/s,计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__,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实验中电网电压为210V,而实验者并不知道,则加速度的测量值和真实值相比______ (填“偏大”“偏小”“不变”)15.(8分)某学习小组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来测滑块的加速度,由导轨标尺可以测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窄遮光板的宽度为d,窄遮光板依次通过两个光电门所用时间分别为t1、t2.(1)通过两个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________,v2=________.在计算瞬时速度时应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填“极限法”“微元法”或“控制变量法”).(2)滑块的加速度可以表示为a=_______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三、计算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9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9分)如图所示,小滑块在较长的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0=3m/s从顶端匀加速向下滑,3s末到达底端,已知斜面的长度L=18m,求:(1)下滑过程的平均速度;(2)到达底端时的速度;(3)第3秒内的位移。

17.(8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的人均拥有率也快速增加,为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交通管理部门在市区很多主干道上都安装了固定雷达测速仪,可以准确抓拍超速车辆以及测量运动车辆的加速度.其原理如图所示,一辆汽车正从A点迎面驶向测速仪B,若测速仪与汽车相距x0=355m时发出超声波,同时汽车由于紧急情况而急刹车,当测速仪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汽车恰好停止于D点,且此时汽车与测速仪相距x=335m,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试求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18.(12分)货车A正在该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因疲劳驾驶司机注意力不集中,当司机发现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轿车B时,两车距离仅有75 m。

(1)若此时B车立即以2m/s2的加速度启动,通过计算判断:如果A车司机没有刹车,是否会撞上B车;若不相撞,求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若相撞,求出从A车发现B车开始到撞上B车的时间.(2)若A车司机发现B车,立即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两车均视为质点),为避免碰撞,在A车刹车的同时,B车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问:B车加速度Ba至少多大才能避免事故.(这段公路很窄,无法靠边让道)高一物理参考答案1.B 14. ()()23216549Txxxxxx++-++不变15.1t d 2t d 极限法 ⎪⎪⎭⎫ ⎝⎛-21222112t t L d 16.(9分)答案:(1)6/m s (2)9/m s (3)8m【解析】试题分析:(1)由得t L v =下滑过程的平均速度s m v /6318== (2)由得20t v v v += s m v v t /92v 0=-= (也可由t t v a at v v at t v S 和算出及+=+=02021 ) (3)由得t v v a t 0-= 2/2s m a =前2s 位移2220221at t v s += 得m s 102=则 第3秒内的位移III 2s L S =- 得m s 8Ⅲ=或得第2秒末速度s m v at v v /72202=+=得 故第3秒内位移m t v v s t 820Ⅲ=+=18.(12分)答案:(1)会撞上 时间为5s (2) 0.67m/s 2【解析】(1)已知B 车加速度为2/2s m a =,设经过的时间为t ∆,两车速度相等,AB 两车到达同一个位置,则:B A v v =对B 车 t a v B ∆=联立可得:t=10sA 车的位移m t v x A A 200=∆=B 车的位移m t a x B 100212=∆= 又A B x m x x <=+1750所以会撞上设经过时间t 相撞,有:2021at x t v A += 代入数据解得:t 1=5s ,t 2=15s (舍去)(2)已知A 车的加速度大小a A =2m/s 2,初速度v 0=72km/h=20m/s 设B 车的加速度为B a ,B 车运动经过时间t ',两车相遇时,两车速度相等,则t a v v A A '-=0t a v B B '=且B A v v =在时间t 内A 车的位移2021t a t v x A A '-'= B 车的位移221t a x B B '= 又A B x x x =+0联立可得22/67.0/32s m s m a B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