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结构选型讲义(史上最全面)

建筑结构选型讲义(史上最全面)

绪论一:结构对于建筑的意义A:结构如同建筑的骨骼,支撑着建筑物;要克服重力,形成支撑体系B:通过满足技术要求来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如:无柱空间的设计,中厅空间的设计C:形成特定的建筑造型;如现在的一些大跨度建筑,其独特的外观造型是进行了正确的结构选型的结果。

D:结构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建筑的发展。

一部建筑史也是一部建筑结构发展史二:几个基本结构原理(一)意义介绍一些反映在力学原理中的普遍规律。

1.可以提高对结构设计分析、判断的直观能力。

2.可以引导和我们合理选择满足功能及力学性能的结构形式。

(二)通过对建筑实践的长期考察、分析,有以下传力的普遍规律。

1.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是由结构的(1)强度(2)刚度(3)稳定性这三个方面决定的。

即:(1)足够的抵抗破坏的能力;砖柱与混凝土柱受压比较(取决于材料承载力)(2)抵抗变形的能力;大截面梁与小截面梁受弯性能比较(取决于截面大小)(3)维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长柱与短柱受压比较(取决于其结构构件稳定系数)现代趋势:轻质高强材料满足①对其材料结构断面易导致②、③破坏,也就是结构受拉力学性能增强,受弯受压性能减弱(同时)选用以受拉传力方式为主的结构系统是一大关注点2.在荷载作用下,直接、矩捷的传力路线使结构的工作效能充分利用,减少耗材。

选用最短的传力路线组结构构件是一个好的结构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尽可能减少弯曲应力。

分析梁、柱、拱的受力3.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连续性可以改进结构的工作性能。

结构的连续性是指其整体性,受力范围扩大,同时还表现在结构构件交接处方向渐变的体形特征上,结构构件的交接以微曲线过渡较理想。

力流顺畅同时造型优美例:壳体结构,拱结构。

三、课程性质、目的和意义第一章:建筑结构基本构件1.支撑构件:梁、柱、承重砌体、楼盖、楼梯。

2.覆盖构件:屋盖,填充砌体第一节:梁一、梁的受力特点梁主要承受垂直于梁轴线方向的荷载的作用,这在各种受力体中是最不保理的一种:不能完全发挥材料(强度)—力学性能。

内力主要为弯矩和剪力;扭矩轴力。

变形与约束条件有关:(1) 两端约束小,变形挠度大,内力大适用:中小跨度建筑,地基较差,有不均匀沉降不适用于跨度,外力较大的情况(2) 两端约束大,变形小于,内力小于当梁刚度〈〈柱刚度时最小当梁刚度=柱刚度时,处于两端固定与两端简支之间。

(3) 只有一端有约束,固定端有较大弯矩(倾覆力矩)抗倾覆安全系数,强度变形平衡方式四种,上压;下拉,左右自平衡,副跨框架两端外伸的简支梁及连续梁(4) 两端外伸的简支梁及连续梁充分发挥材料力学性能特点:内力小,刚度大,抗震好。

对支座变形敏感,易引起附加内力二、梁的形式及构造特点1.按材料来分(1)石梁,古代埃及、西亚、希腊形成狭长式密柱林立的空间,如阿蒙神庙,帕提农神庙。

这是因为石村抗弯性能差(抗拉低,抗压高)所以石梁高度很大,极其笨重,跨度受限制,可达8—9m(2)木梁,古代亚州地区大面积才用,形式空间开阔通透,一般为框架结构,也有采用干式结构木材抗腐、防蛀、防火性能差且资源有限,木结构房屋轻巧、精致,且富于装饰(细部)自重轻抗拉、抗压、截面小,跨度大,可达11m按外观还可分为直梁和月梁近年来,胶合木结构有所发展(3)钢梁,适用范围广泛,轻质高强材料强度高,所需截面小,自重相对较小,抗拉抗压均强防腐防火差,造价高,一般采用土学形式空腹钢梁跨度可达18m以上(4) 砼梁,受力明确,力学性能好砼受压,纵向钢筋受拉,箍筋受剪受到挠度和裂缝宽度条件的限制,一般不超过12m预压力砼梁石受拉区预压应力控制梁的裂缝窗度和挠度,跨度达18m;一般梁高为1/14—1/8L,梁宽为1/3—1/2梁高。

2.按截面形式分类焊接工字型钢梁,砼有等变截面梁普通砼薄腹梁6—12m,预砼梁12—18m3.按支座约束条件分类静定梁:单跨多跨超静定梁:第二节柱一、受力特点柱主要承受平行于柱轴线方向的荷载作用,材料的力学性能利用充分内力主要为压力。

偏心受压有弯矩和剪力其变形与柱的长细比有关系,还与荷载作用位置有关(b为截面短也,l为柱的计算长度) 1.长柱:在弯距及轴力共同作用下破坏较易破坏失稳短柱:主要是轴向力作用下发生破坏值较小,不易破坏,较稳2.轴心受压:轴向力作用破坏偏心受压:在弯矩及轴力共同作用下破坏。

二、柱的形式及构造特点1.按材料分(1)石柱:抗压强度高,但不抗弯,截面依然要比较大(新王国)防蒙神庙柱子直径2.74m-3.57m 有意制造神秘压抑的气氛古希腊柱式: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2)木柱截面较小,抗弯强度抗压强度较高中国历史仅见最粗木柱,明十三陵棱恩殿d=1.17m高23m金丝楠木柱迄今无闪失倾斜,接近1:20空间开阔宫殿(清) 1/0〓10—1/11 民居1/15左右(3)钢柱一般为空腹钢柱,来加大截面取得较大值,增强抗稳性能(4)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250mm*250mm为避免构件长细比过大承载力降低过多常取lo/b =30 lo/h = 25,柱尺寸宜用整数2.按截面形式第三节楼盖一、受力特点在整个房屋的建造中,楼盖是非常重要的是做为水平向承重结构形式承受垂直向荷载的作用一般由板、梁构成,内力主要为弯矩和剪力。

相似于梁的受力,但是做为一个整体受力二、结构型式1.肋梁楼盖2.井格梁楼盖3.密肋梁楼盖4.无梁楼盖1. (1)单向肋梁楼盖 (2)双向肋梁楼盖所谓肋梁是指支撑梁与板现绕在一起梁板交接处为“T”字形,梁如同肋骨支撑着整个楼盖。

所谓单向,双向是指单抽板、双向板,这与梁间区格形式与大小有关,长边计算跨度/短边计算跨度>2时,按单向板设计,<2时按双向板设计(1)传力路径 (单向)板-次梁-主梁-柱-基础板被认为是支承在次梁及外墙上的多跨连续梁次梁被认为支承在主梁上的多跨连续梁(2)传力路径(双向)板-梁-柱-基础荷载向两个方向传递,短跨分配的大些梁可简化>为支承在柱及外墙上的多跨连续梁2.井格梁楼盖是由肋梁楼盖演变过来,是其一种特例,主要特点是两个方向梁的高度相等且一般等间距布置,无主次梁之分,共同工作,形式整体,依靠周边支承或四角柱支承,可以解决大跨度空间的设计要求受力特点:整体受力属于空间受力体系,采用有限元法借助电子计算机完成。

构造尺寸:梁间距〉2m,梁高h=(1/15_1/20)l型式:正交正放斜交正放四角柱支承正交斜放斜交斜放周边支承3.密肋楼盖梁间距〈1.5m时称为密肋楼盖适用于中等或较大跨度的公共建筑普通跨度可达10m,预应力跨度可达15m单向密肋梁楼盖双向密肋楼盖4.无梁楼盖将板直接支承在柱子和墙上,且不设梁的楼盖结构为增大柱子的支承面积和减板跨在柱顶设柱帽和托板,柱应尽量按方形网格布置。

间距6m左右较为轻济,板厚较大120mm优点:顶棚平整,室内净空大,采光、通风好,施工简单4.装配式楼盖—铺板式将预制板直接放置在承重墙或楼面梁上(1)板宽可从0.3m—整个房间开间板长为2—6m型式:实心,空心,(2)梁一般为简支梁,带悬臂脊简支梁5.其他形式第四节楼梯一、受力特点第二章混合结构体系(砖混)2—1 混合结构的结构特点一、结构构成及受力特点这种结构体系主要由两类基本构件共同组合而形成空间:一类是墙、柱形成空间的垂直面,另一类是梁、板,形成空间的水平面,墙或柱承受垂直的压力,梁和板承受弯曲力。

墙体本身受到围隔空间的作用,同时又要承担屋顶的荷重,把围护结构和承重结构合并在一起,正因为如此,混合结构在分隔空间灵活性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二、砌体(一)砌块1.实心砖“秦砖汉瓦”青砖 (炭的不完全燃烧)有金属之声故宫砖墙回音壁(天坛皇穹宇垣墙施工精良磨砖对缝烧结普通砖,非烧结硅酸盐砖。

2、承重粘土空心砖早在战国时就出现了用长一米宽30—40厘米的大块空心砖砌铅的墓室。

空心砖孔洞率10%—40%之间减轻自重,隔声效果好,节约资源,保温隔热,“节能”又“环保”已经得到大面积推广。

3、石材抗压强度高,而久性好,给人以稳定感4、其他砌块砼砌块,砼空心砌块,加气砼砌块……我国标准砖的尺寸为240×115×53mm(二)、砌体(1)无筋砌体(2)配筋砌体(3)组合砌体(三)构造要求1、墙体的局部尺寸限值见教材 P201表11—1—42、横墙间距〈1.5建筑物宽度间距小,建筑刚性增强(抵抗变形)3、纵墙尽可能贯通4、适当加设壁柱墙厚 24cm,而大梁跨度〉6m时,梁支承处压加壁柱承受吊车荷载的墙体或承受风荷载为主的的山墙应加壁柱5、墙体设置偶佰缝,沉降缝防止热胀冷缩50m(有保温间 30m(无一) 2—6cm防止不均匀沉降 5cm_12cm 随层数变化三、楼盖1.现浇楼盖单向肋梁楼盖,双向肋梁楼盖单向板2—3 (1.7—2.5)双向板 5×5(方) 4m(矩)次梁4—6 主梁5—8m2,装配式楼盖由预制板和预制梁构成预制板(1)实心板跨度范围1.2-2.4米,预应力实心板跨度也只能到2.7米。

厚度为50-80毫米;宽度为500-900毫米(2)空心板跨度范围2.4-4.8米,预应力空心板跨度可达6米;厚度为120毫米;宽度为500-800毫米。

(3)槽形板面板板厚大于或等于25毫米,肋高为1/17-1/22跨度;宽度为500-700毫米另外板在墙上的支撑长度大于或等于100毫米,在梁上的支撑长度大于或等于80毫米。

2—2 结构布置及适用范围根据承重墙布置方式和楼盖选型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种形式一、横墙承重方式主要由横墙支承楼板,纵墙主要起维护,隔断和维持横墙的整体作用。

横墙是主要承重墙,纵墙是自承重墙特点,横墙较密,房间布置灵活性差;整体刚度好,外纵墙立面处理方便适用于:宿舍,住宅等居住建筑二、纵墙承重方式(A)(B)A 无梁纵墙承重板—纵墙—基础B 有梁纵墙承重板—梁—纵墙—基础纵墙是主要承重墙,横墙为满足房屋刚度及整体性,间距可以较大。

特点:刚度较差,纵墙受力集中,纵墙门窗洞口位置受限空间较大,布置灵活,墙面积小。

适用:教学楼,办公楼,医院,图书馆,食堂,仓库。

三、纵横墙承重方式屋面板的重量一部分传递给大梁再由大梁传到纵墙—基础,另一部分重量传递到横墙—基础特点:平面布置灵活性好,横向刚度介于12之间适用: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多四、内框架承重方案外墙为承重墙,内部为梁,柱的混合承重,方案,外墙和柱子都是主要承重构件。

荷截传递为:板—梁—外纵墙—外纵墙基础—地基板—梁—柱—柱基础—地基将内承重墙由梁,柱代替,减轻了外纵墙荷载作用。

特点:内部空间任意分割,上面可安排小空间横墙少,刚度差,基础沉降不一致,结构易产生内应力适用:商住楼,图书馆五、底层框架上刚下柔不利于抗震2—3 混合结构外型特点及发展趋势一、外型特点由于砖墙的承重,造成了空间分隔的不灵活,门窗洞口光小的限制,与外空间无交流的种种局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