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冬凌草

冬凌草

水土保持植物冬凌草的经济开发利用摘要:冬凌草是一种新开发的天然抑菌植物,既是当今新崛起的具有多种功效的药用植物,又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优秀植物,亦为优良园林观赏植物和重要蜜源植物,是很有开发前景的经济作物。

由于它含有独特的抗癌有效成分———冬凌草素,已被收入《中国土特产大全》。

是优良的药用水土保持植物。

关键词:冬凌草水土保持药用开发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Hcnsi)Hara]又名冰凌仙草、冰凌花、延命草、救命草等,系唇形科[Labiatea]香茶菜属[Rabdosia]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植物。

冬凌草是一种新开发的天然抑菌植物, 1972年首先发掘于河南省济源市的太行、王屋山区民间,由于它含有独特的抗癌有效成分——冬凌草素,已被收入《中国土特产大全》。

它既是药用经济植物,又是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的优选植物,还是优良园林观赏植物和蜜源植物。

(一) 地理分布生于山坡、谷地、灌丛、林地等处,海拔100~1000m。

凤凰山莲花峰周围海拔在400米至600米之间、宽约200米、环绕山峰达500米长环带丛林中分布的都是冬凌草,面积约达1000多亩。

分布于河南、河北、山西、甘肃、四川、贵州、湖南、湖北、广西、江西、安徽、浙江等省区。

主产河南,以及黄河流域以南广大地区。

(二) 植物特性一形态特征:为直立小灌木,高30~100厘米;根状茎木质;茎上部四棱形,下部圆柱形,嫩枝被绒毛。

叶对生,菱状卵圆形,长2~6厘米,宽1.5~3厘米,顶端渐尖,基部下延成翅状,上面被疏柔毛及腺点,下面被灰白色短绒毛。

秋季开花,聚伞花序排成狭窄、顶生圆锥花序状;花萼钟形,常带紫红色,檐部不明显二唇形,下唇二齿稍大,平伸,果时萼明显增大;花冠浅蓝色或淡紫红色,基部上方具浅囊状突起;雄蕊及花柱伸出。

小坚果倒卵状三棱形,褐色,无毛。

二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冬凌草适应性强,适合各地区人工种植。

冬凌草属阳性耐阴植物,略喜阴;抗病虫害,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高,抗寒性强,既能耐-20℃的低温,又能耐50℃的高温,适宜温度为25~30℃,10~40℃适合生长。

温度低于5℃基本停止生长。

萌蘖力强,还可嫩枝扦插繁殖。

耐干旱、瘠薄,即使夏季土壤含水量低于4%,冬凌草仍能够生长,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砂质壤土、pH6.5~8.0,冬凌草生长最佳。

其适宜城乡房前屋后,马路道旁,树下零星土地绿化种植,也适宜于果草间作,更适应于山区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可大面积单种或与乔灌木混交种植,不与其他作物争地盘。

改善生态环境,是绿化大西北,防止土地沙化和防风固沙的优良植物品种之一。

花期8~10月,盛花期9月,开花适宜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60%~80%。

三化学成分:茎叶含挥发油,油中成分为α-蒎烯(α-Pinene) 、β-蒎烯0.16~1%、柠檬烯(Limonene)0.16%、1.8桉油素(Cineole)0.33%、对-聚伞花素(P-Cymene)0.16%、王醛(Nonaldehyde)1.33%、癸醛(Decanal)1%b-、β- 榄香烯(β- Elemene)20.23%、棕榈酸(Palmatic acid)6.6%。

还得到两种二萜:冬凌草甲素(Oridinin)、乙素(Ponicidin)、丙素C20H26O6、丁素C20H30O6己素、戊素C23H32O6、庚素、辛素以及α-香树脂醇(α-Amyrin)和5个未知结构成分。

此外根、茎和叶尚含微量元素:铁、锌、锰、铜、铬、镍、钴、钼、硒等。

(三) 利用价值一药用价值冬凌草全株药用, 夏、秋二季采割,晒干。

性味苦、甘、微寒。

冬凌草有良好清热毒、活血止痛、抑菌、抗肿瘤作用,主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感冒头痛、气管炎、慢性肝炎、关节风湿痛、蛇虫咬伤。

全株对食管癌、乳腺癌、直肠癌等有缓解作用。

冬凌草的煎剂和醇剂可有效地抑制甲型、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从而提高肌体抵抗力,迅速降低因炎症引起的白血球增高。

冬凌草与化疗、其它抗癌药物配合治疗癌症有明显地增效作用,这是一般抗癌药物所不及的。

冬凌草的药用部位是全株,因此,它的产量较高,一般亩产干草500公斤以上。

作药用,在开花前采收,因为此时的冬凌草药理作用最强;作冬凌草保健茶,在整个生长期均可,鲜叶直接泡茶或与菊花、金银花等配合饮用,也可晒干或烘干备用。

冬凌草民间作为清热解毒,消炎止痛药并用于抗癌已多年。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与河南医科大学共同研究,从二萜类中分离出一种含量较高的强苦味物质—冬凌草素(C20H28O6),与日本藤田荣一从延命草(Isodan japonicus)中得到的微量物质为同一化合物。

研究表明,二萜类中的冬凌草甲素和冬凌草乙素是抗肿瘤的有效成分。

冬凌草对晚期食管癌和贲门癌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吞咽状况改善,食欲增进等。

晚期癌症病人临床应用表明,治疗食道癌和贲门癌的有效率为34.8%和40%,如与化疗并用,其有效率达64%,使许多食道癌患者的存活年限超过5年甚至10年。

二水土保持冬凌草适应能力强,根系发达,萌蘖力强,生长迅速,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适宜水土流失和干旱地区作为生态经济植物推广栽培。

常规栽植的冬凌草,1年生覆盖度达60%,1年生达90%以上。

冬凌草枝叶繁茂,叶表面粗糙度大,可有效地承接降雨,削减雨滴对土壤的击溅作用,截持水量达10200~32595kg/公顷。

2年生的冬凌草平均枯落物厚度达2~3cm,其落叶可保护地表免遭降雨的击溅和径流作用。

冬凌草根系发达,可增强土壤的抗蚀能力,有效地阻止小侵蚀沟的形成和下切,可用于沟头及沟岸防护。

在相同的坡度条件下,种植冬凌草可比荒坡地减少土壤侵蚀量88.1%。

随着其生育期的增加,根系不断扩张伸展,穿透力强,使表层土壤疏松多孔,有利于地表水渗入土壤,同时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组成。

表1 冬凌草地的土壤物理性状表2 土壤水文效益测定表3 土壤的渗透性能测定表4 土壤抗蚀性能测定表5 冬凌草茎叶吸水量测定表6 各级颗粒含量测定三观赏应用冬凌草特别之处还在于它每到冬季自然温度在0度以下时,它的全株结满薄如蚕翼的银白色冰片,风吹不落,随风摇曳,日出后闪闪发光,展现出神奇的自然景观,,堪称自然界一绝具有独到的观赏作用,如果与常绿植物和冬季花卉作板块种植,五颜六色的视觉效果当是十分完美画卷。

因此,冬凌草是很好的药用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有广阔的推广利用价值。

四蜜源植物冬凌草还是一种很好的蜜源植物。

冬凌草8~10月均为花期,时之蜜源缺少,加上冬凌草花粉较多且药用价值较高,故开发“冬凌草蜜源”具有广阔前景。

(四) 栽培与管理一育苗技术1. 播种育苗选种9~10月份果实成熟高峰期采种,并用0.5~5mm的筛子净化种子,置通风处晾干(严禁在阳光下暴晒,以免影响发芽率),装袋,置阴凉、干燥处储藏。

种子处理冬凌草种子为小坚果,种子外被蜡质,自然繁殖难度大。

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提早出苗,播种前最好进行种子处理,处理方法有两种:①温水浸种处理:将净化的种子投入45℃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播种,这样的种子发芽率可达90%,出苗串可达50%;②用ABT生根粉处理:把种子投入0.01%的ABT生根粉溶液中浸泡2小时,再进行播种,种子发芽率可达95%,出苗率比温水浸种处理略有提高。

选地整地育苗地宜选择地势向阳、疏松肥沃、排灌方便、透气性好、不板结、pH6.5~8.0、富含腐殖质的壤土。

播前深耕、细耙,以熟化表土、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保水力、提高土壤保墒能力,并消灭土壤中的病原、虫源。

深耕20~40cm,做成平畦,并浇水灌溉,施足底肥。

播种时间和方法冬播为11月,出苗率比春播高12%;春播为3月。

播种时开沟深2cm,行距20cm,以5倍于种子的细沙土或草木灰、稻糠等拌匀后撒播,覆土1.5cm。

播种量以7.5~10kg/公顷为宜。

由于播种后覆土较浅,土壤表层易干,应覆以稻糠或腐殖质。

早春干旱时要注意适当浇水,保持土壤表层湿润。

苗期管理在烈日或干旱的情况下,幼苗易被灼伤,行间盖草可遮阳保苗;高温、干旱时应及时浇水,雨水过多应及时排水排涝。

为使幼苗生长旺盛,应经常除草、中耕。

结合中耕,根据幼苗的生长状况适当施肥、间苗,株距5~8cm;发现缺苗可选阴天补栽。

2. 扦插育苗插穗的采集与处理6~8月份,采集当年无病、虫害的野生冬凌草茎或枝条,将其中、下部剪成10~15cm长的插穗,每穗保留2~3个芽节,顶芽带2~3个叶片,上部剪口在距第1个芽1~1.5cm处平剪,下剪口顺节处平剪,剪口要平滑,不劈裂。

剪好后将插穗在清液中浸泡2小时,然后将插穗放用0.01%的ABT生根粉溶浸泡0.5~1小时,捞出后即可扦插。

扦插方法苗床应选择避风、向阳、灌溉条件比较好的沙壤地,做成宽1~1.5m、长5~10m的畦床,于7~8月将处理好的插穗以3.5cm株、行距或株距以插后叶片互不重叠为标准插入土中。

为防止损坏或折断插穗,最好事先将床土插个洞,然后将插穗插入,用手略按,使土壤与插穗下部紧密接触。

插好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15天左右开始生根,成苗率达85%。

采用塑料大棚沙床扦插,棚上要架设遮阳网等材料,插床底铺卵石,上铺豆粒石,最上面铺干净的河沙。

5~6月,将处理好的插穗插入苗床,株、行距以扦插后叶片互不拥挤、重叠为宜。

扦插后保持土壤含水率在5%左右,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气温控制在30℃以下,5~7天后插穗开始生根并长芽,待芽长出2片叶时撤去大棚。

3. 截根、分蘖育苗截根育苗2月,选2年生(野生的一般为多年生)以上、无病虫害的健壮冬凌草植株的根部,切成6~10cm长的小段,开沟,埋入整好的苗圃畦中,压实后浇水。

出苗后按常规苗圃进行管理。

分蘖育苗2月,将冬棱草整丛挖出,然后分根,每株带2~3个根芽,栽入苗床,覆土、压实、灌水。

覆土厚度5~10厘米,株行距10厘米×20厘米。

栽后只要注意浇水、保墒,就可以保证成活。

二栽培管理1. 种苗地的选择和平整同育苗地的选择,移栽种苗地应选择土层深厚、水土条件好的向阳地带。

水土条件较差的山地阴坡优于阳坡。

种植地附近要无污染源,交通方便。

整地时要根据地块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开垦方式;坡度在15°以下的生荒地要全垦,农耕地要穴垦,坡度超过15°的可进行带状垦,要注意水土流失。

开垦时先将杂草埋入土中,以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平整地面,清除石块;秋、冬季土壤封冻前深耕40cm。

种植前进一步整地、做畦、施肥、浇水、镇压保墒,随即挖栽植穴或沟,宽、深20~30cm,沟长度视地形而定。

2. 移植移植时间由于冬凌草发叶较早,种苗的移植宜早不宜迟;因此,冬凌草最适宜的栽培时间在华北南部为早春2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