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 SH1020 1264-2013轻烃生产安全规定

Q SH1020 1264-2013轻烃生产安全规定

Q/SH1020 1264-2013代替 Q/SL 1264-1996轻烃生产安全规定2013-07–05 发布 2013-09–30 实施Q/SH1020 1264-2013I前 言本标准依据 GB/T1.1-2009 的要求编写。

本标准代替 Q/SL 1264-1996《轻烃生产安全规定》 。

本标准与 Q/SL 1264-1996 相比,除编辑性修 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订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 2 章);——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 章) ;——增加和完善了新建、改扩建轻烃站库(装置)安全验收的有关要求(见第 4 章) ;——增加和完善了安全生产准备的有关要求(见第 5章) ;——增加和完善了轻烃生产安全运行的有关要求(包含了消防要求) 。

(见第 6 章) ;——修改和完善了检修要求(见第 7 章) ;——修改和完善了其它应符合的规定(见第 8 章) 。

本标准由胜利石油管理局安全环保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胜利油田分公司现河采油厂、胜利油田分公司油气集输总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 帆、李振安、张建海、刘道华、丁 帅、程 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SL 1264-1996。

Q/SH1020 1264-2013轻烃生产安全规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轻烃生产安全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油气田轻烃回收的安全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0.4 压力容器 第 4 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GB 12158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183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493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 3501 可燃介质钢制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T 0011 天然气净化厂设计规范SY/T 0043 油气田地面管线和设备涂色规范SY/T 0060 油气田防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Y/T 0076 天然气脱水设计规范SY/T 0089 油气厂、站、库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Y/T 0460 天然气净化装置设备与管道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Y/T 0524 导热油加热炉系统安全规范SY/T 5225 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SY/T 5262 火筒式加热炉规范SY/T 5920 原油及轻烃站(库)运行管理规范SY/T 6069 油气管道仪表及自动化系统运行技术规范SY 6355 石油天然气生产专用安全标志SY 6562 轻烃回收安全规程Q/SH1020 0993 工业用火安全技术规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 第 549号 2009 年 5 月1 日起施行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轻烃回收石油或天然气(包括油田伴生气和气田天然气)通过稳定或净化等处理工艺获取烃类产品的过程。

3.2原油稳定1Q/SH1020 1264-20132 从原油中分离出轻质组分,降低常温常压下原油的蒸气压,减少原油蒸发损耗的工艺过程。

3.3天然气净化对天然气进行脱硫(碳)、脱水并对酸性气体等进行处理的工艺过程。

4 新建、改扩建轻烃站库(装置)的安全验收4.1 验收组织在轻烃站库(装置)项目竣工前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部门组织设计、安全、生产管理等部门及项 目施工单位进行安全专项验收。

4.2 验收内容4.2.1站场内部按功能合理分区,功能区内设施应布置合理,防火间距应符合 GB50183 的要求。

4.2.2压力容器验收应由安全部门按照 GB150.4 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进行。

4.2.3防静电、防雷接地的验收应按照 GB12158、GB50057、SY/T 0060 和 SY/T 6340 的相关技术要求 进行。

4.2.4可燃介质钢制管道系统压力试验应按照 SH3501 的相关要求执行。

4.2.5消防系统及防火防爆设施验收应由消防部门依据产品类别按照 GB50016、GB50183、SY/T5225 的相关要求执行。

4.2.6自控系统、电力系统、给排水系统等项目验收应由专业部门按照相关规定要求执行。

4.3 安全验收结论安全验收完毕,组织者应根据参加验收人员的意见编制验收报告,验收人员应在验收报告上签字确 认,安全验收合格后进行竣工验收;安全验收不合格的,应由相关单位整改,复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竣工 验收。

5 安全生产准备5.1 基础资料5.1.1新建、改扩建轻烃站库(装置)应在竣工验收合格后,由建设单位组织试运行。

5.1.2试运投产前应具备以下基础资料:a) 试投产前, 建设单位应组织有设计、 施工、 监理和生产单位加剧的投产组织机构制定投产方案,明确分工和职责。

投产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投产方案的依据、投产组织机构、各项投产工作的计划和要求、投产程序及各阶段的要求、有关运行参数的确定、投产保障措施、投产中需要录取的数据、HSE 应急预案等;b)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应完备齐全;c) 压力容器应具备安全管理部门备案的注册信息及相关资料,计量仪表、计量设备等应进行校验或标定,并应在有效期内;d) 装置、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HSE 资料及各类应急预案应齐全适用。

5.1.3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a) 安全生产责任制;b)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c) 消防管理制度;d) 设备管理制度;e) 门禁制度;f) 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Q/SH1020 1264-2013g)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包括防尘、防毒管理;h) 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制度;i) 检维修管理制度;j) 安全作业管理制度,包括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起重吊装 作业、破土作业、设备检维修作业、高温作业、抽堵盲板作业管理等;k)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等;l)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5.2 安全标识设置5.2.1生产区和办公区之间应设明显的分界线和标志。

生产区内应根据生产要害程度按照 SY 6355 的 相关条款设置禁止、警告、指令、指示等统一的安全标识。

5.2.2地面管线和设备的涂色应按照 SY/T 0043 的相关要求执行。

5.3 人员5.3.1岗位人员应提前培训,包括操作技能、安全教育、特殊作业等,并应由培训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后取得相应岗位操作证,做到持证上岗。

5.3.2岗位人员上岗应穿戴好劳保用品,按要求做好安全防护。

5.4 工具岗位应配备必要的防爆工具和安全监测仪器。

5.5 试运5.5.1投产前应先进行消防系统试运,经消防部门验收合格后组织投产。

5.5.2投产试运应先进行单体试运,再进行系统试运,最后进行整体试运。

系统试运包括:工艺系统、电 力系统、水源及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热力系统、通风系统、自动化仪表及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等。

5.5.3系统试运中,检查管网、阀门、管件等应无渗漏、变形或移位,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5.5.4试运过程中的吹扫、 强度试验、 气密性试验、 置换和单体试运工序按照 SY6562 的相关条款执行。

5.5.5在系统试运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轻烃站库(装置)整体试运。

5.5.6自试运开始,岗位人员应坚守岗位,并做好资料数据的记录。

5.5.7整体试运全部合格后,按照生产工艺要求组织生产运行。

试运应达到的要求如下:a) 试运中发现的问题已全部整改;b) 各系统运行正常,局部投产条件。

5.5.8投产后的试生产阶段,应继续加密检查各系统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5.9投产合格后,各有关单位应办理相关交接手续。

6 轻烃生产的安全运行6.1 一般要求6.1.1压力表、计量仪表、计量设备、安全设施应按照相关要求定期校检。

6.1.2寒冷时期关键设备、设施应做好防冻措施。

6.1.3加热炉系统按照 SY/T 0524、SY/T 5262的相关要求执行。

6.1.4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触摸静电接地球释放静电后方可执行相关操作。

6.1.5进入毒性、腐蚀性场所或制冷场所进行相关操作时,应按要求佩戴必要的劳保用品。

6.1.6在有毒气体可能泄露,并可能达到最高允许浓度的场所,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有毒 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的设置,应符合 GB 50493 的有关规定。

6.1.7在可燃气体可能泄露,并可能达到爆炸下限的尝试,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可燃气体3Q/SH1020 1264-2013检测报警装置的设置应符合 GB 50183和 GB 50493 的有关规定。

6.1.8防静电接地装置的设置按照 GB 12158、SY/T 0060、SY/T 6340 的相关要求执行。

6.2 原油稳定6.2.1 稳定塔6.2.1.1稳定塔操作参照设计参数执行。

6.2.1.2负压闪蒸稳定工艺、正压闪蒸稳定工艺、分馏稳定工艺的操作压力应参照设计参数确定。

6.2.1.3注意液位变化,稳定塔液位高度宜参照设计参数确定,防止冒塔。

6.2.1.4长期停用,宜使用天然气将塔内及其相关流程内的原油吹扫进罐。

6.2.2 负压压缩机6.2.2.1压缩机厂房结构宜为敞开或半敞开式。

6.2.2.2机身油池内润滑油的温度、排气温度应不超过设备说明书所规定的范围。

6.2.2.3电动机的温度不应超过电机说明书规定的允许温升,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检修。

6.2.2.4压缩机宜一用一备,并保持备用设备状态良好。

6.2.3 安全阀6.2.3.1稳定塔、回流罐、压缩机各级出口管线、容积式泵(如往复泵)的出口管线上设置的安全阀 应灵活好用,并按照要求校验。

6.2.3.2气体的泄放宜采用封闭型全启式安全阀,液体的泄放宜采用微启式安全阀。

6.2.4 辅助系统6.2.4.1现场一次表参数应与 DCS 自控系统的微机显示对应,各调节阀应工作正常。

6.2.4.2加热炉调温回路应缓慢升温。

6.3 天然气处理(净化)装置6.3.1 预处理6.3.1.1原料气进气压力应保持稳定,符合工艺要求。

6.3.1.2预分离器液位应控制在设计值范围内,液位计应有保温、防冻设施。

6.3.1.3预分离器应设有安全阀,并按照要求进行检验,保持完好灵活。

6.3.2 压缩6.3.2.1压缩机厂房结构宜为敞开或半敞开式。

6.3.2.2天然气压缩机的出口阀前应设置适合的安全阀,泄压管应引入放空系统。

6.3.2.3压缩机级间分离器液位应控制在正常范围。

6.3.2.4压缩机振动、温度应在设备设计要求范围之内。

6.3.2.5介质的组分、温度、压力和流量应符合工艺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