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地理下学期同步练习题

七年级地理下学期同步练习题

七年级地理下学期同步练习题1.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尺含义,记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大小。

记住地图上常用图例,会在地图上辩方向。

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地形类型,和坡度陡缓。

2.过程与方法:利用当地地图学习比例尺三要素,利用地形模型学习等高线地形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多方面培养读图方法和使用地图水平,是今后建设祖国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1.地形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1)比例尺①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水准。

②公式:比例尺=(2)方向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

如图1.3-1,AB的走向是西北一东南走向,BC的走向是东西走向。

②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如图1.3-2,A位于B的西面,B位于C的北面。

③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进一步能够确定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3)图例①概念: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

②常用图例:注意区别首都、省级行政中心和一般城镇、洲界、国界和未定国界,铁路和公路,天然河流和运河,湖泊和水库的符号。

2.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某个地点突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的地面高度。

如图1.3-5甲的海拔高度为1500米,乙的海拔高度为500米。

相对高度: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在地图上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起伏大小。

如图1.3-5甲乙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

(2)等高线与等深线:①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等高线上一般都标出高度,单位是米。

②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①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数值大,即海拔高,地势高;数值小,即海拔低,地势低。

②根据等高线的疏密水准判断坡度陡缓:(如图1.3-7)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相等。

所以,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反之,坡度缓。

③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地不同部位:a.顶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是中心高四周低b.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c.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d.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e.陡崖: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常用“ ”符号表示。

在区别山脊和山谷时,可利用水的流向来判断。

水总是由海拔高的地方流到海拔低的地方,但注意画流水线时要垂直于等高线画。

向两侧流的是山脊(如图1.3-13A),向中部汇集的是山谷(如图1.3-13B)。

(3)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能够一目了然看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4)地形剖面图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还得用到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

它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如图1.3-14所示)。

从地形剖面图上能够直观地看出地面高底起伏状况。

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1)地图有多种多样,要学会根据需要准确地选择不同类别的地图。

如:去公园游览,应选择导游图;了解国际时事,应选择世界政治地图等。

(2)相同类别的地图的比例尺大小若不同,表示的内容愈详略水准则不一样。

这也影响到地图的选择,影响到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那么,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有什么关系?选用的比例愈大则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详细;选用的比例尺愈小则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

如:比例尺大的北京市地图,表示的范围小,内容却详细,画出了铁路线、河流和市区轮廓;比例尺小的中国地图,内容则简单,北京市只画成方为块,市区画成小圆点。

热点考点聚焦命题方向联系实际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关系,在地图上辨方向。

从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图上提取所需信息,判断地势特征、坡度陡缓、地形类型,量距离辩方向。

【例1】 (2003淄博)读图1.3-16分析,上下两图中对应各位置准确的一组是A、1、2、3B、4、5、6C、1、5、6D、2、3、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绘制,稀疏与坡度关系。

从实物图可看出2、3点海拔相同,应在同一条高线上,可排除A、D选项。

1点位置、方向有明显错误,可排除C项。

本题通过实际联系考查教材知识点,是今后命题的方向。

答案:B【例2】在一张长为62厘米,宽为56厘米的纸上绘制中国政区图,要求图幅边缘各留2厘米。

已知我国领土南北长约5500千米,东西宽约5000千米,则该图最适合的比例尺是( )。

A:1:1000000 B:1:5000000剖析:此题要求掌握比例尺的含义,并通过简单的计算,再选择与计算结果接近的比例尺。

要表示的实地距离为5500千米和5000千米,图上要表示的距离长=62-2×2=58(厘米),宽=56-2×2=52(厘米),则长和宽的比例尺为:长,58厘米/5500千米=58厘米/550000000=1/9480000,宽:52厘米/5000千米=52/500000000=1/9620000。

在选定一幅图的比例尺时,应以小比例尺为准,故应以1/9620000为参照标准。

答案:D典型例题剖析【例1】读图1.3-17判定各字母代表的山地部位:A B CD E F剖析:此题考查内容为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

由等高线数值变化可推断A为山顶,B为鞍部。

C处等高线向山顶弯曲,故为山谷;而D 处等高线的弯曲方向C相反,故为山脊。

E处等高线稀疏,为缓坡;F 处等高线密集,故为陡坡。

答案:山顶鞍部山谷山脊缓坡陡坡金钥匙:①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和缓。

②等高线向海拔高的方向凸出,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低的方向凸出,为山脊;两山顶之间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处为山顶。

【例2】在比例尺为1:1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间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A、B两地的实际距离为多少?剖析:本题考查内容为比例尺公式的换算。

此类计算题应注意两点:首先公式变换要准确;其次单位换算要细心。

比例尺= 实地距离=实地距离=4cm×10000000=40000000cm=400千米答案:400千米金钥匙:实际距离单位是千米,由厘米换成千米,小数点前移5位;图上距离单位是厘米,由千米换成厘米,小数点后移5位。

创新例题点拨【例1】在图1.3-18经纬网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点是 ;D点在A点方向。

点拨:这是一道相关地球某点地理位置和判断方向的题。

解题关键是首先要确定经纬度。

能够先在图中画出赤道和180°经线,依此确定东西经度。

然后补画出160°E经线,此线以东即为西半球。

答案:A、B,东南【例2】根据图1.3-19判断:(1)A的经纬度。

(2)B在A 方向(3)C在B 方向(4)D在B 方向(5)D在A 方向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经纬度确定和在经纬网图上判方向。

A位于0°经线以西为西径、0°纬线以北为北纬。

B与A在同一纬线上,仅仅东西向关系,B在A的正东方向。

C与B在同一条经线上,不存有东西关系,C在B正南。

B与D经度差为100°,小于180°,所以D在B的东南方向。

A、D相差200°,大于180°,所以A向西看D较近,所以方向为西南。

答案:(1)l00°W,30°N (2)正东 (3)正南 (4)东南 (5)西南金钥匙:根据纬度判南北,根据经度判东西,若两点间经度相差小于180°,则接一般规律与所计算度数方向一改,若两点间经度和大于180°,说明计算经度的方向不是最近方向,应改为相反的方向去判方向,例第(5)小题容易错答为东南方向。

【例3】某考察队由A出发,向南行进200千米,再向东行进400千米,再向北行进200千米,发现又回到A地。

请判断A地的位置。

剖析:本题考察内容是地图上的方向确定和经线的特点。

题目中明确“向南”、“向北”行进即沿经线行进,“向东”、“向西”行进即沿纬线行进。

A南行200千米地的北点,又是“再东行400千米”的北点,处于两条经线的交汇点。

只有极点,才有经线交汇的现象。

若为南极点,则不可能出现最开始的“南行200千米”,因为南极点的前后左右均为北,所以此点在北极点(90°N),试画图验证。

答案:A点为北极点金钥匙: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南极点的任何方向均为北,北极点的任何方向均为南。

学习方法指导1.比例尺:(1)比例尺的换算:①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②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③已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求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记准比例尺公式灵活使用即可,比例尺=(2)比例尺的应用,应注意的问题:①比例尺只表示两地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水准,而不表示面积缩小的水准。

阅读比例尺时,应读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②图上距离以厘米为单位,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把厘米数的小数点前移五位。

③比例尺是个比值,无单位。

(3)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比例尺大小的比例,只要掌握一个原则,即把所要比较的各比例尺转换成同一形式,就能方便地判断大小。

如A.1:1000000,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这三种比例尺,都可转换成线段式:,由此可知B比例尺,C比例尺最小。

2.归纳地图上方向辨别的相关知识,便于理解记忆。

如下表: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一般指北方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适用于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适用于有指向标的地图适于有经纬网的地图3.如何在经纬网图上判定方向:(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无论经线、纬线怎样弯曲,在同一经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南或正北方向;在同一纬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东或正西方向。

如:上面左图中,B位于A的正东面,D位于C的正北面。

(2)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①从北极看,所有的经线都是指向正南;从南极看,所有的经线都是指向正北。

如:上面右图中,A、B、C、D都位于南极点的正北。

②在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在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上,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在极区判定方向,一般分两步:根据极点,判断南北向;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东西向。

地球自转方向无论从北极上空看还是南极上空看都是自西向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