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孔雀东南飞 并序》课件ppt
《孔雀东南飞 并序》课件ppt
(并序)
一、课题简介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 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选自南朝宋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 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 最长的叙事诗。后南宋郭茂倩收入《乐府诗集》时
改名《焦仲卿妻》。
• 乐府诗:中国古代乐府官署(汉武帝首设) 中配乐演唱的诗歌。包括民歌和文人创 作两大类。后人多用以代称入乐的民歌。 两汉乐府诗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 和杂言。句式灵活自由,语言自然流畅, 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比较浓 厚。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宋代郭茂倩《乐 府诗集》中两汉乐府民歌又称汉乐府
墓”。
mŭ pīng rú wēiruí pìn
pán
公姥 伶俜 腰襦 葳蕤 聘礼 磐石
fŭ
pĭ
jī
zhízhú míng
zàng
拊掌 否泰 赍钱 踯躅 冥冥 摧藏
yăn
huàn
奄奄 仕宦
三、听朗读,划分结构层次
课文内容结构
兰芝请遣(2) (开端) 夫妻誓别(3-12) (发展) 兰芝抗婚(13-22) (进一步发展) 双双殉情(22-32) (高潮) 告诫后人(33) (尾声)
见母亲时伤心、羞愧、委曲等复杂心理和难以描 摹的神态生动而准确地表现出来。母亲初见兰 芝“大附掌”,把母亲的惊诧心酸之状描画的 活灵活现,但听了女儿的陈述,母亲理解了女 儿,但悲伤不已。
(2)其次写兄长逼迫兰芝嫁给太守家 。 诵读描写兰芝刘兄的语言,分析其性格 特征。
1、“作事何不量” 2、“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3、“不嫁义朗体,其往欲何云?
焦刘合葬墓
二、作品背景
怀宁县小市镇的小吏港就是故事 的发生地。古镇小吏港,历史上 曾名焦吏港、晓市港、小市港, 现小市镇,旧志载“以汉庐江郡 小吏焦仲卿而得名”,自汉代就 有其址。小吏港镇东有一山岗, 曰花山。“两家求合葬,合葬华 山旁”。古时“花”、“华”通 用,花山即华山。焦、刘合葬墓, 当地群众称为“孔雀坟”。三十 年代初期,墓前还曾有古青砖雕 刻的墓碑,每年清明节和腊月都 有大批群众到此焚香祭祀。八十 年代,怀宁县人民政府对此墓进 行了修缮,用大理石制作了墓碑, 碑文曰“汉焦仲卿刘兰芝之
短短几句,把一个自私横暴,趋炎附势 的阿兄形象刻画得十分深刻和逼真。
(3)再者写了太守家为婚事的铺 排。
作者运用铺陈和排比大肆渲染太 守家对婚事的排场,其用意是什 么?
明确:反衬兰芝的痛苦、孤独和 凄凉。
6、研习“尾声”部分
诗歌的结尾处写兰芝、仲卿魂化为鸟、 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象这样的结尾,在 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很常见,如《梁 祝》中的“化蝶”。同学们可讨论一下, 这样写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愿望?
四、研读课文 1、开头的两句“孔 雀东南飞,五里一 徘徊”用的是什么手法? 起什么作用?
明确:
(1)首先借鸟起兴,这是我国古代民歌 传统手法;
(2)以孔雀失偶,徘徊反顾为全文奠定 深沉悲哀的基调,形成一种笼罩全篇的悲 剧气氛,起着提纲挈领,暗示全篇的作用。
2、读文章第二自然段,思考: 兰芝在自请遣归的陈辞中自 述闺中的生活经历用了什么 手法?其意何在?
明确:
其一,通过他之口,证实兰芝是无辜被遣,并表 现了兰卿二人的深厚感情;
其二,展示了他懦弱的性格。他虽然很爱兰芝, 对爱情忠贞不二,但在他母亲的逼迫下,只好 休了兰芝,对未来还抱有一丝幻想;
其三,塑造了一个专断蛮狠、顽固而有心计的封 建家长形象。
4、读9-10自然段,思考:写兰芝严妆,和 婆婆、小姑告别,有何作用?
夫妻誓别 2.3.发 展 (3-12)
兰芝抗婚 (13-21)
求情 贤良聪慧
赠物
严妆 情意深厚 辞归 镇静刚强
誓别
伤归 拒婚
蔑视权贵
逼嫁 敢于反抗
迎娶
4.高潮 双双殉情 死别
(22-31)
殉情
忠贞不渝 宁死不屈
5.结局 合葬化鸟(浪漫色彩)
2.兰芝多年不育,焦母为传宗接代,找借口驱逐兰 芝。
3. 焦刘两家贵贱悬殊,门第不对,焦母见异思迁, 为娶进罗敷而逼走兰芝。
4.焦母有“恋子情结”,无法理解也不能容忍仲卿与 兰芝间真挚热烈的爱情,因而必欲驱逐兰芝而后快
关键在于封建思想和封建宗法制度的束缚和毒害。
引子 托物起兴(1)
凄凉哀怨
1.开端 兰芝被遣(2)
明确: 此处使用了铺陈排比的手法。 意在表明:一方面兰芝有着良好 的家教和文化修养,是个多才多 艺的女子。另一方面证明“女行 无偏斜”,婆婆对她的责难毫无 道理。
3、兰芝遣归前,仲卿是如何替她求情的? 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
《礼记· 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 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 去,多言去,窃盗去。”焦母迫害刘兰 芝用的是第一条。《礼记》中还规定: “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焦母 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刘兰 芝回娘家后,也遭到家长制的威压。那 么刘兰芝、焦仲卿是不是从根本上反对 这些封建教条呢?
刘兰芝
坚强,持重,不为威迫所屈, 不为荣华所动;又温柔善 良勤劳,才貌双全,知书 达理,忠贞不渝。
焦仲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忠于爱情,而不敢直接 反抗,只能消极反抗, 忍辱负重,委曲求全。
5、兰芝回娘家后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的呢?要 求学生快速阅读这一部分,进行概括。
明确:
(1)首先写了兰芝回家后母亲的态度。
“进退无颜仪”五个字把兰芝被遣归家初
明确:
严妆:运用一连串的夸张性铺陈排比,旨在写她的美, 更表现她的从容镇定,用自己的美,向丈夫表达自己 的爱,向婆婆表示她的无辜和坚强。
和婆婆告别:表现她的从容镇定、不卑不亢,与婆婆的 性格形成鲜明对比。
和小姑告别:“泪落连珠子”,既有与小姑朝夕相伴的 深情,也有对自己无端被遣的归的悲愤。
人物形象
明确:寄托人们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 福的强烈愿望
五、讨论:
兰芝是一位勤劳、善良、美丽的女性, 她与焦仲卿夫妻感情又极为深厚,但却 遭到了焦母的虐待乃至驱逐,最后不得 不与仲卿双双殉情。焦母驱逐兰芝的原 因是什么?
1.兰芝没有遵从封建礼教的妇德要求,“本自无教 训”,“举动自专由”,平日的言行,超越了封建 礼教的规范,因而为焦母所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