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1.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 镂空/简陋疮疤/重创繁衍/奄奄一息B. 装载/记载嫉妒/即使拮据/鞠躬尽瘁C. 提防/堤坝侮辱/污蔑伤痕累累/自吹自擂D. 殷实/喑哑荒僻/复辟荡然无存/跌宕起伏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按步就班恃才放旷吹毛求疵戛然而止B. 提纲挈领涕泗横流因地治宜恪尽职守C. 心无旁鹜断章取意重蹈覆辙舐犊情深D. 弥留之际无与伦比不省人事味同嚼蜡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有些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往往观其形而得其意。
如“门”字,观其形,则明其意为左右对开的两扇门。
因此,学习、使用汉字时,我们要注意形与意的紧密结合。
①“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
②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
③不仅象形字如此,会意字也是如此。
④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
A. ②④③①B. ③①②④C. ③④①②D. ②①③④4. 古诗文默写。
(8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诗经》) (2)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3)令初下,,。
(《邹忌讽齐王纳谏》)(4)赋闲在家的辛弃疾醉里梦里仍不忘自己杀敌立功的愿望,在《破阵子》中用“ ,”诗句来生动再现激烈战斗的场面。
5. 名著阅读。
(4分)请从下面四个人物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另写一段人物简介。
武松李逵吴用林冲示例:宋江,人称及时雨,原为山东郓城县押司。
因协助晁盖等逃脱官府缉拿,被阎婆惜发现;阎婆惜趁机要挟,宋江怒杀阎婆惜,被迫上梁山。
后被众好汉推为粱山首领。
6.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9分)近年来,智能手机等触控式智能设备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获得每个年龄段人的青睐——中国已迎来“触屏时代”。
据报载,2013年全国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
学校拟开展“触屏时代,我们如何应对”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上网时间、年龄上网目的调查项目每天都上网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10岁以前“触网”聊天交友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玩网络游戏学习、写日记博客所占比例82.9%70.4% 61%29.1%49.8% 40% 58.3%另据报道,去年10月,我国某地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公开一条数据,该所里的未成年劳教人员中,有80%曾沉迷于网络游戏。
材料二:漫画(无题)材料三:端午节,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其间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
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自己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
”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表格所包含的三条信息。
(3分)(2)仔细观察漫画,写出其寓意。
(3分)(3)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在正确理解材料三画线句子的基础上,以乐乐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乐乐的话。
(3分)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28 .0分)(一)如果龙应台①他一上来我就注意到了,老伯伯,留着平头,头发灰白,神色茫然,有点像个走失的孩子。
他裹着一件浅褐色的夹克,一个皮包挂在颈间,手里拄着拐杖,步履艰难地走进机舱。
其他乘客拖着转轮行李箱,昂首疾步往前,他显得有点慌张,低头看自己的登记证,抬头找座位号码。
不耐烦的人从他身边用力挤过去,把他压得身体往前倾。
他终于在我左前方坐下来,怀里紧抱着皮包,里头可能是他所有的身份证明。
拐杖有点长,他弯腰想把它塞进前方座椅下面,一阵忙乱,服务员来了,把它抽出来,拿到前面去搁置。
老伯伯伸出手臂,用很浓的甘陕乡音向着小姐的背影说:“要记得还给我啊。
”②我低头读报。
③台北往香港的飞机,一般都是满的,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去香港的。
他们的手,紧紧握着台胞证,在香港机场下机,上机,下楼,上楼,再飞。
到了彼岸,就消失在大江南北的版图上,像一小滴水无声无息地落入茫茫大漠里。
老伯伯孤单一人,步履蹒跚行走千里,在门与门之间颠簸,在关与关之间折腾,不必问他为了什么。
我太知道他的身世。
④他曾经是个眼睛清亮,被母亲疼爱的少年,心里怀着莺飞草长的轻快欢欣,期盼自己长大,幻想人生大开大合的种种方式。
唯一他没想到的方式,却来临了,战争像突来的飓风把他连根拔起,然后恶意弃置于陌生的荒地。
在那里,他成为时代的孤儿,堕入社会底层,从此一生流离,半生坎坷。
当他垂垂暮老时,他可以回乡了,山河仍在,春天依旧,只是父母的坟,在太深的草里,老年僵硬的膝盖,无法跪拜。
乡里,已无故人。
⑤我不敢看他,因为即使是眼角余光瞥见他颓然的背影,我都无法遏止地想起自己的父亲。
⑥父亲离开三年了,我在想,如果,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仅仅是一次机会,让我再度陪他返乡——我会做什么?⑦我会陪着他坐飞机,一路牵着他瘦弱的手。
⑧我会一路听他说话,不厌烦。
我会固执地请他把他当年做宪兵队长的事迹讲完,会敲问每一个细节——哪年?驻扎在镇江还是无锡还是杭州?我会问清每一个环节,我会拿出我的笔记本,用一种认真到不能再认真的态度,仿佛我在访问一个超强大国的国家元首,聚精会神地听他每一句话。
对每一个听不懂的地名、弄不清的时间,坚持请他“再说一遍,你再说一遍,三点水的‘淞’?江水的‘江’?‘羊坝头’怎么写?怎么来台湾的?坐什么船?几吨的船?炮有打中船吗?有没有人掉进海?吃什么?馒头吗?一人分几个?”⑨我会陪他吃难吃的机舱饭。
我会把面包撕成一条一条,跟空中小姐要一杯热牛奶,然后把一条一条面包浸泡牛奶,让他慢慢咀嚼。
他颤抖的手打翻了牛奶,我会再叫一杯,但是他的衣服不会太湿,因为我会在之前就把雪白的餐巾打开铺在他的胸口。
⑩下机转机的时候,我会牵着他的手,慢慢地走。
任何人从我们身边挤过而且露出不耐烦的神色故意给我们看,我会很大声地对他说:“你有教养没有!”⑪长长的队伍排起来,等着过关,上楼,重新搭机。
我会牵着他的手,走到队伍最前端。
我会把他的包放在行李检查转轮上,扶着他穿过电检拱门。
如果检查人员说:“请你退回去,他必须一个人穿过。
”我会坚持说:“不行,他跌倒怎么办?”我会不管三七二十一,牵着他的手,穿过。
⑫当飞机“砰”一声触到长沙的土地,当飞机还在滑行,我会转过身来,亲吻他的额头——连他的额头都布满了老人黑斑,并用我此生最温柔的声音,附在他耳边,跟他说:“爸爸,你到家了。
”⑬“砰”的一声,飞机真的着陆了,这是香港机场。
我的报纸,在降落的倾斜中散落一地。
机舱仍在滑行,左前方那位老伯伯突然颤巍巍站了起来,我听见空服员急促的声音:“飞机还没停稳,请不要离开座位!”(本文有删改)7. 阅读文章,将⑦~⑫段假设再度陪父亲返乡的场景补全。
(3分)场景一:牵父亲的手陪他坐飞机。
场景二:①场景三:②场景四:③场景五:照顾父亲安检场景六:亲吻父亲,温柔地告诉父亲到家了。
8. 第④段画线句子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请你从修辞方法和用词两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4分)答:9. 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分)答:10. 作者在飞机上看到那个因为战争而流落在外的老兵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已经去世三年的父亲,“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仅仅是一次机会,让我再度陪他返乡”,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为什么要再度陪父亲返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分)答:11. 作者把想象中陪父亲返乡,一路照顾父亲的每个细节都写得极其细致,这样写是否过于繁琐?请结合其中一处细节,谈谈你的看法。
(3分)答:(二)寻回失落的诚信马一铭①假设看到一位老人摔倒在马路上,你会不会上前搀扶一把?当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豆芽频频被曝光,你买菜、吃饭的时候,是否还有一颗踏实的心?②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美德,可当13亿人扶不起一位老太太,你是否想过,是什么让大家都不愿意伸出双手?当中国在食品安全上一次次摔跤,你是否想过,是什么让社会失去诚信的罗盘?③《吕氏春秋·贵信》说:“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
”老祖宗早就弄明白的道理,为什么大家都不去遵守?④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诚,信也;信,诚也。
”也就是说,“诚”和“信”是互通的、一致的。
在古代,“诚”字的最初含义并不是指向人,而是指向整个宇宙,是宇宙的固有属性。
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在古代哲人看来,天行有常,四季依时而至,这是天的至诚无欺的品行,人道源于天道,崇尚至诚无欺的天道就是人道的根本。
诚信也因而成了一切道德的基础。
正因为诚信在道德体系中的根本地位,古代哲人和政治家都把它作为立身立国之本。
⑤人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强。
因为诚信,杨震不受“四知金”;因为诚信,子罕以不贪为宝,标榜清廉;因为诚信,韩信不忘旧恩,奉黄金千两予漂母;因为诚信,商鞅立木为信,国势强盛,四海归一;因为诚信,宋濂遭遇大雪封山,却如期赴约拜师,终成一代名家;因为诚信,关羽土山三约、夜读《春秋》,忠义诚信,千古流传。
历史上著名的“泓之战”中,宋襄公不战未成阵之师,宁可军败国亡,身被重伤,也不肯违背战争规则;晋楚城濮之战中的晋文公,宁可丧失战机,也信守承诺,退避三舍……⑥因为失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博红颜一笑,身死国亡;因为失信,《郁离子》中的商人再次溺水无人搭救,后悔莫及;因为失信,虞孚蚀了老本,有家难归,最后客死他乡;因为失信,康熙猎虎忘棋,痛失忠臣,悔不当初;因为失信,孟武伯食言而肥,遭辱于殿堂之上;因为失信,南昌秀才贪一小铜板丢官,让人惋惜不已……⑦诚信是历史的明镜,是当下的基石,也是通往未来绕不过去的道德门槛。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繁荣发达,公民精神与日俱增,诚信更应成为一切道德的基石,成为一个公民、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精神里的永恒存续和灵魂内核。
我相信有一天,我们的作家不再为盗版问题而烦恼,而是全身心投入创作;我们的企业不会因一匹害群之马,拉低整个行业的操守,而是全心全意拼质量、拼效益;我们的官员在祸患未生时,勤勤恳恳,在不可预知的灾难来临后,潇洒担当…… (《读者欣赏》2014.1)12. 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13. 文章第①②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3分)14. 本文⑤⑥两段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其作用。
(3分)15. 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