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造价工程师《安装计量》考点速记:给水排水第六章管道工程供热、供水、通风、空调及燃气工程安装第一节给排水、采暖、燃气工程安装一、给排水工程(一)给水系统1.室外给水系统室外给水系统的任务是从水源取水,按照用户对水质的要求进行处理,然后将水输送到用水区,并向用户配水。
(1)室外给水系统的组成。
给水系统通常由下列部分组成:1)取水构筑物。
2)水处理构筑物。
3)泵站。
4)输水管渠和管网。
5)调节构筑物。
(2)配水管网的布置形式和敷设方式。
配水管网可以根据用户对供水的要求,布置成树状网和环状网两种形式。
树状管网是将从水厂泵站或水塔到用户的管线布置成树枝状,只是一个方向供水,供水可靠性较差,投资省。
环状网中的干管前后贯通,连接成环状,供水可靠性好,适用于供水不允许中断的地区。
配水管网一般采用埋地敷设,覆土厚度不小于 0.7m,且在冰冻线以下。
通常沿道路或平行于建筑物敷设。
配水管网上设置阀门和阀门井。
2.室内给水系统(1)室内给水系统组成。
室内给水系统由引入管(进户管)、水表节点、管道系统(干管、立管、支管)、给水附件(阀门、水表、配水龙头)等组成。
当室外管网水压不足时,还需要设置加压贮水设备(水泵、水箱、储水池、气压给水装置等)(2)给水方式及特点。
1)直接给水方式。
2)单设水箱的给水方式。
3)设储水池、水泵的给水方式。
4)设水泵、水箱的给水方式。
5)竖向分区给水方式。
(3)给水管网的布置方式。
给水系统按给水管网的敷设方式不同,可以布置成下行上给式、上行下给式和环状供水式三种管网方式。
3.室内给水系统安装。
(1)给水管道材料的规格、性能和连接。
给水管道的材料应根据水质要求和建筑物的性质选用。
1)钢管。
建筑给水常用的钢管有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和无缝钢管。
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是应用于给水系统最多的一种钢管。
钢管镀锌的目的是防锈、防腐、防止水质恶化、被污染,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该钢管是用《碳素结构钢》GB/T700 一 2006 规定的 Q195、Q215A 和 Q235A 的软钢制造,表面采用热浸镀锌,其纵向焊缝用炉焊法或高频焊法焊成。
有普通管和加厚管两种。
采用螺纹连接。
无缝钢管按照制造方法分为热轧和冷轧两种。
用普通碳素钢、优质碳素钢、普通低合金钢和合金结构钢制造。
其有关标准见《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1999.无缝钢管承压能力较高。
一般采用焊接。
2)给水铸铁管。
具有耐腐蚀、寿命长的优点,但管壁厚、质脆、强度较钢管差,多用于 DN 大于或等于75mm 的给水管道中,尤其适用于埋地铺设。
给水铸铁管采用承插连接,在交通要道等振动较大的地段采用青铅接口。
近年来在大型高层建筑中,将球墨铸铁管设计为总立管,应用于室内给水系统。
球墨铸铁管较普通铸铁管壁薄、强度高。
球墨铸铁管采用橡胶圈机械式接口或承插接口,也可以采用螺纹法兰连接的方式。
3)给水塑料管。
给水硬聚氯乙烯管(UPVC),输送水的温度不超过 45℃。
UPVC 管一般采用承插连接,其中承插粘接适用于管外径 20~160mm;橡胶圈连接适用于管外径大于或等于 63mm;与金属管配件、阀门等的连接采用螺纹或法兰连接。
UPVC 管螺纹连接时,宜采用聚四氟乙烯生料带作为密封填充物,不宜使用厚白漆、麻丝。
给水聚丙烯管(PP 管),适用于系统工作压力不大于 0.6MPa,工作温度不大于70℃。
给水聚丙烯管采用热熔承插连接。
与金属管配件连接时,使用带金属嵌件的聚丙烯管件作为过渡,该管件与聚丙烯管采用热熔承插连接,与金属管配件采用螺纹连接。
用于给水还有其他塑料管,如聚乙烯(PE)管,适用于输送水水温不超过 40°C,其有关标准遵循《给水用聚氯乙烯(PE)管材》GB/T13663 的规定;交联聚乙烯(PE—X)管;聚丁烯(PB)管,适于输送水水温为—20~90℃。
4)其他管材包括铜管、不锈钢管、复合管。
铜管和不锈钢管强度大,比塑料管材坚硬、韧性好,不宜裂缝、不宜折断,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延展性高,可制成薄壁管及配件。
更适用于高层建筑给水和热水供应系统中。
复合管是金属与塑料管混合型材料,现有铝塑复合管和钢塑复合管两类。
它结合金属管材和塑料管材的优点,适用范围大,是很有前途的给水管材。
适用于输送自来水、生活热水。
(2)室内给水管道安装。
室内给水管道的敷设有明装或暗装两种形式。
明装时,管道沿墙、梁柱、天花板、地板等处平行敷设。
暗装时,给水管道敷设于吊顶、技术层、管沟和竖井内。
卫生设备支管可敷设在墙内。
暗装时应考虑管道及附件的安装、检修可能性,如吊顶留活动检修口、竖井留检修门。
给水管道的安装顺序应按引入管、水平干管、立管、水平支管安装,亦即按给水的水流方向安装。
1)引入管的敷设。
室内给水管网供水应根据建筑物的供水安全要求设计成环状管网、枝状管网或贯通枝状管网,同时引入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环状管网和枝状管网应有 2 条或 2 条以上引人管,或采用储水池或增设第二水源。
引入管应有不小于 0.003 的坡度,坡向室外给水管网。
每条引入管上应装设阀门和水表、止回阀。
当生活和消防共用给水系统,且只有一条引入管时,应绕水表旁设旁通管,旁通管上设阀门。
给水管道室内外界限划分:以引入管阀门为界,或以水表井为界,或以建筑物外墙皮 1.5m 为界。
2)干管安装。
给水横干管宜敷设在地下室、技术层、吊顶内,宜设 0.002~0.005 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
给水管与其他管道共架或同沟敷设时,给水管应敷设在排水管、冷冻水管上面或热水管、蒸汽管下面。
给水管与排水管平行埋设时管外壁的最小允许距离为 0.5m,交叉埋设时为 0.15m.如果给水管必须铺设在排水管的下面时,应加设套管,其长度不小于排水管径的 3 倍。
给水管道穿过地下室外墙或构筑物墙壁时,应采用防水套管。
穿过承重墙或基础时,应预留洞口并留足沉降量,一般管顶上部净空不宜小于 0.1m.3)立管、支管安装。
给水管道的布置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建筑物的使用。
冷、热给水管上下并行安装时,热水管在冷水管的上面;垂直并行安装时,热水管在冷水管的左侧。
4)塑料管的安装。
塑料管道一般宜明装,在管道可能受到碰撞的场所,宜暗装或采取保护措施。
给水聚丙烯管宜暗装,暗装的方式分为直埋和非直埋两种。
直埋是指嵌墙和地坪面层内敷设;非直埋是指管道井、吊顶内或地坪架空敷设。
塑料管应远离热源,立管距灶边净距不小于 400mm;当条件不具备时,应采取隔热防护措施,但最小净距不得小于 200mm.管道与供暖管道的净距不得小于 200mm.塑料管与其他金属管道平行时,应有一定的保护距离,净距离不宜小于 lOOmm,且塑料管道布置在金属管的内侧。
塑料管道穿越楼板、屋面时,必须设置钢套管,套管高出地面、屋面 100mm,并做好防水。
采用金属管卡固定管道时,金属管卡与塑料管之间应用塑料带或橡胶物隔垫。
5)附件的设置。
常用的给水附件有:水表、阀门、止回阀、减压阀等。
①水表。
水表是计量装置,应在有水量计量要求的建筑物装设水表。
直接由市政管网供水的独立消防给水系统的引入管,可以不装设水表。
住宅建筑应在配水管上和分户管上设置水表,安装螺翼式水表,表前与阀门应有 8~10 倍水表直径的直线管段;其他(旋翼式、容积活塞式等)水表的前后应有不小于 300mm 的直线管段。
按照三表集中设在公共部位、尽量不进户的精神,分户水表宜设在户门外,如设于管道井、分层集中设于走道的壁龛内、水箱间。
当分户水表必须设置在户内时,表外壳距墙表面不得大于 30mm;表前后管段长度大于 300mm 时,其超出管段应煨弯沿墙敷设。
②阀门。
给水管网上应设置阀门;如引人管、水表前后和立管、环状管网分干管、枝状管网的连通管处,工艺要求设阀门的生产设备配水管或配水支管处。
管径小于等于 50mm 时,宜采用闸阀或球阀;管径大于 50mm 时,宜采用闸阀或蝶阀;在双向流动和经常启闭管段上,宜采用闸阀或蝶阀,不经常启闭而又需快速启闭的阀门,应采用快开阀。
减压阀设置在要求阀后降低水压的部分。
止回阀的设置。
(3)管道防护及水压试验。
1)管道防腐。
为防止金属管道锈蚀,在敷设前应进行防腐处理。
管道防腐包括表面清理和喷刷涂料。
表面清理一般分为除油、除锈和酸洗三种,施工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
喷刷的涂料分为底漆和面漆两类,涂料一般采用喷、刷、浸、洗等方法附着在金属表面上。
埋地的钢管、铸铁管一般采用涂刷热沥青绝缘防腐,在安装过程中某些未经防腐的接头处也应在安装后进行以上防腐处理。
2)管道防冻防结露。
其方法是对管道进行绝热,由绝热层和保护层组成。
常用的绝热层材料有聚氨酯、岩棉、毛毡等。
保护层可以用玻璃丝布包扎、薄金属板铆接等方法进行保护。
管道的防冻防结露应在水压试验合格后进行。
3)水压试验。
给水管道安装完成确认无误后,必须进行系统的水压试验。
室内给水管道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1.5 倍,但不得小于 0.6MPa.(4)给水设备设置。
建筑给水设备包括水泵、水箱、储水池、气压给水装置等。
1)水泵。
2)水箱。
水箱用于储水和稳定水压。
3)储水池。
4)气压给水设备。
气压给水设备有定压式、变压式、气水接触式和隔膜式等多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