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的权力及其演变
为什么很多美国人的宏愿都是成为总统?因为总统风光体面、大权在握。
那么美国总统究竟有多大权力呢?
首先总统是国家元首,虽然这一称谓更多具有象征意义,使得人们一提到美国,自然就会想到其总统,就像英国女王之于英国一样;但作为国家元首,总统也拥有一些具体实用的权力如赦免权,当年福特接班总统职位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赦免前总统尼克松的罪责,而更诱人的是这项权力可以不受国会的制约。
其次总统还是政府首脑,也就是整个国家的CEO,这是最能体现他价值的地方。
国家行政长官的职责就是指挥和监督各个部委和行政机构的运作,他们都要对总统负责,也要听命于总统,与总统意见不一时只有选择沉默或者辞职,然后到民间再去抨击现行政策,可见总统是行政部门货真价实的龙头老大。
具体来说他的权力就是对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权,比如总统可以在地方出现骚乱后以州政府违反联邦法律为由派出军队前去维持秩序。
然后就是人事任免权,也就是要由总统来任命内阁部长、驻外使节、出现空缺的最高法院法官等高级官员,当然这些还要经过参议院的审议表决。
而对于自己任命的政治官员,总统可以随时自由撤换。
此外总统还可以根据需要宣布国内紧急状态,之后总统就可以行使平时受到制约的权力如接管工厂、冻结物价。
第三是总统的立法权。
虽然宪法规定美国的全部立法权属于国会,但为了保持平衡,总统也变相获得了一些类似的权力,主要包括立法倡议权,也就是总统可以根据国家的需要主动提出一些立法建议,提交国会审议;其次就是立法否决权,也就是国会通过的法案要经过总统签署才能成为法律,但总统可以进行否决,除非国会以2/3的多数再度表决通过后就能直接成为法律,但是国会能够这样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与总统对抗的先例很少,毕竟国会当中还有半数左右的议员与总统同属一个党派,驳自己人的面子还是要慎重。
第四也是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总统的外交权和军事权。
虽然宪法规定外交权由总统和国会分享,但原则上国会一般会承认总统在外交决策方面的主导地位,毕竟总统掌握了更多的信息,而外交决策也必须迅速高效的作出,一件事情国会那么多议员吵来吵去很可能会误事。
所以我们在电视中谈到涉及美国外交政策的如伊拉克、伊朗、朝核问题时,总是可以看到总统或者其下属国务卿在那里指点江山,没有哪位议员能同样出风头。
至于军事权则更明显,宪法规定总统是美军的总司令,虽然只有国会才拥有宣战权,但总统完全可以各种理由不宣而战,美国建国以来总统派遣军队到国外作战有150多次,而由国会宣战了的只有区区五次,朝鲜战争和战争都是由总统直接下令进行的,结果到打完国会都没招。
此外,总统还是本党的天然领袖,可以利用自己的威望提升本党地位或帮助本党竞选。
以上这些权力主要是宪法赋予总统的,也有一些是总统利用宪法规定不明的灰色区域自己抢来的,但基本上都得到了美国社会的认可。
从美国的历史进程来看,总统的权力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尤其是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大量的行政手段显著增加了行政部门的权力,在他以后,总统的权力继续得到加强。
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首先,在国家不稳尤其是处于危难之中时,人民自然希望能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也愿意给予他更多的权力;而危难过后,总统自己一般不会主动放弃到手的权力,有些当时经过国会批准的权力以后也不能轻易再要回去;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国际国内问题愈发复杂多样,总统需要关注的领域、设立的机构和雇佣的幕僚也不断增多,这无形中也会扩大总统的权力;再次,真正能够制约总统权力的只有国会和法院,但国会传统上愿意承认总统在外交等方面的特权,而且国会否决总统的决定需要的多数票也并不容易得到;至于最高法院方面,除了一些法官是由在职总统直接任命因而不愿和他撕破脸皮以外,法官们更关注的是公民权利、司法解释等方面的抽象议题。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导致总统的权力不断膨胀,有时总统甚至会被称为“专制
的君主”、“当代的帝王”。
但是,总统的权力终归会受到制约,这首先是因为美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本身就厌恶权力过分集中,独裁就会失去民心,百姓可以通过选举来惩罚你;其次总统行事过分以后国会还有听证、质询甚至弹劾的权力,克林顿被修理的痛哭流涕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最高法院的违宪判决也曾经让聪明果敢的罗斯福频频挠头,国会一旦感觉自己的权力受到侵占或者有些事情不对劲,必然会也会想方设法予以纠正;再次,有限任期制、州和地方政府的特权、利益分布广泛均衡的利益集团的存在、独立的媒体和公众舆论都对总统的权力构成制约,所以无论如何,总统是不能为所欲为的。
至于每一位总统实际行使的权力大小,则取决于国内外形势、总统的个人才智和能力、国会的归属等诸多因素。
总的来说,总统危机时期的权力大于和平时期,在对外事务方面的权力大于国内事务,强势总统的权力大于弱势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