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心灵

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心灵

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心灵
高二年级部
魏小婷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高二年级部的魏小婷。

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交流这两天的学习心得。

我选了一些自己感受比较深的内容来谈,以下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办公桌上的水
水知道答案的科学实验在之前的传统文化学习中听王敏老师讲到过,当时极为震撼,这次再次听到,还是有很大的感触。

或许不只是水,万事万物都是可以感知信息,辨别信息,并对信息作出反应的。

这就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也好,工作中也罢,都要尽力做到做好事,讲好话,存好心,做好人。

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视频中曾提到一个实验,在东京的办公桌上放一瓶水,结果水结晶十分之丑陋,而当远在千里之外的人群怀着感恩和美好的祝愿向东京的方向祈祷的时候,水结晶渐渐的变得美丽起来。

我所感触的是,我们每个人,几乎每天都要面对着办公桌,喝下不知多少结晶如此丑陋的水,那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灵又能健康到哪去呢?工作也好生活也罢,肯定会有喜怒哀乐,有情绪就得释放出来,如果怕不好的情绪会影响周围的事物,那压抑自己的情绪本身也是对身体极大地伤害。

当然,如果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那肯定是高人。

学习传统文化,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成为高人、完人,它只是在一定的高度上,给我们一个导向,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尽可能的心存善念,用善念影响环境。

如果说真的是70亿人的恶念造就了现在全球极端异常事件发生的话,那么70亿人逐渐增长的善念会对全球的现状有所改变吧,我们暂且怀着美好的期待。

皮革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好的期待会有好的变化倾向,这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最易践行的了。

所以,即使是对最顽劣的学生,也要坚持不懈的引导,会一点点的好起来的。

——礼,是人与人之间最美的距离
借刘余莉教授的一句话:贫如乞丐,亦有傲慢之心。

看着呼啸而过的豪车,会冷冷的说句不就是有几个臭钱而已。

在我看来,这无非是人心底的自我防卫意识,是维护自尊的一种表现方式而已。

人和人交往也是一样,傲慢之心于无形中在人与人之间划出了一条分界线,这就是距离感,这种距离感往往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诸如家庭矛盾,师生矛盾等等。

怎么办?礼,是人与人之间最美的距离!一声问好,一个鞠躬,就能降低对方的傲慢之心,双方便可以谦和的态度交流,问题解决起来也就容易的多。

夫妻之间相敬如宾,说的也是一个礼字,如果真能做到,也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家庭矛盾了。

弟子规所言,也有很多在强调礼。

或饮食,或左走,长者先,幼者后。

这是对于晚辈的要求;之于长者,也要能够爱护幼小。

因此礼是互相的,而不是单方面的。

学校要求上课之前师生互相行礼问好就是这个道理。

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重视,会好好学习;老师看到学生知礼懂礼,在这种欣慰感下也会有更好的授课状态。

所以,请保持人与人之间最美的距离!
——厚德载物 趋吉避凶
陈大惠老师的讲述,让人听得很纠结。

我写这段文字也很纠结。

所谓学习传统文化可以趋吉避凶,怎么听怎么像是算命的说的。

只能说,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教会我们怎么样去更好的生活,去为人,去做事,做心存善念的人,做好人,因为好人一生平安。

他要表达的可能是这个意思。

再来说说厚德载物。

什么是德呢?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话说有人买了豪宅还没住就莫名其妙的死掉了,升了高官在位没几天就得了绝症了,意思是他的德行不配有这样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老天要惩罚他吗们吗?听起来有些悬乎。

在我看来,所谓的德不配位,就是人在自己的各种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中,没有履行好自己的义务,没有尽到自己该尽的责任。

父子关系中,不是一个关爱孩子成长的父亲;夫妇关系中,不是一个体恤妻子的好丈夫;君臣关系,也就是工作关系
中,不能和领导同事以诚相待;朋友关系中,不守信义。

这就是德不配位。

至于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也不是说就是莫名奇妙的死掉这种灾殃。

僵化的父子关系,冷战不断的夫妻,工作进展不顺,朋友背叛,这些才是生活化的灾殃。

学习传统文化,不是把传统文化神化,而是作为付诸生活皆可用的道理来看待。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其中必定有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经久不衰的。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我们的心灵。

谢谢大家!
2012-01-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