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认识11到20 教学设计
课题认识11到20 单元第六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
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目标
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逐步引导和探究,由浅入深,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能够读写11到20各数;
能够写出11到20各数的组成;
知道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认识计数器和数位。
重点11到20各数的认识和读写与组成、计数器和数位的认识
难点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学法任务驱动教法讲授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前复习师: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学习了1到10,你们还会写吗?现在一起来写一写吧。
师:数字真实神奇,能够用来描述生活中东西的
数量,我们一起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吧~~ 1 2 3 4 5 6 7 8
9 10
复习前面的数字
为新课作铺垫。
新课导入师:这里有很多物品,有水果之类的、小棒、正方体,请小朋友们数一数。
问题:苹果多少个?桃子多少个?梨子多少个?
香蕉多少个?
追问:那么正方体、小棒、小球又有多少个呢?
它们都是大于10的数。
大家认识大于10的数吗?互相说一说吧。
2 2 1 2
15 20 18
以一个问题引
入,引发学生思
考,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
新课讲解师:请你用小棒摆一摆10,说一说它的组成?
(老师演示将10根小棒捆起来)
师:小朋友们照着老师的做法做,你感受到了什学生摆出10
根小棒。
学生动手演示
新课讲解结合讲
授法、任务驱动
么?或者说10的组成是什么?
总结:10个一是1个十。
师:了解了10的组成后,下面我们将学习比10大的数,你知道有哪些数吗?
答案: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师:请你用小棒摆一摆11,怎么摆能明显看出是
11呢?
(老师动手演示摆出一捆10根和1个1根)
演示动画,书写11。
师:11读作十一。
请大家自己写一写和同桌互相
读一读。
问题:想一想在摆小棒的过程中,你觉得11的组成应该怎么说呢?
答案: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十一。
师:我们接着摆一摆12,读一读,写一写,说说
12的组成?
12读作十二,由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十二。
师:小组活动:每个人摆出13、14、15、16、17、18、19,读一读并和写一写,互相说一说它们的组成。
师:下面我们一起再来认识一下13到19。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学生动手摆小
棒。
学生写11,读
11。
小组活动,自
己学习数字。
等学习方法提高
课堂效率,培养
学生思维,适合
低年段学生
问问题时引导学
生多观察,多思
考,解决问题从
不同的角度,思
考不同的方法,
培养学生思考的
能力。
追问:20呢?你会读嘛?会写吗?知道数的组成嘛?摆一摆小棒吧。
(摆成2捆10根的最容易看出是20)
20读作二十,由2个十组成。
问题:你能从小到大写出下面数的顺序吗?
追问:11到20各数的顺序你知道吗?
师:请拿出直尺,照着直尺上的数字从0读到20。
直尺上数从左到右的顺序是从小到大的顺序。
问题:你从这个顺序看出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比如:13的前一个数是12,13的后一个数是14。
13比14小,14比13大。
师:下面我们牛刀小试一下吧。
1、数一数,写一写。
写作:()写作:()
读作:()读作:()
组成:()组成:()
2、读一读,并说一说它们的组成。
二十十三十五十八十一4 7 9 11
12 十二
1个十和2个
一组成
13 十三
1个十和3个
一组成
讲练结合,及时
掌握课堂节奏,
反馈学生掌握的
情况,对重难点
内容加以强调。
3、将下面各数从小到大连一连。
答案:
问题:除了摆小棒,我们还可以使用计数器来计数,方便观察。
演示动画(演示小棒和计数器)
个位:右数第一位,表示几个一。
十位:右数第二位,表示几个十。
师:请根据小棒数,拨一拨计数器吧。
思考一下
怎么拨计数器?
几个十十位就放几;几个一个位就放几。
师:请你根据计数器上珠的个数,来写一写计数器表示的数是多少?
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对应几个珠就写几
练习:
1、写一写,读一读。
2、圈一圈,写出数字并读一读。
学生动手拨计数器。
学生写数。
14 20
10 16
15读作十五,由1个十和5
3、根据数字摆一摆计数器。
答案:
个一组成。
课堂小结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1)11到20各数的读写与组成。
2)数的大小顺序。
3)计数器与数位的认识。
总结所学,加深印象
板书计数器右数第一位是个位,表示有几个一;计数器右数第二位是十位,表示有几个十。
将重要,易错点写出来提醒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