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力公司员工违纪违规暂行处理规定 (1)————————————————————————————————作者:————————————————————————————————日期: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员工违纪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节适用范围和原则第一条为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严肃工作纪律,促进员工尽职尽责,廉洁从业,依法依规办事,确保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得到认真落实执行,根据《公司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内蒙古自治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资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有关制度,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与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劳动关系并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
由自治区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任命的企业领导人员,按国家、自治区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员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的,依据本规定进行处理。
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四条对违纪违规行为的处理,坚持“谁管辖、谁处理”的原则;坚持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规、手续完备的原则。
第二节处理种类和规则运用第五条对违纪违规员工的处理种类分为:(一)纪律处分。
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降级)、撤职、留用察看、解除劳动合同。
(二)组织处理。
包括批评教育、诫勉谈话、通报批评、调离岗位、停职检查、责令辞职、免职。
(三)经济处罚。
包括追缴违纪违规所得、扣发薪酬、经济赔偿。
第六条组织处理、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都是对员工追究责任的方式和手段。
纪律处分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组织处理、经济处罚合并使用。
受到影响职务的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的人员,执行处分、处理后新定岗位薪酬待遇。
第七条受降职(降级)处分的,降低一个职级(岗级);受撤职和留用察看处分的,其所担任的一切职务自然撤销;受解除劳动合同处分的,由所在单位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
第八条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员工可根据司法机关的生效判决、裁定和决定及其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给予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
对公司内部查处的违纪违规案件,涉嫌犯罪需移交司法机关的,也可根据移交之前已经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给予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
第九条因各类刑事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依据《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给予解除劳动合同处分。
第十条对因违纪违规行为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应当收缴或责令其退赔。
第十一条对违纪违规人员给予纪律处分的同时,可执行扣发薪酬的经济处罚。
扣发薪酬的执行标准:1.受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的人员,受处分期间,扣发本人绩效工资25%;2.受降职(降级)处分的人员,从受处分次月起执行降职(降级)后职务的工资标准;⒊受撤职的人员,从受处分次月起执行新定岗位的工资标准;⒋受留用察看处分的人员和受司法机关处理的人员按公司《劳动者工资保障规定》执行;⒌受扣发绩效工资经济处罚的,同比例扣发季度、年度绩效工资。
第十二条受纪律处分执行年薪制的人员,执行扣发绩效薪和奖励薪的经济处罚。
扣发绩效薪和奖励薪的执行标准:⒈受警告处分的人员,扣发其当年绩效薪、奖励薪的5%;受记过处分的人员,扣发其当年绩效薪、奖励薪的10%;受记大过处分的人员,扣发其当年绩效薪、奖励薪的15%。
⒉受降职(降级)处分的人员,扣发其原职务当年绩效薪、奖励薪的20%;受撤职处分的人员,扣发其原职务当年绩效薪、奖励薪的25%;受留用察看处分的人员,扣发其原职务当年绩效薪和奖励薪的50%。
上述人员从受处分次月起执行新岗位的工资及相应标准。
受党纪处分,扣发薪酬的执行标准参照本规定执行。
受党纪、政纪双重处分的人员,按两种处分中最高处分扣发薪酬;受到党纪、政纪两种相同处分时,只按一种处分扣发薪酬。
第十三条对负有直接责任的违纪违规人员,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可视情节给予直接经济损失千分之一至五的经济赔偿。
第十四条对违纪违规员工,应综合考虑违纪违规事实、违纪违规后果和认错态度等因素,判定情节轻重,作出处理决定。
员工的违纪违规行为可分为情节较轻、较重、严重三种。
有本规定所列违纪违规行为的,应进行处理,其中,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或调离岗位处理;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或降职(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留用察看或解除劳动合同处分。
员工违纪违规行为的量纪起点,参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给予警告至降职(降级)处分的,可同时给予调离岗位或停职检查的组织处理;给予撤职以上处分的,也可同时给予责令辞职或免职的组织处理;给予解除劳动合同处分的,其职务自然免除。
第十六条从轻、从重处分,是指违纪违规行为应当受到的处分幅度以内,给予较轻或较重的处分。
第十七条减轻、加重处分,是指违纪违规行为应当受到的处分幅度以外,减轻或加重一档给予处分。
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从轻或减轻处分:1、主动交代本人违纪违规行为的;2、主动检举同案人或其他人应当受到处分的问题,经查证属实的;3、主动挽回损失或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4、主动退出违纪违规所得的;5、被调查期间有其他立功表现的。
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从重或加重处分:1、在共同违纪违规行为中起到主要作用的;2、强迫、唆使他人违纪违法的;3、串供或伪造、销毁、隐匿证据的;4、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材料的;5、包庇同案人员或打击报复批评人、检举人、控告人、证人及其他人员的;6、有其他干扰、妨碍组织审查行为的;7、在处分期间发生或发现新的违纪违规行为,需要给予处分的。
第二十条违反本规定分则中规定的两种以上违纪违规行为,需要给予处理的,应当合并处理,按应当受到的最高处理加重一档给予处理。
第二十一条对违纪违规的人员应受到降职(降级)、撤职处分的,在决定处分时,当事人职务、职级已发生变化的,在现任职务、职级上降职(降级)、撤职,当事人已提任职务的,其降职(降级)应为错误事实发生期间所任职务低一档次职务(职级)。
担任两个以上职务的,在给予其撤职处分时,从其担任的最高职务开始依次撤销。
第三节调查处理权限和程序第二十二条公司各级监察(纪检)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和程序对员工违纪违规行为负有调查处理的职责和权力。
未设立监察(纪检)部门的,经单位分管纪检工作的领导商党政主要领导审批后,可由实际履行监察(纪检)职能的部门负责对违纪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上级监察(纪检)部门发现应由下级监察(纪检)部门调查处理的违纪违规行为,可责成下级监察(纪检)部门调查处理,必要时也可直接调查。
公司所属单位对处(科)级人员进行违纪违规调查处理前应及时向公司监察部报告。
第二十三条各职能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员工存在违纪违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同级监察(纪检)部门提出调查处理建议,并将有关证据材料移送同级监察(纪检)部门。
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件)由安监部门按照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奖惩规定》进行调查处理。
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由人力资源部门按照公司《员工管理暂行办法(试行)》进行调查处理。
第二十四条对员工的违纪违规行为,由监察(纪检)部门组织或委托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初步核实。
经初步核实,认为存在违纪违规事实,需要给予纪律处分的事项,由监察(纪检)部门负责立案调查,其他有关部门配合。
第二十五条需执行组织处理和扣发薪酬的由组织、人力资源部门负责;需追缴违纪违规款、物,由监察、审计、财务部门负责;经济赔偿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由监察部门负责督促落实。
第二十六条对违纪违规员工给予纪律处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监察部关于监察机关直接行使行政处分权的程序问题的通知》、《监察机关调查处理政纪案件办法》,按照下列程序进行:1、对需要调查处理的事项进行初步核实;2、经初步核实,认为存在违纪违规事实,需要给予纪律处分的,办理立案手续;3、对被调查人员违纪违规事实做进一步调查,形成调查报告;4、将调查认定的违纪违规事实告知被调查人,听取其陈述和申辩,采纳其合理意见;违纪违规事实以错误事实见面材料的形式,书面提交被调查人,由被调查人签署意见;5、根据审理认定的违纪违规事实提出纪律处分意见或建议;6、对处(科)级、厂局级人员给予降职(降级)及以上处分的,由监察部门(或代行监察职责的部门)提出处分建议,经党委(总支)扩大会议审议,作出处分决定;对无职务人员给予纪律处分的,或对处(科)级、厂局级人员给予降职(降级)以下处分的,由监察部门(或代行监察职责的部门)提出处分意见,经党政主要领导审定后,作出处分决定;7、处分决定以书面形式送达有关单位和受处分人员,并在一定范围内宣布,处分决定存入受处分人员的人事(干部)档案。
第二十七条对违纪违规员工给予组织处理,依照下列程序进行:1、对需要调查处理的事项进行初步核实;2、经初步核实,认为存在违纪违规事实,需要给予组织处理的,由监察部门会同有关职能部门提出意见;3、对处(科)级、厂局级人员给予调离岗位及以上组织处理的,由监察部门(或代行监察职责的部门)提出处理建议,经党委(总支)扩大会议审议,作出处理决定;对无职务人员给予组织处理的,或对处(科)级、厂局级人员给予调离岗位以下组织处理的,由监察部门(或代行监察职责的部门)提出处理意见,需经党政主要领导审定,作出处理决定;4、将组织处理决定以书面形式送达有关单位(部门)和被处理人,并在一定范围宣布;处理决定存入受处理人员的人事(干部)档案。
第二十八条受到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的员工,如对处分(处理)决定不服,可自收到决定之日30日内向上一级监察部门提出申诉,上一级监察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受理并复核,在接到申诉60日内书面答复申诉人。
在上一级监察部门未作出改变原决定前,仍按原决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对违纪违规员工给予解除劳动合同处分的,应征求工会组织的意见,工会组织可依法协助员工提出申诉或劳动仲裁。
第二章违纪违规行为第一节违反政治、组织、人事纪律及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第三十条违反政治纪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一)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决策、决定、管理制度不执行,或做出与之相违背的决定的;(二)组织、领导、参与非法组织或邪教组织的;(三)组织、领导、参与严重危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罢工活动的;(四)有其他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
第三十一条领导人员在组织管理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一)违反决策原则和程序,决定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人事任免、大额度资金使用的;(二)在干部选拔任用、职员职级、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中,违反选拔任用、聘用规定的,用人失察失误的;(三)对本单位、本部门发生的违反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行为失于监督,或发现问题不制止、不纠正、不查处或拖延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四)对本单位、本部门存在的问题处置失当,致使矛盾激化,严重影响生产经营以及社会正常秩序的,或发生重大事件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五)有其他违反组织管理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