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检测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商酌(zhuó) 案牍(dú) 陡峭(qiào) 悲天悯人(wén)B.麂子(jǐ) 驿路(yì) 简陋(lòu) 陶后鲜有闻(xiān)C.修葺(qì) 别扭(bié) 监督(dū) 诲人不倦(huì)D.契约(qì) 洗濯(zhuó) 亵玩(xiè) 颠沛流离(pèi)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恍惚露宿迷茫修闰如释重负B.撵走譬如生疏朦胧香气四溢C.竹蔑悠闲恳切晶莹不耻下问D.达观妥帖拖踏循环海阔天空3.下列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夏天,我想青城山应当算作最理想的地方。
在那里.虽然我只住过十天,可是它的幽静已拴住了我的心灵。
在我所看见过的山水中,这里只有没有使我失望。
到处都是绿,目之所及,那片淡而光润的绿色都在轻轻地颤动,仿佛要流入空中与心中似的。
这绿色像音乐,涤清了心中的忧虑。
A.“涤清”“忧虑”都是名词,“轻轻地颤动”“空中与心中”都是偏正短语。
B.“夏天,我想青城山应当算作最理想的地方。
”这个句子中,“夏天”作主语。
C.“虽然我只住过十天,可是它的幽静已拴住了我的心灵。
”这个句子是因果复句。
D.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的方法是:把“这里”和“只有”调换位置。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B.新鲜热辣的绿茶就像一道爆炒,趁热即食当是最佳;而普洱则更像是一盅老火汤,如想品其真味,则需要有点耐心了。
C.在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揭晓现场,评委会主席帕奇·亚当娜称曹文轩“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原生生活中一些真实而哀伤的瞬间”。
D.一面是对亡者的哀悼、对死亡的感怀,一面是又一个春天万物生长的新轮回对人心的治愈。
于是,清明,这个民俗大节,便奇妙地糅合了“死感”和“生感”。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记叙的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重点塑造了叶先生“待人厚”和“律己严”这两种过人的品行。
B.作者以“驿路梨花”为标题,一语双关,既写小屋外边的自然界的梨花,更写小屋主人梨花姑娘;譬喻贴切,以洁白美丽的梨花喻写出梨花姑娘的纯美心灵,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C.《最苦与最乐》的作者梁启超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
文章开头连用四个反问句,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引发读者的思考,同时也引出自己的观点——背着未了的责任最苦。
D.《陋室铭》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6.综合性学习。
近年来天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某班将开展以“津城换新颜”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
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让津城的夜晚更加明亮、美丽,天津市把深入推进“城市亮化工程”作为市容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进一步完善城市照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为街区、道路增设了功能性照明设施,优化了广场、桥梁、临街建筑的景观性照明。
[材料二] 为了使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更洁净、卫生,天津市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生活垃圾的清运管理工作,对城区老旧公厕集中进行了改造提升,还加大了封闭市场建设、道路保洁维护、排水系统修缮等工作的落实力度,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净化进程。
[材料三] 2018年,天津市进一步强化了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通过加大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体系、创建“明厨亮灶”餐饮示范单位等措施,保证了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
[材料四] 天津城市绿化情况统计表_____________。
(2)根据上面相关材料,概括天津在市容建设过程中,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一)(2016山东济南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9题。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蕃蕃:繁多 B.不蔓不枝枝:长枝节C.亭亭净植植:种植 D.陶后鲜有闻鲜:少8.下列各项中加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醉翁之意不在酒B.濯清涟而不妖人不知而不愠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且焉置土石D.同予者何人陈胜者,阳城人也9.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爱莲说》作者周敦颐。
“说”是一种古代文体。
B.本文托物言志,文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表达了作者对清白正直品性的坚守。
C.文章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意蕴无穷。
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人喜爱牡丹的羡慕之情。
(二)(2018湖南娄底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3题。
父亲数钱李书霞①每个月父亲发饷的邢天,家里就像过节一样,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②父亲踏进家门时,晚饭都已经准备好了。
父亲坐下来,先不动筷子,而是伸手去怀里掏出今天的工资,他将几张薄薄的钞票捏在手里,抖上两抖,把食指和拇指伸到嘴边,哈一哈气,开始一张张地数。
当时的钱,最大面额是十块,主要是五块、两块和一块的,还有角币和分币。
工资虽少,但细细地数起来,仍然要花费两三分钟。
父亲数毕,报出数目,递给母亲,母亲笑眯眯地接了,走进卧房,把钱锁进一个隐秘的柜子里。
她做回饭桌旁,对着我们两个小人儿说:“存着,给你们交学费。
”③我早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抢过酒壶,给父亲的杯子里,倒上满满一杯酒。
父亲笑眯眯地摸摸我的脑袋,左手端起酒杯,右手拿起筷子,对着桌上的回锅肉,点上几点,得到开饭的信号,我们欢喜雀跃,急不可耐地夹菜刨饭、大快朵颐。
④几年后,全家人围着爸爸数钱的乐趣,被工资打卡剥夺了。
不过,父亲最近又开始数钱。
⑤去年,父亲得了脑梗,治疗了半年,虽然康复了,但左手左脚仍不灵便。
原本爱说爱笑的父亲也变成了一个木讷的老头子,不开口说话,问话也不回。
精神的沉沦加速了健康的恶化,他整日蜷在沙发上,基本活动都取消了,右腿的肌肉也开始萎缩。
我们对此焦虑万分,却束手无策。
⑥还是母亲有办法,她将买菜的零钱整理起来,央求父亲:“你帮我数数,有多少钱。
”⑦父亲坐在沙发上,抬起浑浊的眼睛,茫然地望了一会儿母亲,不吭声,伸出右手去拿钱,准备开数。
⑧“左手数。
”母亲叮嘱道。
⑨父亲转头望向窗外,迟疑了一下,顺从地换了左手。
他笨拙地将钞票一张张拿过来,把毛票归一类,块票归一类,姿势又吃力又别扭。
数完以后,母亲问他:“多少钱?”⑩“没记住。
”父亲难为情地扯了下嘴角,算是回应。
⑪“再数数。
”⑫父亲又数一次,数过三四次,方才报出钱的数目。
⑬整理菜钱这件小事,令他的眼神重新活泛起来。
一段时间后,父亲精神明显好了很多。
他又主动揽下一项任务:拣谷粒。
每天上午,父亲就戴上老花镜,坐在沙发上,慢慢把米粒中的谷粒选出来。
隔三差五,又把母亲“不小心”弄混的黑豆和绿豆分开。
⑭父亲和母亲心照不宣地玩着“数钱、选豆”的游戏,三个月后,父亲能独自站立了。
一段时间后,他开始练习走路。
刚开始,只能扶着沙发走;慢慢地,可以拄着拐杖走几步了;现在,活动空间更大了。
两个老人家,又能一起到小区里散步了。
⑮父亲数钱,两种姿态,每一种姿态里,都饱含着父母相伴相携的情分。
10.选文第②段画线部分,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何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第④段画线部分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文第⑬段中画线部分“不小心”三个字有何深意?请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选文结尾说:“父亲数钱,两种姿态,每一种姿态里,都饱含着父母相伴相携的情分。
”请你分别说说两种姿态里饱含着怎样的情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14.请以“向_______学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单元检测答案1.D A.悯mǐn。
B.鲜xiǎn。
C.别biè。
2.B A.闰→润。
C.蔑→篾。
D.踏→沓。
3.D A.“涤清”应是动词,“空中与心中”应是并列短语。
B.“夏天”应是状语,主语是“我”,谓语是“想”,宾语是“青城山应当算作最理想的地方”。
C.“虽然……可是……”构成的是转折关系复句。
4.C“国际安徒生奖”是一个奖项,不是一本书,因此此处不能用书名号,应用引号。
5.C文章开头连用四个设问句。
6.答案 (1)材料三(2)深入推进“城市亮化工程”;进一步推动城市净化进程;逐年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解析 (1)活动的主题是“津城换新颜”,而材料三是从食品安全角度介绍的,与活动主题不相符。
(2)本题考查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
先概括出相关材料的要点,然后归纳整理即可。
材料一,从推进“城市亮化工程”角度加以介绍;材料二,天津市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净化进程;材料四,从表格数据看,天津城市绿地面积在逐年增加。
7.C“植”的意思应为“竖立”。
8.B A.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结构助词,的。
B.表转折,却。
C.句尾语气词;哪里。
D.……的人;表判断。
9.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意思是“对于牡丹的喜爱,应该有很多人”。
作者借这句话讽刺了当时社会上人们贪慕富贵的风气。
10.答案主要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
这两种描写方法的综合运用,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当年挣钱的不易和对来之不易的收入的珍惜及兴奋满足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