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沥青针入度试验可用于测定( D )针入度。
A 、粘稠沥青 B、液体石油沥青 C、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 D 、A+C2、随沥青用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 A )。
A、减小B、增加C、先减小后增加D、先增加后减小3、在针入度、延度不变的情况下,石油沥青的软化点越低,应用性能( B )。
A、越好B、越差C、不变D、不一定4、沥青混合料试件经冻融劈裂试验后,不满足要求,则说明其( C )性能不满足要求。
A、高温稳定性B、低温抗裂性C、水稳定性 D耐久性5、经检测某沥青结合料的针入度为100,则标准针沉入到沥青内部的深度为( C )。
A、100mmB、1mmC、10mmD、0.1mm6、当沥青的温度升高时,沥青的粘度( B ),流动度( A )。
A、增大B、减小C、不变 D 、不一定7、当沥青混合料中石粉用量增加时,其马歇尔指标( C )增加。
A、空隙率B、矿料间隙率C、稳定度D、施工性能8、一批砂的细度模数为2.9,应属( C )砂。
A、细B、粗C、中D、特细9、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的蜡含量不大于( C )%。
A、1B、2C、3D、510、道路液体石油沥青的粘度(C25.5)应小于( B )(S)。
A、15B、20C、25D、3011、沥青针入度试验,其标准试验条件温度为( C )℃。
A、15B、20C、25D、3012、沥青延度试验,拉伸速度控制在( B )cm±0.25cm/min。
A、3B、5C、8D、1013、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试验,试验后沥青膜完全保存,剥离面积百分率接近于0,则其粘附性等级评为( D )级。
A、1B、2C、3D、514、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粗集料的压碎值应不大于( B )%。
15、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主要是评价其( D )性。
A、抗滑性B、耐久性C、低温抗裂性D、高温稳定性16、沥青面层用矿粉粒度0.6mm筛的通过率应为( C )%。
A、80B、90C、10017、标号为AH—90的沥青,其针入度为( C )(0.1mm)A、40—60B、60—80C、80—100D、100—12018、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度标准为不小于( C )%。
A、90B、94C、95D、9820、道路石油沥青的溶解度(三氯乙烯)应不小于( D )%。
A、90B、95C、98D、9921、道路用液体石油沥青蒸馏后残留物的延度(25℃)应大于( B )[5cm/min(cm)]A、50B、60C、70D、8022、沥青针入度试验标准针的直径为( A )㎜。
A、1.0~1.02B、1.5~1.52C、2.0~2.123、沥青与石料的低温粘结性试验,非经注明,试验温度应为( C )℃。
A、-10B、-15C、-18D、-2024、热拌石油沥青混合料施工时的碾压温度应不低于( C )℃。
A、90B、100C、110D、12025、检测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须进行( B )试验。
A、弯曲B、车辙C、劈裂冻融D、抽提筛分26、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的填料宜采用( C )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A、花岗岩B、石英岩C、石灰岩D、天然砂27、高速公路面层用粗集料的吸水率应不大于( A )%。
A、2B、4C、528、沥青混凝土面层检查其抗滑构造深度,宜采用( B )法。
A、水准仪法B、铺砂法C、3m直尺法29、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简称( A )。
30、一级公路I型沥青砼马歇尔试验空隙率,规定为( D )。
A、2-4B、2-6C、3-5D、3-631、高速公路沥青砼马歇尔试验击实次数为双面各( D )次。
A、50B、60C、70D、7532、马歇尔试验时,指标OAC表示( B )。
A、初始沥青用量B、最佳沥青用量C、最大沥青用量D、最小沥清用量33、延度是测定沥青( C )的能力。
A、粘滞性B、抗稳定C、塑性变形D、抗低温34、对于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抗稳定度要求不小于( B )次/mm。
A 、600 B、800 C、1000 D、120035、沥青混合料II型与I型相比较空隙率( C )。
A、一样B、小C、大D、不确定36、比较而言针入度很大时,说明沥青的品质相对( B )。
A、较好B、较差C、粘稠D、感温效果好37、集料磨耗值越高,表示集料的耐磨性( B )。
A、越好B、越差C、越大D、越不确定38、集料与沥青粘附性分 ( C )个等级。
A、3B、4C、5D、639、沥青延度试验结果分别118、120、126,则延度为( D )。
A、120B、121C、121.3D、>10040、我国现行规范规定,按( A )划分石油沥青的标号。
A、针入度B、延度C、软化点41、沥青的延度要在规定的温度和拉伸速度下测定,非经注明,规定的温度和拉伸速度为( A )。
A、25℃或15℃,5cm/minB、25℃,5cm/minC、25℃或15℃,1cm/min42、我国现行试验规程规定,沥青含蜡量采用( C )测定。
A、组分分析法B、硫酸法C、蒸馏法43、我国现行规范规定,用于上、中面层的沥青混凝土,在60℃时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对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不小于( C )次/mm。
A、600B、700C、80044、对酸性石料或当石料处于潮湿状态或在低温下施工时,宜采用(A )乳化沥青。
A、阳离子乳化沥青B、阴离子乳化沥青C、两性离子乳化沥青45、开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连续级配原则设计,但其粒径递减系数( C )。
A、无变化规律B、较小C、较大46、沥青相对密度是指( C )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的水质量的比值。
A、15℃B、20℃C、25℃142、抽提仪法是用于测定沥青混合料中( B )含量的方法。
A、矿粉B、沥青C、矿质混合料47、最佳沥青用量初始值的计算公式OAC1=(a1+a2+a3)/3中,a1为相应于( B )沥青用量。
A、密度最大B、稳定度最大C、空隙率范围中值48、马歇尔试验制备的标准试件,高度应符合( B )A、635mm±13mmB、63.5mm±1.3mmC、6.35mm±1.3mm49、通常在较热的气候区、较繁重的交通情况下,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应采用稠度( A )的沥青。
A、较高B、较低C、适中50、马歇尔试验要求在( C )试验温度下,测定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和流值。
A、30℃B、40℃C、60℃51、软化点的数值随采用仪器不同而异,我国现行规范采用( C )。
A、克沙法B、水银法C、环与球法52、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模数,可以间接表示沥青混合料的( B )。
A、劲度B、抗车辙能力C、水稳性53、同一沥青混合料或同一路段的路面,车辙试验至少平行试验三个试件。
当3个试件动稳定度变异系数小于( C )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A、10%B、15%C、20%54、国产沥青的特点是( B )。
A、比重大B、含蜡量高C、延度较小D、软化点高55、沥青路面面层用沥青的标号选择,应根据( D )选用。
A、气候条件B、施工季节C、路面类型D、施工方法、矿料类型56、面层热拌沥青混合料用沥青可选用( C )。
A、煤沥青B、天然沥青C、石油沥青D、乳化石油沥青57、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中的蜡含量应不大于( A )。
A 3.0%B 4.0%C 5.0%;D 6.0%58、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中加荷速度为( C )mm/min。
A、10±5B、25±5C、50±5D、75±559、非经注明,测定沥青密度的标准温度为( C )℃。
A、5B、10C、15D、2560、沥青材料的老化试验,对重交通量路用石油沥青,应进行( B )试验。
A、蒸发损失B、薄膜加热C、烧灼61、规范规定Ⅰ型沥青混凝土残留稳定度不低于( B )。
A 、80%B 、75% C、70%62、( B )是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高稳定性的一个指标,也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的辅助性检验指标。
A、密实度B、动稳定度C、劲度模量63、车辙试验用的试件尺寸为( A )的板块试件。
A、300mmX300mmX50mmB、300mmX300mmX500mmC、300mmX300mmX300mm64、沥青的相对密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 A )质量之比。
A 、水B 、标准沥青C 、酒精65、沥青粘稠性较高,说明沥青()。
A、标号较低;B、高温时易软化;C、针入度较大;D、更适应我国北方地区66、一马歇尔试件的质量为1200g,高度为65.5mm,制作标准高度为63.5mm的试件,混合料的用量应为(D )。
A、1152g;B、1182g;C、1171g;D、1163g67、对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不会产生影响的因素是(B ) 。
A、目标配合比;B、冷料上料速度;C、集料加热温度;D、除尘的方法68、石油沥青老化后,其延度将(B )。
A、保持不变;B、变小;C、变大;D、先变小后变大;69、拌和沥青混合料时,一般矿料本身的温度应(A )。
A、高于拌和温度;B、低于拌和温度;C、与拌和温度相同;D、视混合料类型定。
70.石油沥青老化后,其软化点较原沥青将(B)。
A.保持不变;B.升高;C.降低;D.先升高后降低71.沥青混凝土中掺入矿粉,其主要作用是( D)。
A.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密实度;B.改善混合料和易性;C.强化沥青活性;D.提高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72.在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B)的天然砂、人工砂及石屑。
A.5mm;B.2.36mm;C.4.75mm;D.2.5mm;73.沥青延度试验过程包括有:①制备延度试验用试件;②根据沥青密度,通过在水中加入酒精或浓盐水的方法使水的密度与沥青密度接近;③检查延度仪拉伸速度,确保拉伸速度控制在规定范围;④将延度试件安放在已控温的延度仪中,启动电源开关,进行试验;⑤将延度试件放在规定的温度水浴中恒温一定的时间;⑥记录每个试件能够拉伸的距离,确定沥青样品的试验结果。
指出正确的延度试验顺序:A.①-③-②-④-⑤-⑥B.③-①-⑤-④-②-⑥C.①-③-②-⑤-④-⑥D.③-①-④-⑤-②-⑥74.在进行粗集料的试验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用途(用于水泥混凝土还是沥青混合料),在进行同一试验时,具体的操作应有所不同。
如:①针片状颗粒含量测定,针对沥青混合料时采用规准仪法进行,而针对水泥混凝土时采用游标卡尺法进行;②压碎试验操作过程中,因为混凝土的强度要远高于沥青混合料,所以用于水泥混凝土的粗集料在加载时达到最大荷载要比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加载时达到的荷载要高;③进行洛杉矶磨耗试验时,因为沥青混合料可以采用的集料组成类型较多,所以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应根据不同要求,要采用不同的颗粒组成,而水泥混凝土在颗粒组成上仅仅选择一种组成类型就可以;④无论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还是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当用于高等级公路表层时,都应进行抗冲击、抗磨耗和抗磨光等项试验,但要注意二者的操作方法应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