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硬膜外血肿的护理查房

硬膜外血肿的护理查房

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与血肿的部位、增长速度和并发的硬膜下损 伤有关。
1、 意识障碍 病人受伤后的意识改变有以下5种类型。①伤后一直清 醒; ②伤后一直昏迷 硬膜外血肿;③伤后清醒随即昏迷;④伤后昏迷 随即沽醒;⑤伤后昏迷,有一中间清醒期,随即又昏迷。中间清醒朋是 指受伤当时昏迷,数分钟或数小时后意识障碍好转,甚至完全清醒。继 而因为硬膜外血肿的形成,脑受压引起再度昏迷。通常认为这种意识状 态的变化不仅是硬膜外血肿的典型,还是其他颅脑血肿的典型表现。但 是临床上此类病人的比例不足1/3。病人意识状态的改变取决于原发脑 损伤的程度、血肿形成速度和颅内其他损伤的存在。 2、 神经系统症状 单纯的硬模外血肿,早期较少出现神经系统体征,仅 在血肿压迫恼功能区时,才表现出相应症状。但如血肿持续增大,引起 脑疝时,则可表现出患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瘫痪等典型征象。当出现 此类症状时,应及时手术减压,挽救生命。 3、 颅内压增高 随着血肿的体积增大,病人常有头痛、呕吐加剧,出现 库欣反应。如颅内压持续增高,则引起脑疝,造成严重后果。 五、辅助检查
: : : 2011-3-6 9:00 患者处于朦胧状态 2011-3-7 9:00 患者处于嗜睡状态 2011-3-9 9:00 患者处于清醒状态 2、脑组织灌注量不足 相关因素:①颅内出血,使脑血流灌注减少。 ②颅内压升高,使脑血液循环障碍。 ③脑水肿,造成脑组织发生功能和结构上的损害。 ④脑缺氧,造成脑细胞代谢障碍。 期望目标:①脑组织灌注不足的病情减轻 ②未出现或少出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并发症。 护理措施: ①、病人静卧,取头高15°—30°卧位,头偏向一侧 ②、持续双侧鼻导管氧气吸入,流量3L/分 ③、吸痰前先吸人纯氧或过度通气,防止脑缺氧 ④、q1h监测神志、瞳孔、尿量、尿相对密度、伤口敷料1次,一旦 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⑤、准确记录24h出入水量 ⑥、避免引起颅内压升高的护理活动,翻身时动作轻稳,吸痰时, 避免反复强烈刺激病人而导致剧烈咳嗽 评价:2011-2-27 9:00 存在脑血管痉挛 2011-2-28 9:00 脑组织灌注量正常 3、排尿方式改变 相关因素:①意识障碍
间。血肿的信号强度改变,与血肿的期龄有关。急性期,在T1加权像, 血肿信号与脑实质相仿。在T2加权像血肿呈现为低信号。在亚急性和慢 性期,在T1和T2加权像均呈高信号。此外,由于血肿占位效应,患侧 脑皮质受压扭曲,即脑回移位征。与颅骨内极距离增大,脑表面(皮 质)血管内移等提示脑外占位病变征象,得出较明确诊断。 六、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 对于意识清醒或轻度嗜睡,瞳孔无变化,血肿量幕上<30ml,幕 下<10ml,层厚<10mm,中线结构移位<10mm,且病情稳定者可在 严密临床观察的前提下予以保守治疗,主要措施是脱水、激素、止血、 抗感染以及活血化瘀等治疗,应用脱水剂时在早期不宜大剂量,应以能 缓解症状为宜,以免颅内压下降过多,导致硬膜外血肿扩大。在保守治 疗期间,应密切注意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利用CT作动态 观察,一旦出现手术指征应急诊施行手术,清除血肿,以缓解颅内高 压。 手术指征
2011—2—25 22:30 护理诊断 1、意识障碍
相关因素:①脑水肿导致脑组织发生功能和结构上的损害。 ②脑缺氧致细胞代谢障碍。 ③颅内压升高致脑血循环障碍。
期望目标:①病人意识障碍程度减轻。②无继发性损伤。 护理措施: ①、心电监护应用,q1h监测神志、瞳孔、呼吸、血压、脉搏 ②、不定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头高15°—30°卧位,按摩受压处皮肤,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肢体 功能位 ④、保持床铺整齐、干燥,随时更换尿湿、污染的床单、被褥 评价:2011-2-27 9:00 患者处于浅昏迷状态
外一科护理查房
一般资料
姓名:王** 性别:男 年龄:26岁 职业:农民
民族:汉
Hale Waihona Puke 婚姻:已婚 籍贯:河南省***市
现住址:***二十里铺王
联系人:王** 与患者关系:父子
可靠程度:基本可靠
联系人电话:135******00
病史陈述者:家属 主管医生:汪**
责任护士:陈**
住院号:20150070 入院时间:2010-2-25 22:30 入院方式:平车
入院诊断:左侧硬膜外血肿 左颞叶脑挫裂伤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底骨折并右侧脑脊液耳漏 吸入性肺炎
一般情况
既往史:既往体健 否认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等病史,无结核 肝炎等传
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献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 史不详,系统回顾无特殊 个人史:生于原籍,长于原籍,无长期外地旅居史,无疫区生活及疫水 接触史,生活居住条件一般,吸烟每日20支,少量饮酒,无其他不良嗜 好 婚育史:21岁结婚,配偶健康,夫妻感情和睦,育1女1子,身体健康。 家族史:父母尚在,身体健康,同胞4人,2姐1妹身体均健康,家族中 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家族遗传疾病史 自理程度:依赖 生活状况:饮食:普食 食欲:好 睡眠:好 大小便:正常 体格检查: 意识:浅昏迷状态 语言表达:无 定向力:无 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右侧额部肿胀,局部有小面积擦伤,口唇 无紫绀,口腔内有大量呕吐物 呼吸系统:自主呼吸,气管居中,频率20次/分,双肺呼吸音粗糙,可 闻及少量干湿罗音 循环状况:颈静脉无怒张,心界不扩大,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 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消化系统:腹平坦,未见肠蠕动波,肠鸣音正常,约2—3次/分 心理社会: 情绪:处于浅昏迷状态 医疗费用来源:自费 与亲友关系:和睦 病情及护理
②留置尿管 ③语言障碍 护理目标:病人不因排尿异常而产生不适 护理措施: ①、分析并找出引起排尿方式改变的原因。 ②、认真观察并记录病人尿液的量、颜色、性质。 ③、保持病人的床铺干燥、平整。 ④、每日2次尿道口护理,保持外阴部清洁,尿管定时夹闭 ⑤、保持尿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引流管位置妥善固定 评价:2011-2-27 9:00 尿管存在
1、着力部位除头皮挫伤外,常见头皮局部肿胀,出血经骨折线到 骨膜下,或经破裂的骨膜至帽状筋膜下形成帽状筋膜下血肿。
2、血肿大多位于一侧大脑半球表面,故超声波探查时,中线波移 位明显。
3、颅骨骨折发生率较高,95%显示颅骨骨折。 4、脑血管造影在血肿部位呈示典型的双凸镜形无血管区。 5、CT扫描,在脑表面呈双凸镜形密度增高形。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硬脑膜外血肿绝大多数(85%)都有典型的 CT特点:在颅骨内板 下方有双凸形或硬膜外血肿梭形边缘清楚的高密度影,CT值40HU- 100HU;有的血肿内可见小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的低密度区,认为是外伤 时间太短仍有新鲜出血(较凝血块的密度低),并与血块退缩时溢出的 血清混合所致;少数血肿可呈半月形或新月形;个别血肿可通过分离的 骨折缝隙渗到颅外软组织下;骨窗位常可显示骨折。此外,血肿可见占 位效应,中线结构移位,病变侧脑室受压,变形和移位。静脉源形硬膜 外血肿因静脉压力低,血肿形成晚,CT扫描时血肿可能溶解,表现为 略高密度或低密度区。少数病人受伤时无症状,以后发生慢性硬膜外血 肿,这时作增强后扫描可显示血肿内缘的包膜增强,有助于等密度硬膜 外血肿的诊断。 MRI表现 血肿发生的部位多位于直接接受暴力的位置,多有局部骨折,头皮 血肿,一般血肿较局限,不超越颅缝的界限。硬膜外血肿的形态改变和 CT相仿。血肿呈双凸形或梭形,边界锐利,位于颅骨内板和脑表面之
患者,以“外伤后昏迷约半小时”为代诉于2011—2—25 22:30急诊入 院,平车推入病房,神志处于浅昏迷状态,首测体温:36.7℃,脉搏: 2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6/75mmHg,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 径约2.5mm,对光反应灵敏,颈稍强直,右侧额部肿胀隆起,局部有小 面积擦伤,右侧外耳道有血性液流出,口腔内有大量呕吐物,腰部右外 侧稍肿胀,皮肤完整性好,急查头颅CT示:1、蛛网膜下腔出血2、左 颞叶脑挫裂伤3、有颞骨骨折4、蝶窦积液胸部CT示:双肺坠积征 床边 心电图示:大致正常 医嘱给予特级护理,禁食水,头高卧位,q1h测神 志、瞳孔、呼吸、血压、脉搏,告病危,记24h出入水量,双侧鼻导管 氧气吸入,流量3L/分,给予留置尿管,尿液清晰淡黄,治疗给予降颅 压、抗感染、消肿、营养神经等药物应用,右侧外耳道碘伏棉球消毒, 保持呼吸道通畅。具体用药:甘露醇、七叶皂苷钠、脑蛋白水解物、奥 美拉唑、尼莫地平、纳洛酮
2011-3-6 9:00 拔除尿管,患者可自行排尿 4、潜在并发症——有脑疝的危险
相关因素:颅内压持续增高 护理目标:①病人不发生脑疝
②早期发现脑疝征象,及时处理。 护理措施: ①、心电监护应用,q1h监测血压、脉搏、神志、瞳孔、呼吸,发现 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②、准确记录24h的出入水量,遵医嘱正确使用脱水剂。 ③、保持病房安静,采用头高15°—30°卧位。 ④、给予氧气吸入,双侧鼻导管吸氧3L/分,保持呼吸道通畅,备好 急救物品 评价:2011—2—26 9:00 患者出现脑疝 5、潜在并发症——有窒息的危险 相关因素:呕吐物误吸 预期目标:病人不发生误吸 护理措施: ①、病人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②、 吸痰管及时吸出口腔及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严密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准备 好急救药品和物品 2011—2—26 9:00 患者于26/2 1:00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瞳孔 5.0mm,对光反应消失,左侧3.0mm,对光反应灵敏,查头颅CT示: 1、蛛网膜下腔出血2、左颞叶脑挫裂伤3、有颞骨骨折4、蝶窦积液5、 右颞部硬膜外血肿,量约59ml。急诊于1:30在全麻下行“硬膜外血肿清 除术加颅骨整复术”,术前交叉配血4u,手术顺利,于3:50返回病房, 处于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2.5mm,对光反应均迟钝,气管插管通畅, 头部敷料包扎完好,无渗湿,头皮下引流管通畅,引流液呈血性,右侧
1、意识障碍程度逐渐加深 2、颅内压的监测压力在2.7kpa以上,并呈进行性升高表现 3、有局灶性脑损害体征 4、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者 5、儿童硬膜外血肿幕上>20ml,幕下>10ml可考虑手术 6、尚无明显意识障碍或颅内压增高症状,但CT检查血肿较大(幕上 >30ml,幕下>10ml,颞部>20ml,或血肿虽不大但中线移位> 1cm),脑室或脑池受压明显者 7、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如出现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进行性颅内 压增高征象,应积极手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