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旅游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抚顺师专旅游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高职教育的特征是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作为高职学校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提高实践能力的必需场所,在培养高职旅游管理人才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目前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对口实训基地的建设明显滞后于学生规模的发展,不能满足日前扩大的实践教学的需要,具体表现在:校内实训基地面积和功能布局达不到要求,实训室采用自建方式,多为仿真、虚拟实训室,缺乏真实的职业情境,由于没有企业参与建设和运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了解完整的职业岗位工作和真实的业务操作流程。

因此,如何发展和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成为该专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现有基础(一)现有校内实训基地设备价值情况先后建立了个校内实训基地,分别是:形体训练室,设备价值元;(二)现有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及主要设备状况1、形体训练室功能:满足旅游管理及其它专业学生形体训练课、旅游服务礼仪课实训教学部分内容。

主要设备状况:墙面镜、地毯、电视、DVD、录音机、吸尘器等设备。

2、饭店服务技术实训室功能:满足旅游管理及其它专业学生饭店服务技术课、饭店服务与管理课、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餐饮管理实务课实训教学部分内容。

具体项目包括西式铺床、中餐摆台、餐巾折花等。

主要设备状况:床、电视、DVD、空调、餐台、餐椅等设备3、阳光旅游服务公司电脑、电话、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网络等设备。

4.餐饮实训中心功能:满足旅游管理及其它专业学生中餐操作课、西餐操作课、布点操作课、营养配餐课、餐饮管理实务课实训教学部分内容。

主要设备状况:中餐灶、西餐灶等5、旅游英语多媒体实验室功能:满足旅游管理及其它专业学生饭店服务英语课、导游英语课、餐饮英语课等实训教学部分内容。

锻炼学生的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

主要设备状况:电脑、耳机、话筒等设备。

二、建立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的必要性(一)是适应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二)是适应旅游行业本身发展的要求(三)是适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对高职人才需求的需要三、建立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的可行性(一)悠久的办学历史(二)雄厚的师资力量1、教师结构合理(1)师资队伍数量(2)又是教师情况(3)专业实验实习教师情况分兼职与专职两种2、教学水平高精品课等3、科研力量强四、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一)实训基地建设原则以现有实训基地为基地,建设理念先进构思新颖、功能齐全、辐射全省的现代化实训基地1、先进性原则,实习实训基地具备先进性、超前性基地配套设备在相关行业中处于先进水平,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满足培养高技能人才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需要2、创新原则。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设计基地建设方案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按市场市场规律进行管理。

3、辐射全省的原则。

实训基地主要在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向社会辐射为下岗职工进行转岗培训,为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服务;向企业辐射,为在职职工进行岗前和岗位培训向周边地区职业学校辐射,立足于辽北,面向全省。

4、逐步推进的原则。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做到统筹规划、量力而行、分步实施。

1)以服务、管理实训库主,建立系内实训基地――――旅游经营管理总公司;2)立足辽北,建立省内技术先进的实训基地。

(二)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建立以调动学员积极性库核心,以参与和体验为基本要求,以岗位技能实体化训练为关键环节,在原有实训基地基地上通过得组改选,进行专项模拟――综合模拟―――实战经营的“三段式”训练,并在以绩效评价为主的立体化考核体系下,培养学生的关系职业技能。

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旅游经营管理总公司包括客房阳光旅游服务公司、旅游休闲中心、餐饮服务中心、旅游礼仪服务公司四个子公司。

阳光旅游服务公司除了满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模拟导游课、导游实务课、旅行社经营管理刘枕头训教学部分内容以外,还要通过招标承包等方式,建立旅游服务过程实体化动作的机制,承担旅游咨询服务、旅游活动的策划、营销、计划调度、接待、售后服务成本核算、效绩考核等。

餐饮服务中心通过招标承包等方式,建立餐饮服务与管理全过程实体化动作的机制,承揽中西餐制作、餐饮销售、营养西餐、餐饮管理等业务,实现餐饮经营的策划、生产、营销、售后服务、成本核算、效绩考核等流程。

旅游休闲中心通过招标承包等方式,开展酒吧、茶吧、书吧,影吧,音乐吧的实体经营运作,充分锻炼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

旅游礼仪服务公司通过招标承包等方式,承揽形体训练、礼仪培训、婚庆礼仪、开业庆典礼仪服务等业务,充分锻炼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

-620.html(三)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1、提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场所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在工作中人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然而能力与知识二者并不等同,需要有一个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

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了训练的场所,使使从“有所知”走向“有所为”2、创造职业岗位的实践环境职业岗位知识与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库了加强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提供了一个服务管理现场模拟训练或校外真实训练的实践环境。

3、培养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现代化高等职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实践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的技能训练、服务和管理过程实训和项目的策划与实施等一系列模拟训练机实际操作,即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又能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使创造的欲望转化为实际的能力。

4、提高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可在爱岗敬业的素养、团结协作的精神、遵纪守法的习惯等方面对学生职业素质进行养成教育,为他们今后直上工作岗位及其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通过专业服务、综合管理等实训课题,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已学专业知识和经训练所获得的经验及掌握的技术、技能,通过群体协作来完成训练项目,使学生不仅能取得实际经验,同时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才能等综合素质和能力。

5、应用课题的研究基地在开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以及参加专业建设和行业实践的过程中,将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成能应用课题的研究基地。

旅游类企业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强大后盾,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是旅游企业发展的重要人才来源,旅游企业可通过各种形式参与者学院实训基地的建设,而实训基地则可为企业提供各种类型的咨询、管理和培训服务台。

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可以在动作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开发与应用相结合,企业和学校合作,利用企业和学校的优势,联合承接应用课题和开发项目。

6、供其它兄弟院校共同使用的实训基地(四)实训基地的管理1、责任分工,明确管理任务抚顺师专高职实验中心是我系初衷基地建设的主管职能部部门,负责全系实训基地的规划,发挥宏观管理和组织协调作用;教学单位是实训基地建设的主体和第一责任人,根据本单位专业发展规模,制定实训基地规划,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校友优势互补、师生优势、校企合作的优势,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实训基地建设工作。

利用我系科技、人才、文化、信息等资源优势,在完成我系实践教学任务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培训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2、实训基地的建设要突出专业特点,纳入专业建设的范畴。

根据专业发展规划和专业特点及本单位的优势,制定本单位的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明确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内容、进程,同时确定具体的实训基地建设负责人,组织力量,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建立和健全实训保障体系(教学和生活保障),使接受教育实训工作成为实训基地的日常工作之一,同时,通过开展学科建设、培训课程开发、教育科学研究等形式的智力支持,特别是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专业引领作用,把实训基地建成我系的科研和实习基地,并使之成为本地及周边地区的示范实训基地。

(五)实训基地建设资金筹措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从学校自筹、中央财政支持等方面筹集。

建设资金总计200万元。

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旅游经营管理总公司设备计划购置清单一、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理论思考1、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与学校自建的优势比较实训基地从构建主体来看,可分为两种类型:学校自建实训基地和校企共建功立业实训基地。

学校自建功立业实训基地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它便于学校、教师和学生自由灵活地掌握时间、场地,根据实践教学的要求随时安排实训;而校企共建功立业实训基地是学校和企业实行合作建设、合作教育、合作管理,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学校负责教学管理,与学校自建相比较,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情境,又可以使学校的教学紧密贴合企业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率。

旅游管理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主要是与人打交道,业务流程琐碎、紧凑,有较强的真实职业工作环境下的技能训练要求。

因此,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是实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的最好的一种方式。

2、“校店”和“店校”概念的提出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首先要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实训、实习是两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为了满足多元、灵活的实践教学需要,我们必须及时更新高职教育理念,努力开拓新的实训渠道,为学生参与实践、提高能力和熟悉工作环境提供重要的途径。

其中,校企共建“校店”和“店校”是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总结的两个新概念。

所谓“校店”,是指通过学习校企共建方式在学校风建立酒店、餐馆、旅行社营业分部、机票、酒店、度假分销代理点等,学校主要是提供场地和教学管理,而企业则提供设备、技术和实践教学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和经营管理。

建设“校店”的根本目的在于将校园环境变成工作环境,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园内远处不感受到工作氛围,通过课内实训和勤工助学,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将理论转化为技术,在学校养成职业素养,切实有效地提升实践能力。

从可行性上讲,“校店”的建设也是比较容易的,高职学校只需改变观念,不以盈利为目的,将原有的招待所、教工餐厅或学生食堂、店铺等交由合作酒店、餐饮店、旅行社来出资建设和经营,以签署“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协议的方式来规定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即可实现。

作为与“校店”对应的概念,“店校”采用更为灵活、机动的方式,实现实训基地的多元化、专业化、企业化,通过将学校搬进酒店,在酒店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全真的状态下实现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提高和企业文化的感受。

这里,由酒店提供场地、技术和实践教学师资支持,学校提供理论师资和负责教学管理,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

为了拓展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训途径,一些院校根据学校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已经在实践中探索出一些值得借鉴和思考的模式和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