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明礼仪好习惯】3好习惯之礼仪好习惯

【文明礼仪好习惯】3好习惯之礼仪好习惯

【文明礼仪好习惯】3好习惯之礼仪好习惯3好习惯之礼仪好习惯世青国际学校好习惯校本课程礼仪篇“讲文明、重礼仪。

”中国自古以古人训: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来都是礼仪之邦。

文明礼仪是一朵永久芳香的花,让而著称于世。

让文明礼仪之花灿烂开放!1.尊师礼仪2.同学礼仪3.升旗礼仪4.课堂礼仪5.上下楼梯礼仪6.穿着礼仪7.课餐桌礼仪8.做客礼仪9.图书馆、阅览室礼仪礼仪好习惯我们用真诚去浇灌、用热情去哺育。

从自身做起,一、尊师礼仪尊师是我国传统的美德。

老师像辛勤的园丁一样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被称为“全人类灵魂工程师”。

因此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尊师的动人故事。

如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拜程颐为师,有一次他俩去请教老师,正逢老师午睡,为了不惊醒老师,两人站在门外雪地等候。

当老师醒来时,雪已有一尺深,杨、游二人遍身是雪,仍然恭敬地站立在门外,这就是“程门立雪”的尊师美谈。

作为深受老师教诲的小学生,理所当然应该热爱和尊敬自己的老师。

尊敬老师,应发自内心,见之行动,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对老师要讲礼节。

(1)见老师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

(2)进出校及上下楼梯给老师让行。

(3)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问老师要用“请问,老师??”。

(4)指出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

(5)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接受师长的教育。

(6)对老师说实话、真话,不欺骗老师。

(7)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8)服从老师管理,不顶撞老师。

(9)在校道上遇见老师主动停下,微微鞠躬问好。

遇见两个以上的老师,问“老师们好”;排队在行进中遇见老师,由领队带领全体同学问“老师好”。

(10)与老师交谈时,要起立并主动给老师让座。

(11)老师在办事或与别人在交谈时,不可随意打扰老师,躬身站立一侧,等老师办完事或谈完话后再找老师。

晨风吹,阳光照。

好学生,讲礼貌。

见老师,问声好。

学知识,遵教导。

与师谈,要谦恭。

见师忙,不打扰。

写作业,贵独立。

老师见,心欢喜。

遇老师,要让路。

要诚实,不说谎。

毛泽东尊师的故事徐特立是毛泽东在湖南师范上学时的老师,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艰苦朴素、谦虚勤奋的作风给全校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许多人离开了共产党,而徐特立却毅然加入了共产党。

1937年1月,当徐老六十岁生日时,毛泽东同志写信祝贺,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师生常用语:(1)师生相遇:“老师好!”“老师再见!”“叔叔好!阿姨好!校长好!”(2)请求老师帮助:“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没有听明白,您能不能给我再讲一讲?”(3)汇报工作:“老师,这是我们班的作业本,全部收齐了。

”“老师,我有事找您,您方便吗?”“老师,近来班里发生了一些事情您什么时候有空,向您汇报一下。

”(4)受到批评:“老师,您批评得对,我一定改正。

”得到表扬:“谢谢老师!”受到冤枉:“老师,我也有责任,但我不是故意的,以后我会注意的。

”二、同学礼仪在校学习,同学们朝夕相处,是亲密的伙伴。

同学间的相互影响显而易见,同学间关系的好坏,对教育过程发生潜在的、有力的影响,同窗间的友谊也是人类美好的感情之一。

从小珍惜同学的友情,处理好同学关系,在自己获取知识和成长的过程中,会得到很大益处。

尤其是现在,中小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与同学关系相处好了,就相当于自己有了很多兄弟姐妹,对个人的成长非常有益。

为建立融洽、和谐的同学关系,彼此之间就应以礼相待,注重文明礼貌。

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光是快乐的,可是偶尔也会产生摩擦,那么,我们怎样去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同学间相处应该做到哪些呢?如果你能做到下面要求的,我相信你一定有很多朋友吧。

(1)同学间要互相问候“你早”、“你好”可点头、招手。

(2)与同学说话态度诚恳、谦虚,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3)同学间的交往应使用礼貌用语。

问同学问题,问前要用谦语“请问”、“对不起”、“打扰你一下”、“向你请教个问题”等,问后要道谢;同学回答不上来,说“不要紧,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耽搁了你的时间,谢谢”等。

(4)尊重同学,不给同学取绰号,或叫同学的绰号,不说使别人感到伤心羞愧的话。

(5)同学之间互助互爱,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6)尊重和照顾女同学,不欺侮女同学。

(7)向同学借东西,要先征得同学的同意。

对同学的东西要特别爱护,且按时归还。

(8)不在同学面前说长论短、搬弄是非。

(9)不斤斤计较,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宏大量。

(10下页3好习惯之礼仪好习惯见同学,问声早。

互礼让,要记牢。

听人言,要专注。

不插话,或友情。

表谢意,话先行。

同学间,互关心。

善理解,乐助人。

懂谦让,团结紧。

敬人者,人恒敬。

言必信,行必果。

学尊重,懂宽容,集体荣,我才荣。

我心中,有一件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二年级的一天,我参加合唱排练的时候下起了很大很大的雨。

一直到我们放学大雨也没喘气地下。

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把它的大鼓重重敲了起来。

我看别的同学陆续都走了,心里很急但是我没有带雨伞。

这时我看到我的好朋友毕翼飞,她打着雨伞正要向门外走。

我红着脸跑了过去不好意思地说:“毕翼飞,咱们俩打一把伞,好吗?”毕翼飞亲切地说:“好的。

”走在路上,我全身一点儿也没湿,再看看毕翼飞她的左半身湿了一大片。

我赶紧把伞往她那边推了推说:“小心,别淋感冒了。

”毕翼飞连忙说:“没关系,我的身体棒着呢!”她顺势把伞向我那边推了推。

这样下去可不行,她全身都会淋湿的,会得病的。

我挽起她的胳膊,我们紧紧地靠在一起,挤在那小小的伞下。

走到半路碰到来接我的爷爷,我对毕翼飞说:“谢谢你毕翼飞,自己走路一定要小心啊!”望着毕翼飞渐渐远去的身影我的心中充满了感动。

雨水滴滴答答地歌唱,这件事情过去很久了,每当我想起那一幕,心中就充满了感动。

接受了同学的友爱,我要把友爱传播给每一个需要的人。

同学间常用语:(1)课间,碰掉了同学的东西:“哎呀!对不起!”“没关系!”(2)在教室,无意踩着同学的脚或撞同学了:“对不起,看看伤着没?”“没关系!”三、升旗礼仪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每周一都要升国旗吗?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

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要定期举行升国旗的仪式。

根据《国旗法》规定,在学校我们每周一都要进行升旗仪式。

国旗是神圣而庄严的。

升国旗应该在一种严肃、庄重的气氛和场合中进行。

在升国旗的仪式中同学们要按照一定的礼仪进行。

下面是几点具体的做法:1.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旗仪式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隆重的仪式。

参加升旗仪式前,我们应该衣着整洁,系好衣扣,裤扣,戴好红领巾,脱帽,面向旗杆方向立正站好。

不能迟到,不得交谈,走动或做其他动作。

2.在升国旗的过程中,必须保持肃静,在行进中和运动中的同学都必须原地站立,向着国旗的方向,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行队礼,眼睛要注视国旗,直到国旗升至杆顶为止。

不允许任何人在升旗时走动,交头接耳,嬉笑打闹。

3.国歌是音乐形式的国家象征。

唱国歌时要立正站好,目视前方,神态庄重,歌词正确,音调准确,声音洪亮。

4.认真聆听升旗致辞和国旗下的讲话,保持安静;升旗仪式结束以后,各班同学应有序离开,不得拥挤,不得高声喧哗.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大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了”的时候,国歌奏响,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迎风徐徐上升。

天安门广场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抬起头,瞻仰着鲜红的国旗。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广场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欢腾声。

一个国家强大了,她的国民就不会受到欺负,祖国就是我们的母亲,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来爱护她、保卫她。

星期一操场上奏国歌升国旗老师们注目礼队员们行队礼小朋友要严肃小眼睛看国旗身站直不乱晃唱国歌要响亮长大了尽全力使祖国更美丽全班同学国歌声中和模拟升旗的情景中训练“肃立”与“脱帽”。

辨析:1.升旗时,小李忘记戴绿领巾了,他也不就对国旗行注目礼了。

()2.学校举行运动会,运动员入场,经过主席台,头向右侧,两眼注视主席台,行进时还要做正步。

()国旗的知识: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其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

一星较大,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三,居左;四星较小,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一,环拱于大星之右。

旗杆套为白色。

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了在红底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

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相互关系同学们,爱国,就从升旗仪式做起!让我们共同努力,每一次,严肃而庄重的升起我们的国旗。

伴随国旗的升起,我们健康成长;伴随国旗的升起,建立起热爱祖国的信仰和祖国利上,繁荣富强!世青国际学校好习惯校本课程礼仪篇得体的、高尚的举止是通行无阻的护照。

———约翰逊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

———孟德斯鸠四、课堂礼仪四、课堂礼仪课堂礼仪则是学校礼仪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许有的同学会问:课堂是学习的地方,为什么也需要讲文明礼仪呢?因为学校是文明的窗口,课堂则是学校生活最重要的地方;课堂还是个小社会,同学间的交往,师生间的沟通都离不开文明礼仪;此外还因为课堂活动是有秩序有组织的,它不仅关系到自己,还影响到他人,所以课堂需要一定的礼仪来规范它。

1、课前,学生要事先准备好学习用品、本节课所需课本、笔记本等,一律放在课桌左上角。

教室黑板擦干净,讲台物品摆放整齐,无粉笔灰。

2.预备铃响,学生应迅速进入教室安静端坐,恭候老师上课;室外课(体育课、音乐课、信息技术课、活动课等)必须在教室外走廊排成两列队伍后,课代表在前、班长在后,带领学生有秩序地在预备铃响前到达目的地,保证正常上课。

路上队伍整齐,不嬉笑打闹。

3.上课铃响后,老师进教室,说“上课”,班长喊“起立”,全班同学立正,老师说“同学们好”,全体学生回应“老师好”。

在老师说“请坐下”后,上页下页3好习惯之礼仪好习惯全班同学一起坐下,老师开始上课。

向老师问好时,态度要诚恳,眼睛看着老师,面带微笑,声音要整齐响亮。

4.迟到的同学进教室要喊“报告”,经老师批准后方能回座位听课。

5.课堂上,学生坐姿要端正,注意力要集中,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勤于笔记,不随便讲话,不翻阅与本课无关的书籍。

在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时,积极参与,不说闲话,保证课堂活而不乱。

6.回答老师提问时,要积极举手,经老师批准后,起立并用普通话回答,回答完毕,经老师准许方可坐下。

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

7.上课期间,不吃零食,不喝饮料,不做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未经老师允许不得随意离开教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