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沟通的符号体系
• 2、动作语言。 • 例如,饭桌上的吃相能反映出一个人 的修养;一位顾客在排队,他不停地把口 袋里的硬币弄得叮当响,这清楚地表明他 很着急。在柜台前,拿起又放下,显示出 她拿不定注意。
• 3、物体语言。 • 总把办公物品摆放很整齐的人,能看 出他是个干净利落,讲效率的人;穿衣追 求质地,不跟时尚跑,这样的人一定有品 味有档次。
管理沟通第二讲
沟通的符号体系
沟通的符号体系
• 语言符号
• 非语言符号
• 语言符号包括语言与文字两种类型
• 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同属语言符号系 统,都有能指与所指。 • 对于语言符号系统而言,语音、字型 是其能指,而语义是其所指。
• 语言的开放性:无限的词汇与句子
• 语言的概括性:抽象性与多义性
非语言符号系统
• • • • 1 体语 体语是以身体动作表示意义的信息系统。 动态体语: 静态体语:
• 体语的功能:
• • • • 1.替代: 2.辅助: 3.流露情感: 4.自我安慰:
• 身体语言中尤为重要的是面部表情,例如 目光的接触、移动,微笑或蹙额,皱眉等。 非语言线索可能是不经意的,也可能是有 意的,这就增加了沟通过程的复杂性。其 他形式的身体语言有身体接触、手和臀部 的动作、身体向前或向后倾斜、双臂或双 腿交叉、叹气或打哈欠等。尽管非语言线 索可以给出很多的信息,但对它们的解释 是相当主观的,很可能会犯错误,因此必 须谨慎。
课堂小案例
• 如果你是一个汽车的销售人员,顾客的哪 些动作或者语言让你觉得他想购买你的车?
2 视觉非语言符号
• 个人的服装化妆、使 用物品、环境摆设和 一些特殊图形等。
(三)听觉非语言符号
包括了类语言和音响等类别。
• 类语言 包括 声音要素 和 功能性 发声两部分。 • 声音要素 涉及音调、音量、音素和音质, 这些声音要素的不同运用可以使一句话具 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 类语言还包括功能性发声,这是一些人发 出的没有固定意义的声音。比如笑、哭、、 叹息、呻吟等,还有包括“啊”、“吧”、 “呢”、“嘛”、“哟”等声音也属于类 语言。
(四)领域与时间
• “领域”这个概念来自于对动物行为的研 究。动物都有明显的领域感.
亲密距离 私人距离 社交距离 公众距离
(五)艺术符号
• 美国符号学家 苏珊 · 朗格 说把符号分为 推理符号和表象符号,认为语言是推理符 号,不能表现艺术的内涵,艺术则属于表 象符号系统。
• 艺术符号不包含某种意义,只包含某种“意味”,某种 “意象”,是一种非理性的东西。 • 艺术符号却一种终极的意象——[美] 苏珊· 朗格
• 语言的社会性:延伸意义
任何词语都有词典意义和延伸意义,延伸意 义具有社会性。
• 语言与实际的矛盾: • 语言是静态的,而实际却是动态的; • 语言是有限的,而实际是无限的; • 语言是抽象的,而实际是具体的。
• 我们用分类的方式来说话、来思考,分类 是忽视差异的做法,导致了语言和思维的 误用,如刻板印象;
• 无意识投射:指的是 人们使用语言的时候, 常常会不自觉地把主 观的认知投射到客观 事物上,表面上看在 客观描述事物,但实 际上无意识地在谈自 己的认识。
非语言沟通的方式
• 1、标记语言。 • 如聋哑人的手语、旗语,交通警的指 挥手势,裁判的手势,以及人们惯用的一 些表意手势,如“OK”和胜利的“V”等。如 基督教的十字,伊斯兰教的新月,美元的$ 符号以及许多现代企业的标识。
• 4、个性化 • 一个人的肢体语言,同说话人的性格、 气质是紧密相关的,爽朗敏捷的人同内向 稳重的人的手势和表情肯定是有明显差异 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肢体语言,它 体现了个性特征,人们时常从一个人的形 体表现来解读他的个性。
作业பைடு நூலகம்
1、我们生活在一个符号的世界,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读图习惯越来越普遍,我们越来越依赖各种各样的符号特别是图象符号和标志符号来快速传递信息。请你找出一 个或一组这类符号,制作成PPT,向全体同学做演讲,分 析其能指与所指关系、外延和内涵关系. 2、传播只有在意义能够共享的符号世界中才是有意义的、 才是准确的。请你找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使用中的误 读、误用、误解和媒介刻板印象现象,制作成PPT,并向 全体同学做演讲,分析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以上两题任选一题 演讲时间:
让我们再看看QQ表情
有调查显示,在IM的 各种功能之中,表情 符号的受欢迎程度最 高,达到49.7%,其 次为传送档案、大头 贴、历史记录保存等 等
• 人们使用IM表情的过程,其实 是在用它来“装扮”自己,让 形象离自己的期许更近一点 • Instant Messenger
• 表情符号在20世纪末随着网络的普及而得到了人 们的广泛接受,Pezabek & Cochenour (1998,p.371)将表情符号定义为“被用来测读情 感及感受,由平常的排版符号而成的视觉提示”。 在英文中,人们将情绪(emotion)和小图案 (icon)两个字合并成“emoticon”来指称这一 新兴事物(叶韵芝 金兼斌,2008),日文中则称 为“颜文字”(梁燕碧,2006),“颜”即“表 情”,与中文中的称谓“表情符号”有共通之处, 即用文字和符号来展示人们的表情进而表达人们 内心的情感。
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 1、无意识性 • 例如,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站在一起时, 保持的距离比与自己喜欢的人要远些;有 心事,不自觉地就给人忧心忡忡的感觉。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没有人可以隐藏秘密, 假如他的嘴唇不说话,则他会用指尖说话。 一个人的非言语行为更多的是一种对外界 刺激的直接反应,基本都是无意识的反应。
• 2、情境性 • 与语言沟通一样,非语言沟通也展开 于特定的语境中,情境左右着非语言符号 的含义。相同的非语言符号,在不同的情 境中,会有不同的意义。同样是拍桌子, 可能是“拍案而起”,表示怒不可遏;也 可能是“拍案叫绝”,表示赞赏至极。
• 3、可信性 • 当某人说他毫不畏惧的时候,他的手 却在发抖,那么我们更相信他是在害怕。 英国心理学家阿盖依尔等人的研究,当语 言信号与非语言信号所代表的意义不一样 时,人们相信的是非语言所代表的意义。 由于语言信息受理性意识的控制,容易作 假,人体语言则不同,人体语言大都发自 内心深处,极难压抑和掩盖。